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儒 [明]

  • 袁宗儒(生卒不详)字醇夫。雄县西槐村人。明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被授为御史。曾巡按浙江,当时浙江一带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常有女婴被溺死,也有人家在嫁女时过度陪嫁。他到任后,经过了解民情,由官府发布通告,严禁溺妇婴和过度陪嫁的陋习,并令官员严查与疏导,逐步扭转了当地的不良风气。 巡按河南时...[详细]

于村 [公元1919年-1986年]

  • 于村(1919~1986)原名刘德亨。安新漾堤口村人。1933年入保定中学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到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并在校剧团当演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去新疆工作,曾与赵丹等组成文化协会实验剧团。1944年被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获释后到延安,继续从事戏剧工作,1...[详细]

俞德葆 [公元1900年-1981年,我国著名眼科医生]

  • 俞德葆(1900~1981)字逸平,我国著名眼科医生,今羽林街道渡王山村人,19岁独立行医,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任上海宝隆医院医师。抗战时任军医、地方医院院长等职。1947年6月,赴瑞士伯尼尔大学、巴塞大学眼科进修,后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研究所研究生。解放前夕回国,自行开业...[详细]

俞汝本 [清][公元1791年-1848年]

  • 俞汝本(1791~1848),字秋农,新昌人,清代官员,端谨朴学,久困科场。清道光十四年(1834)始中举,十六年成进士,以知县分发贵州,授镇远县。历任贵定、婺川、天柱知县。在任期间,敦学爱士,崇礼风教,为民兴利。贵定城墙颓败,力请重修,躬自督察,抚劳交至,期月竣工。又该地偏僻,士子逢省试,每以...[详细]

俞胜 [公元1971年-1989年,革命烈士]

  • 俞胜,1971年9月出生于新昌县羽林街道枫家潭村。1981年,考入新昌城关中学。1987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劳动。不久,到轴承总厂当临时工。 1989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89年3月,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武装 部队福建省总队直属支队一大队一中队的一名战士。新兵集训时,他自觉...[详细]

曾涌泉 [公元1902年-1996年]

  • :曾涌泉(1902-1996)原名吴大猷,又名吴大成、吴梓才。1902年5月15日生于新都桂林乡(今成都市新都区新都镇)一个封建家庭。7岁时,父蒙冤获刑入狱,患病而亡。母子受叔父歧视-。幼时入新都县立高等小学堂(今新都镇谕亭小学),在爱国青年教师王镜容影响下,立志“雪国耻,救祖国”。受《新青年》...[详细]

曾昭文 [公元1883年-1913年,辛亥革命元老、中国同盟会创始人之一]

  • 曾昭文(1883—1913),字可楼,河南新县人。二十世纪初,曾昭文从偏远的大别山区走出,闻革命风气之先,倾心于革命事业,积极参革命组织,努力宣传革命思想,曾参筹划中国同盟会的创建工作,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河南分会,并被推举为会长。武昌起义后,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的洪流中,成为革命军总司令黄兴的得力助...[详细]

张柄松

  • 张柄松(?-1934),福建省龙岩县东肖乡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34师100团战士,团部通讯员,参加了闽西苏区反“会剿”作战和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随部参加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同年11月下旬在湘江边承担阻击任务,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被敌...[详细]

张波 [公元1911年-1993年]

  • 张波(1911-1993),原名张培真,河南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宜昌军分区原政委。 1911年8月生,出身赤贫农家。1926年冬,箭厂河地区农民协会成立,父亲参加了农民协会,张波参加了农民自卫军。1928年6月,参加工农革命第七军,为党代表戴克敏当勤务员。同年加入共青团...[详细]

张长弓 [公元1905年-1954年]

  • 张长弓(1905-1954),原名聪致,字英才,笔名常工、长弓,河南省新野县新店铺镇张店村人。著名曲艺作家、文学史家。 1920年,入信阳师范学校学习,不久因参加-和在鲁迅主编的《莽原》上发表抨击地方军阀的杂文被开除。旋又入开封师范学校音乐科当插班生。 1929年秋,自学考取燕京大学国学...[详细]

张承诏 [明][公元1572年-1641年]

  • 张承诏(1572.4~1641.8)字献可、号笃棐,分宜钤阳镇泗水张家人。自幼聪明过人,读书一目数行。明朝万历丁酉年(1598)中举,已未年(1620)年中进士,初授苏州府推官,为官廉正无私,办事雷厉风行,受当地官吏和百姓敬服,为其建立专祠。天启辛酉年(1621)任南闱同考官,甲子(1624)年...[详细]

张德发 [公元1906年-1965年]

  • 张德发(1906-1965),新县陈店山背湾村人。新疆建设兵团原副司令员。 1906年生,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祖辈均给地主种田谋生。1928年4月党在他的家乡柴山保地区开辟根据地,领导群众开展农民革命运动,他和许多受苦难的劳动人民一样,受革命形势的影响,1928年春毅然投身革命,参加了中国工农...[详细]

张凤九 [公元1882年-1947年]

  • 张凤九(1882-1947),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清光绪八年(1882)生。出身富商之家。其父张福兴经商。张凤九早年考入新疆法政学校。在校期间,因组织反清秘密团体,并剪去辫子,被学校勒令退学。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后,张凤九等人策划在迪化举行起义,...[详细]

张固 [明][公元1395年-1457年]

  • 张固(1395—1457)张固,字公正,号南坡,新余上汾人。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初入都察院,正统四年(1439)授刑科给事中,转吏科。固勤奋好学,办事慎重,敦厚敏锐,有识有才,旋升本科都给事。奉旨招抚河南流民,有政绩,调升大理寺左少郎。出镇四川,施德政,境内安然。时值山东遭受灾害,老百姓...[详细]

张桂良 [公元1895年-1953年]

  • 张桂良(1895~1953)艺名小莲花。安新北边吴村人。15岁时在其叔父成立的兴顺和老调班里为演员剃头,边在戏班剃头,边刻苦学戏。1918年秋随张洛耀戏班在北京大栅栏同乐园、三庆园戏院演出。因扮相倜傥、嗓音清婉圆润,深受观众喜爱。老调名旦小莲花的名字很快在北京叫响。 在三乐园戏院(今大众剧场...[详细]

张汉 [公元1888年-1941年]

  • 张汉(1888-1941),原名兴汉,字纯甫,以字行,号寄痴、筑客、客星、又园老钝、寄民,台湾新竹人。幼承父教,博览群书。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割台,地方动荡,曾随父避居闽侯,居处与新竹诗人张息六为邻,朝夕受教,学艺大进。待台地粗安后,仍返竹堑。盖其家族乃竹堑巨贾,经营食品与药材,店号“金...[详细]

张厚之 [公元1919年-1946年]

  • 张厚之(1919~1946),新县陈店乡三壁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初期,同何耀榜、刘名榜、肖先发等在天台山、卡房一带打游击,任游击队班长。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建立后,历任罗礼县大队长、罗礼应县独立营营长、罗礼县办事处书记、礼山县第二区委书记。1940年,他带12...[详细]

张家瑞 [公元1873年-1957年]

  • 张家瑞(1873~1957),字珍怀,号席卿,今新昌县沙溪镇剡界岭村人。世辈务农,出身贫寒,赖舅父资助,刻苦勤奋,考中秀才。早年受康有为、梁启超进步思想影响,不满晚清腐败朝政,立志革新废旧,致力兴办学校、组织群学社,培养人才,先后在奉化的泉口、凤麓、剡源等地从教。光绪二十九年(1903),蒋介石...[详细]

张杰鑫 [公元1862年-1927年]

  • 张杰鑫(1862-1927),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大北六人。清末民初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杰出的武侠小说作家、天津知名评书艺人。与许杰泉、常杰淼有“评书三杰”之誉。 清同治元年(1862)生。幼年时家道殷实。父亲望其科举入仕,光耀门庭。张杰鑫聪明过人,习文练武,寒暑不辍,二十余应乡试,中武举,然...[详细]

张金凤 [公元1922年-1941年]

  • 张金凤(1922~1941)女。原名小胖。容城东牛村人,她一家3口,父亲扛长工,母亲纺线织布,艰难度日。金凤14岁那年,父母忍痛将她卖到一个商人家当童养媳。丈夫比金凤大20岁,金凤遭到百般折磨,为了摆脱苦难,她多次逃跑。 1939年2月终于逃回娘家,辞别父母,独自出走,四处流浪,恰遇十分区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