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矩 [清][公元1729年-1789年]

  • 方矩(1729——1789),又名根矩,字晞原。安徽歙县人。贡生。乾隆十七年(1752),江永讲学歙县西溪汪氏不疏园,时年二十四岁的方矩,曾来就学,与戴震、郑牧、汪肇龙、程瑶田、金榜、吴绍泽等数人从师江永,在徽派朴学阵营中与同门金榜、程瑶田、洪榜、汪肇龙、郑牧、汪梧凤并称为“江门七子”。 方...[详细]

洪榜 [清][公元1745年-1780年]

  • 洪榜(1745——1780),字汝登,一字初堂。安徽歙县人。年十五时,补邑庠生。乾隆三十年与其兄洪朴一并应试选拔,洪朴授中书而洪榜却未获好评,但其文章见知于安徽学使梁文定,后一起游学至晋。乾隆三十三年(1768)举人。梁文定评其赋曰:“词霏玉屑,则弟胜于兄;文抱风云,则伯忧于仲。”乾隆四十一年(...[详细]

洪梧 [清][公元1750年-1817年]

  • 洪梧(1750——1817),字桐生,一字植恒。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召试中书,乾隆五十五年(1790)成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官至沂州府知府,时人称“同胞刺史”。洪梧博古通今,兼工词翰。曾任扬州梅花书院山长,教授弟子宗仰汉学。与其兄洪朴、洪榜时有“同胞三中...[详细]

黄生 [清][公元1622年-?]

  • 黄生(1622——?),字扶孟,自以为钟灵秀于黄山白岳,故就己姓而别号白山。安徽歙县人。黄生在明代为诸生,入清不仕。所交王炜、龚贤、屈大均辈皆知名之士。于文字训诂之学极有根柢。近人章炳麟说他“研精小学,与专求篆隶、审正形体者不同,盖文字之原,主声不主形,故古书中凡声近之字,多可通假,而生书所言,...[详细]

蒋达宁 [公元1919年-2011年]

  • 蒋达宁同志生平(1919-2011) 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执行局委员,第五届中央常委,中央咨议委员会常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顾问,上海市第一至五、七至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详细]

江有浩 [清][公元1773年-1851年]

  • 江有浩(1773——1851),字晋三,号古愚。安徽歙县人。二十二岁补博土弟子。江有诰读书不应科举功名考试,平生致力于古音韵学的研究,杜门著述,寒暑无间。晚年对六书益精,著述颇丰。 江有诰是徽派朴学阵营中的著名学者,壹志古学,慨惜自周秦之后古音日舛,因此冥心推究,废寝忘食。其对于古音韵的嗜好...[详细]

汪凤梧 [清][公元1725年-1773年]

  • 汪凤梧(1725——1773),字在湘,号松溪。安徽歙县人。西溪不疏园主人,汪灼之父。中举后不应会试,以读书自娱,藏书极富。常与戴震、郑牧、金榜等探讨学问,时称戴震深于经,郑牧精于史,梧凤熟于子。卒年四十九岁,可惜绝世过早,未能展其抱负,大其所成。 汪梧凤曾先后师从方朴山、江永研读经史,向刘...[详细]

汪龙 [清][公元1740年-1823年]

  • 汪龙(1740——1823),字叔辰,一字起潜。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拣选知县。汪龙安贫乐道,不预外事,仅一应聘主讲古紫阳书院。龚丽正为郡守,延请汪龙纂修郡志。汪龙全心投入,采访殷殷,后事中止,汪龙仍搜集不止,取旧志阙讹之处予以补正,著成《人物志稿》八卷,收藏在家中,其任事态...[详细]

汪灼 [清][公元1748年-1821年]

  • 汪灼(1748——1821),字渔村,别号方外老渔。安徽歙县人。西溪不疏园主人汪梧凤次子,戴震的及门弟子。长于诗文,兼擅绘画。 汪灼家传甚醇,且自幼师从戴震学《说文》和经史之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汪灼对于其师戴震后来的成就写下比较概括的总结:“先生名成于征聘,而学之成源于两馆余家。” 汪灼...[详细]

吴葆桢

  • 吴葆桢,安徽歙县人,1929年出生。1950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55年毕业。1978年赴美进修,曾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访问学习7个月,在马里兰州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任客座科学家两年。吴葆桢自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即一直供职于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妇产科工作。1963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79年晋...[详细]

吴尊友

  • 吴尊友,男,1963年6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黄山市黄山区,研究员,博士,1995年3月加入民进。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民进北京市委委员、民进中央社会与法制分委会副主任;宣武区政协常委、民进宣武区工委主任委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联合国亚太区- 与艾滋咨...[详细]

徐厚泽

  • 徐厚泽院士,1934年生于安徽歙县,中科院院士,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模型逼近方面,发展带约束条件的高逼近级高异常与垂线偏差统一逼近理论和截断误差估算。算子逼近方面,提出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的概念。在中国开拓固体地...[详细]

叶季允 [公元1859年-1921年]

  • 叶季允(1859—1921) 马来亚华侨医生、报人。讳海,字懋斌,号季允,又号永翁,笔名惺噩生。原籍安徽古歙,少时移居广东番禺。幼年时受私塾教育,性颖异,“走笔立就,洒洒数千言”,长于金石诗文,又通医术。“ 唯不慕荣利,无志功名”,19岁时去香港,在《中外新报》任。1881年,南洋...[详细]

詹初 [宋]

  • 詹初(约公元1231年前后在世)字以元,一作子元,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南宋大臣、理学家。詹体仁的宗侄。为学崇奉朱熹。初为县尉,后以荐为太学录,与同学汪莘友善。既仕七年,因上疏乞辨君子、小人、邪、正之分,忤韩侂胄,罢归。家居之日,与海内名贤以讲明斯道为己任,日...[详细]

詹景凤 [明][公元1532年-1602年]

  • 詹景凤(1532-1602),字东图,号白岳山人,又号大龙宫客等,安徽省休宁县流塘村人。1567年詹景凤乡试中举,1582年补湖北麻城教谕,1588年迁南京翰林院孔目,擢南吏部司务。1595年谪四川保宁教授。1598年升广西平乐府通判。他一生爱好书画,并留下书法作品多件传世。 詹景凤相关...[详细]

郑牧 [清][公元1714年-1792年]

  • 郑牧(1714——1792),字用牧。安徽休宁人。生平事迹不详,从目前能够看到的文献资料中,尚可窥见一鳞半爪。 郑虎文《明经汪肇龙家传》说:“传江氏之学者,首称休宁东原戴氏震,歙松麓汪氏肇龙及郑氏用牧、程氏易田、汪氏在湘、方氏晞原、金氏蕊中,六七君皆知名。”(载钱仪吉《碑传集》)这说明郑牧在...[详细]

朱祖培 [公元1921年-2009年]

  •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水泥工业著名专家、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朱祖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5月8日15时4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朱祖培同志追悼会及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09年5月14日上午9:00在南京市安德园殡仪馆举行。 2005年,中国水泥网CEO邵...[详细]

鲍光豹

  • 鲍光豹,字幼文,又字饫闻,黄山市徽州区岩寺人,1898年(清光绪24年)出生于一个封建乡绅的家庭。他生性纯厚,资质聪颖,从小就好学不倦。其父鲍振炳霞栮先生是清末廪生,1906年在岩镇创办了凤山小学,于是,幼文先生在已读过两年私塾之后,便也进入了这所新式小学读书。1912年入新安中学学习,三年后又...[详细]

鲍实 [公元1882年-1940年]

  • 鲍实(1882--1940)名文秀,字筱斋,祖籍徽州,生于芜湖。其父、祖父皆为前清举人,父鲍世期,曾任含山县教谕,晚年信佛,常以“聪明正直即为神”训示儿孙,所居乡朴老巷(今劳动巷)民风朴实,自号“乡朴老人”,鲍实为其长子。实幼聪颖,奋志励学,为前清拔贡,督导弟妹攻学,皆有所成,诗词文章,书画医学...[详细]

曹振镛 [清][公元1755年-1835年]

  • 曹振镛(1755——1835),字俪生,安徽歙县人。由于他一切言行举止,寸步不离经典,所以官运亨通,乾隆时官居侍读学士;嘉庆朝拜体仁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并曾“代君三月”;到了道光时,又为军机大臣,晋升武英殿大学士,充-房总师傅,入值南书房,赐太子太傅衔,并且绘形图影于紫光阁,列为国家功臣,堪称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