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袁宗儒

[明]

袁宗儒为[明]

  袁宗儒(生卒不详)字醇夫。雄县西槐村人。明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被授为御史。曾巡按浙江,当时浙江一带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常有女婴被溺死,也有人家在嫁女时过度陪嫁。他到任后,经过了解民情,由官府发布通告,严禁溺妇婴和过度陪嫁的陋习,并令官员严查与疏导,逐步扭转了当地的不良风气。
  巡按河南时,正遇黄河水灾,他组织当地官府和民众抵御水灾,节用民力,慎用钱粮,使百姓顺利度过灾荒。正德十二年(1517)冬,武宗游幸大同,不理朝政,袁宗儒率同僚竭力劝谏,但武宗置之不理。到第二年夏天,孝贞纯皇后将葬,武宗才回京。袁宗儒等又力请罢皇店,遣边兵,又劝谏武宗巡边,言词极恳切,可是都没回音。袁宗儒被擢升大理寺丞。嘉靖三年(1524),世宗命礼官集议崇祀生父兴献王的礼仪,即“大礼”之争,朝官分为两派,袁宗儒一派认为应尊其伯父(即武宗父)为皇考,生父为皇叔父;而另一派则认为应尊其父为帝。最后世宗追尊兴献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颁诏时,袁宗儒等200多人跪哭皇宫左顺门-。世宗令将134人下狱,袁宗儒等180多人受廷杖。
  嘉靖五年(1526)袁宗儒巡抚贵州,平息沙保、王阿腾的叛乱,安定了地方。后巡抚山东,因为属吏赈饥无术,不能觉察,被罢免。嘉靖十八年(1539)起用,任左副都御史。跟随皇帝出去打猎,回京后去世。归葬于雄县西槐村东。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