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穆 [公元1885年-1936年]

  • 朱少穆(1885—1936年) 南海县九江人。幼随父赴安南(越南)营商,目睹法国殖民主义者欺压华侨,心极愤忿。后回国读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渡日本求学,得与廖仲恺、何香凝等朝夕相处。时帝俄入侵东北,少穆率先参加拒俄学生军义勇队。三十年,加入横滨洪门三合会。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详细]

朱伟珊

  • 朱伟珊,广东海丰人,生于1987年1月24日,毕业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演员。2005年中国小姐风采大赛广东赛区暨广东小姐风采大赛: 荣获大赛 "季军" 单项奖 "最佳青春风采奖".。2006年12月23日 中国小姐风采大赛全国总决赛获 "亚军" 和 "最受媒体欢迎奖",006年11...[详细]

朱晓雷 [革命烈士]

  • 朱晓雷,男,汉族,1982年4月出生,山东省武城县人。2000年9月入伍,中共党员,生前系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 2008年1月2日20时20分,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钱塘江路45号附1号的新疆德汇实业有限公司德汇国际广场批发市场发生火灾。由于建筑内部燃烧猛烈,堵截行动未...[详细]

朱元成 [清][公元1876年-1907年]

  • 朱元成(1876-1907)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原名家梃,又名子龙,字松坪。湖北荆门人。年少随父读书,自学数理,后设馆授徒。1903年从军,编入湖北新军工兵营,后被提升为书记。1904年,参加组织科学补习所,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科学补习所被封,又参加发起日知会。1906年春因与营管带龃龉去职...[详细]

邹昆山

  • 邹昆山•祁东渔鼓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邹昆山,出生于渔鼓世家,由于幼小在家受到渔鼓艺术的薰陶,他从小对这门艺术非常喜爱,父亲(渔鼓创始人:邹祖西)将这门民间艺术传授于他。他对渔鼓的唱腔、导白都认真地学习,掌握了传统的演唱风格,继承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本色。一腔一式都严格...[详细]

左子元 [公元1906年-1937年,革命烈士]

  • 左子元(1906—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十一独立师师长。 又名左宝玺,1906年11月28日出生于辽宁宽甸步达远。满族。1912年全家迁居今吉林柳河县三源浦。因家境贫寒,未能读书,靠兄长左宝玉的军饷生活。1928年入伍当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左子元所在的部...[详细]

郄诜 [晋]

  • 字广基,晋代济阴单父人,尚书左丞雍州刺史。其父郄希,官至尚书;其子郄延登,官至州别驾。 郄诜学问渊博,很有才干,不拘小节。他未出仕时,州郡的官吏都很崇拜和尊重他,请他出去做官,他一概未答应。晋武帝泰始年间,济阴太守文立举郄诜应朝廷选,以对策拜议郎。他一生为官廉洁,事母至孝;秉公办事,不徇私情...[详细]

爱新觉罗·奕纪 [清][公元1797年-1864年]

  • 爱新觉罗·奕纪(1797—1864),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乾隆帝曾孙,成哲亲王永瑆次子绵懿的第三子。嘉庆二年(1797)生,嘉庆二十一年,封二等辅国将军。道光十五年,晋二等镇国将军。二十年,缘事革退。同治三年(1864)卒,年六十八岁。五子:长子载链,次子载金晓,三子载铿,四子载肃,五子贝勒爱...[详细]

爱新觉罗·溥伦 [公元1874年-1927年,满洲镶红旗]

  • 爱新觉罗·溥伦(1874年11月10日—1927年1月21日),字彝庵,爱新觉罗氏,隶属满洲镶红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五世孙,成哲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玄孙,贝勒爱新觉罗·载治第四子。过继给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为嗣孙,袭封“贝子”爵位,时称“伦贝子”。1904年3月4日,贝子溥伦率清帝...[详细]

爱新觉罗·绵懿 [清][公元1771年-1809年]

  • 爱新觉罗·绵懿(1771-1809),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九月二十四日寅时生,成亲王永瑆子,母为嫡福晋富察氏,大学士、忠勇公傅恒之女。 继父爱新觉罗·永璋,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母为弘历侧福晋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初封循郡王。后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1...[详细]

爱新觉罗·溥伟 [公元1880年-1936年]

  • 爱新觉罗·溥伟(1880年12月30日—1936年10月10日),别称锡晋斋主,清末宗室,道光帝旻宁曾孙,恭亲王奕訢之孙,贝勒载滢之子。 溥伟于1880年(光绪六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京,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承袭王爵。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1911年(宣统...[详细]

爱新觉罗·载滢 [清][公元1861年-1909年]

  • 爱新觉罗载滢(1861—1909),恭亲王奕䜣次子,1868年出继道光帝第八子钟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光绪十五年(1889)加郡王衔,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义和团事变以罪革爵,仍归本支。宣统元年薨,享年49岁。1868年,道光帝八子钟端郡王奕詥去世,因无香烟可传,东西两宫太后就将载滢过继承...[详细]

爱新觉罗·载洵 [公元1885年-1949年,满洲镶白旗]

  • 爱新觉罗·载洵(1885—1949年),字仲泉,号痴云,满洲镶白旗人,醇亲王奕譞第六子,光绪帝之弟,之后出继为瑞郡王奕志的后人。 光绪十三年(1887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十五年(1889年)晋辅国公,次年又晋镇国公。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郡王衔。...[详细]

爱新觉罗·载泽 [清][公元1868年-1929年,晚清宗室大臣]

  • 爱新觉罗·载泽(1868年3月17日一1929年6月),初名载蕉,字荫坪。晚清宗室大臣,立宪派的重要人物,满洲正黄旗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六世孙,愉恪郡王爱新觉罗·胤禑五世孙。 同治七年(1868年),载泽出生于北京,其父奕枨过继给嘉庆帝的第五子绵愉做后嗣,光绪三年(1877年)袭封辅国公...[详细]

爱新觉罗·载治 [清][公元1839年-1880年]

  • 爱新觉罗·载治(1839年-1880年),室名秘晋斋,喜收藏,亦能书画。生于道光十九年己亥正月初一巳时,原为清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的曾孙,初名载中,祖父爱新觉罗·绵懿,父亲爱新觉罗·奕纪,是奕纪之妾沈氏(沈女寿之女)所生第五子。咸丰四年十二月奉旨过继爱新觉罗·奕纬为嗣,授多罗贝勒。...[详细]

安子璋 [公元1902年-1940年]

  • 安子璋(1902—1940),曾用名安春生,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秦家庄人。1930年冬,经日照县委书记安哲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五莲山区发展的第一个党员。1931年3月,五莲山区第一个党组织——五莲山支部(后称诸城特别支部)在潮河村西的和尚庙里成立,安子璋任书记。1932年10月1...[详细]

安作璋

  • 安作璋 1927年春生,曹县人。1944年秋,随-学生辗转到皖北阜阳,后入山东第二临时中学读书。1947年,考入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1951年,毕业后分配到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任助教。1955年,晋升为讲师。1980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山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详细]

吴亚苏 [公元1907年-1929年,党的优秀干部]

  • 1929年8月3日,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他就是党的优秀干部吴亚苏。 吴亚苏,1907年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今属如东县)潮桥镇,是如东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吴亚鲁的胞弟。1923年夏,吴亚鲁到徐州开辟革命工作,吴亚苏转到徐州县立中学读书。在吴亚鲁的引导下,1924年,吴亚苏...[详细]

包绶 [宋][公元1057年-1105年,北宋名臣包拯次子]

  • 包绶,幼名包綖,生于北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享年四十八岁,北宋名臣包拯次子,生母是包公身旁侍妾媵孙氏,但未出世,生母孙氏便被包公打发回娘家,多亏大嫂崔氏知悉孙氏怀有身孕,便背着包公夫妇,私底下不断派人送钱财衣物等到孙家,孙氏生下一名男孩,崔氏又偷偷...[详细]

包备五 [公元1915年-1998年]

  • 包备五(1915—1998)单县莱河镇包庄人。著名书法家,曲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29年入单城萃英小学学习。1932年考入单县县立中学。毕业后在单县察院街小学、河南省商丘大同街小学、安徽省太和县国立二十一中、单县县立中学任国画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湖西联立师范、山东师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