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阳庄淑公主(799-837年),唐宪宗李纯第六女。母懿安皇后郭氏,同母兄唐穆宗。初封岐阳公主,元和八年下嫁杜悰。公主最见宠遇,隆贵显荣,莫与为比。开成二年十一月薨,享年三十九岁,追封晋国公主,谥曰庄淑。 元和八年(813)及笄,封岐阳公主,宪宗命李吉甫在世族中选驸马,唯杜佑之孙杜悰愿尚主。...[详细]
叶道友(1914—1961),1914年生于河南信阳新县郭家河土门村。1927年参加湖北省黄安县赤卫队大队任勤务员、通讯员。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0师第28团第3营任班长、副排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红25军第73师223团排长、副连长、...[详细]
叶季壮(1893~1967) 叶季壮,原名毓年,字耀周,曾用名郁年、兢天,广东新兴人。民国元年(1912)考入广东公立法政学堂,民国3年毕业后,在新兴、江门等地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主办《四邑平报》。民国14年6月参加省港大-,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旋任中共广东区委巡视员,到西江和中路各县...[详细]
叶向阳,原名叶宗淦,1918年8月出生于新昌县城。抗战爆发后,和俞元亮等热血青年组织成立抗日流动宣传队,活跃在城乡,被誉为“新昌四杰”。1938年3月,参加新昌县战时政工队,致力于抗日宣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去新昌县抗日自卫大队任中队政训员,开展对武装部队的宣传教育工作。 1939...[详细]
叶元宰 (1886-?),号轻帆。广东省新会县人。为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职员,1921年12月1日,他在哈尔滨道外十五道街创办《东三省商报》,为民办大型日报。任社长兼发行人。办报经费即由公司在哈经销机构提供现大洋7000元。第一版经常刊载公司所产香烟的大幅广告,因此该报当时被人称为南洋兄弟...[详细]
伊斯哈克伯克·穆努诺夫,1902年出生于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斯木哈纳村一个柯尔克孜族家庭。 1918年,年仅16岁的伊斯哈克被推选为伊曼达尔部落的伯克,从此被人们称为伊斯哈克伯克,担负起管理部落的事务。 1925年,新疆当局在乌恰斯木哈纳、托云等地成立了边卡队,伊斯哈克伯克顶替其父穆努克阿吉...[详细]
俞菊生,笔名胡原、黎平、葛丁、旅隼、小D,1917年4月出生于新昌县城。毕业于新昌中学,富文艺才干。抗战爆发后,组织成立抗日救亡流动宣传队,活跃在城乡。1938年3月,参加新昌县战时政治工作队,致力于抗日宣传。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去新昌县抗日自卫大队任中队政训员,开展对武装部队的宣传...[详细]
偰玉立,字世玉,新疆畏兀儿(今维吾尔)族人。先世是回纥人,后世迁居高昌郡(故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出身摩尼教世家,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中进士。至正九年(1349年)五月,以正议大夫福建行省泉州路总管升任泉州达鲁花赤。 偰玉立在泉州任上,拨款修建谯楼,并发动郡人捐助...[详细]
成都军区原副政治委员。 余述生同志是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供给部副政治委员,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长,四川军区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顾问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详细]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Yusuf Khass Hajib),全名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巴拉萨衮尼。是喀拉汗王朝时期著名维吾尔族诗人。出生于巴拉萨衮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附近的名门世家,后移居喀什噶尔。 年轻时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其著作语言清新、形象、生动,其内容涉及政...[详细]
詹调元(1869~1950年),白沙乡官洋村人,清同治八年(1869)生。清末秀才,宣统末年入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在漳州当选首届国会议员,翌年赴京开会。袁世凯解散国会后,他于民国4年南下参加护法反袁斗争。次年,国会恢复,再次进京赴会。民国6年,偕同一批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参加国会非常会议,...[详细]
张百春(1916年-1978年),河南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十一军师政治部敌工科科长。1935年参加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团政治处主任、吉林军区吉南军分区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一四一师政委。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详细]
章独奇(笃其),别号香海居士,东城社兴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幼时入武安小学堂,民国2年(1913)就读于福州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回乡,创办东平学校。民国4年南渡印尼,在当地华侨学校执教,民国6年归国,仍在东平小学任教。民国8年新文化运动中,他在岩率先用语体文教学,并与省立第九中学学...[详细]
张凤歧(1917~1952) 字国祥,又名善家,河南省新乡县小宋府村人。曾任国民党县政府记帐员、敌军上士、特务长。1942年,加入国民党,任黄龙设治局司法录事,并先后任信义、仁爱两乡乡长,兼仁爱乡自卫大队大队长。在其任职期间,向乡民摊派粮款,拉夫抓差,修碉堡,以-陕甘宁边区。1947年,在任...[详细]
张格尔(?-1828) 清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是逃居国外的伊斯兰教封建贵族。自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南疆大小和卓之乱后,波罗尼都之子萨木萨克逃居浩罕(中亚伊斯兰教国家,时称安集延),其第二子张格尔素有政治野心,阴谋潜回新疆恢复其祖先和卓时代的统治。从嘉庆二十五年(182...[详细]
张观 (1910-1983),曾用名张恩荣、张映辉。辽宁省新民县人。1932年初,于清原参加中共地下工作。1933年任共青团清原特别支部书记。1934年5月6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押在哈尔滨道里监狱。1939年底获释后在哈尔滨谋生。日本投降后,联络从日伪监狱出来的"政治犯",聚集在道外景阳...[详细]
张鸿(1909~1968)江西新建人。幼读乡塾,后在本县读高小、初中、高中。193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35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留学。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开始,中国南北到处发出抗日救国的怒吼。张在日本的学业无法继续,毅然于同年提前回国,立志为祖国...[详细]
张吉厚(1909—1975),又名李兴第,男,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四乡(现属河南新县)人,1909年出生。自幼家贫,从小就参加劳动。1926年加入农民协会,次年参加农民自卫队,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土地革命 1928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1军1师1团当兵,团长就是著名的王树声大将...[详细]
张晋龄,1918年出生在河北省雄县西楼乡南辛立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只勉强读了两年小学,就不得不辍学,挑起生活的重担。他不但做农活,还挑担串乡做小买卖。在走街串乡时候,接触到了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党的关怀下,他读了一些进步书刊,渐渐地对革命有了了解。 1938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