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滁州市> 天长人物

王海

王海为

王海
  王海烈士是安徽省天长县铜城镇人,在南京安徽中学毕业后,1935年20岁时,考进了安庆安徽大学。
  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挑起芦沟桥事变,开始发动大举侵略中国的战争。8月13日在发动进攻上海的战争以后,12月12日攻陷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沿江一些城市的机关,学校和居民人心浮动,一片混乱,准备逃难。王海在学校宣布解散后,跟着看不到尽的人流,向西撤到武汉。
  我1937年8月14日到冯玉祥将军总部研究室,为冯担任编书工作。总部当年11月中旬由华北前线撤到南京,12月11日再撤到武昌黄土坡福音堂内,当年12月15日前后,我到汉口,在路上万头钻动的难民中碰到了王海,乱世相逢,倍感亲切,我就约他到我在武昌的工作地点相聚。此后,每逢星期天,他都要来我处叙谈。当时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招生,他即报名投考,考过以后来到我处,谈到报考的事。我问他:“你投考中央军校是怎么考虑的?”他说:“同日本军队决战,非有装甲部队不可,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文化、懂技术,能够比较容易学好驾驶坦克的技术和使用坦克作战的战术。”过了几天,他以非常兴奋的心情来到我处说:“我已考上中央军校炮科”。我说:“很好,你的壮志即将得酬,不过要注意,自己的思想观点,不能为中央军校所俘虏”。他说:“宣先生这个话太好了,我应当注意到这一点。我有一个想法,在军事上要受中央军校的训练,在思想上要学习《新华日报》的文章。”他在接受训练期间,每逢星期日还是经常来到我处,他来时都是充满着乐观主义情绪。有时他偕同另一天长人,中央军校学员翁闲一起到我处,谈笑风生,而对抗战必胜的信心,溢于言表。
  到了1938年6月中旬,一天他突然到我处说:“我已经毕业,分配到予备第二师,即日前往报到”。他以荆轲刺秦王那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踏上征途。一个星期以后,我收到他的信,告诉我,他已抵达湖北宜昌以西的三斗坪予备第二师报到,分配为机枪连的排长。不过两个星期,我又收到他以胜利者的心情所写的一封信说:“日本海军潜水炮艇,曾从宜昌出发,溯江西进,当它开到三斗坪附近时,我机枪连奉命拦截,当即以重机枪发射猛烈火力,竟把日本炮艇击退,日本海军人员必有伤亡。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对日军作战,胜利不大,但深感鼓舞”。
  王海驻防三斗坪时,和我通信非常频繁,到1939年夏秋之间,我收到他从三斗坪寄来的最后一封信,他说:“日军以飞机大炮猛攻昆嵛关,战局严重,予备第二师奉命开往增援,我决心争取好的战果,那时会再写信给你”。
  昆嵛关在广西十万大山上。1939年夏秋之间,日本帝国主义集中四一一五万人,在强大的空军和炮兵支援下,向镇守昆仑关的由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阵地发起猛攻。第五军虽然奋勇作战,但伤亡惨重,渐感不支,于是予备第二师奉命曾援上去,同时,敌人又增强炮空联合作战的力量。电讯传来,昆仑陷于敌手,中-队损失极大。我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极为不安,当即写信致桂林新闻界的朋友、天长铜城镇老乡朱兆坦兄,希望探明战局结束以后予备第二师的情况,并问有无生还者。不久,收到桂林朋友的回信说:“予备第二师在昆仑关奋勇作战以后,全军覆没,无一生还”。王海从三斗坪开拔前曾来一信以后,直到全军覆没以前,没有再来过信,那么,可能肯定,他必在“无一生还”者之列。至此,我不禁涔然泪下。
  我党对待抗日阵亡的烈士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这一点。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深信无疑的,但是以往我曾不止一次为王海烈士提供证明材料,由於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1985年5月18日,我回到故乡以后,获悉安徽省和天长县有关部门,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方针,批准确认王海为我国抗日烈士。这一点,对于我这个王海烈士生前的同志来说,不仅十分感动,而且十分感激。
  最后还要提一笔,王海烈士从1937年12月到1939年秋后为国损躯以前,在和我多次谈话和通讯当中,从无涉及升官发财,贪名求利,也无一字涉及到家庭琐事。他尽忠保国,忘私忘家,他的这种思想境界,也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和仿效的。
  (文章来源于天长市炳辉中学网站)
  
相关院校:
安徽大学

  同名人物:
王海 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 [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