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觐元(生卒年未详),号彦诗,晚号复丁老人,吴兴(今湖州)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由部郎官至四川川东道、广东布政使。家学渊源,好金石,工小篆,兼工古文辞,旁及印刻绘画之事。搜集古书不下数万卷,多宋元刊本及名人精校之本,建“尺进斋”藏书楼。晚年寓居苏州,专以校刻书籍,钩摹金石为娱。刻书...[详细]
闵鹗元(生卒年未详),字少仪,号峙庭,归安(今湖州)人。清乾隆十年(1745)进士,授刑部奉天司主事。曾任山东司员外、山西乡试副考官、湖广司郎中、四川乡试正考官、提督山东学政,兼翰林院检讨官衔。十七年,升任山东按察使,后历官湖北布政使、广东布政使、江宁布政使。三十年,以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详细]
俞陛云(1868—1950),字阶青,号乐静居士,德清人。俞樾孙。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并钦点为探花,授编修。二十八年出任四川副主考。次年,应经济特科复试,名列一等。1912年,任浙江图书馆监督(馆长)。1915年,为清史馆协修。不久,移居北京,与爱新觉罗·溥仪私交甚厚。1932年3月...[详细]
俞寰澄(1881—1967),又名风韶,号任庐,德清新市镇人。清末举人。在湖州南浔求学时,与张静江结识,后共同经营珠宝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赴法国巴黎办理珠宝交易时结识孙中山,后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二日,随陈英士等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任湖州军政分府主任。 1912...[详细]
俞同奎(1876—1962),字星枢,德清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少时,入英华教会学校学习。毕业不久,因父母双亡,遂投靠其叔祖父俞樾,攻读-。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两年后,被清政府选派至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化学,获硕士学位。后又去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从事化学研究。...[详细]
张麟(?—1835),字小轩,又字掌夫,长兴人。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任国史馆提调官,分纂《忠义传》。十七年升右赞善,转左赞善。历翰林院侍讲侍读、翰林院侍讲学士,又任石渠宝籍秘殿珠林总纂。二十一年,调补国子监祭酒。御史佟济弹劾张麟斋戒不到,降补光禄寺少卿。道光元年(1821),转...[详细]
张珩(1915—1963),字葱主,别署希逸,湖州南浔镇人。其祖父张均衡、伯父张乃熊,均为著名藏书家。1934—1946年间,曾两度被聘为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1950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顾问。同年调中央文化部,任文物处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副总。 张珩在中国书画鉴定方面,造诣很深,具有长...[详细]
张度(1830—1904),字吉人,号叔宪,又号辟非,晚号抱蜀老人、松隐先生,自署“无意识界老衲”,长兴人。官兵部主事、湖南候补知府、刑部郎中等职。自幼勤学不倦,少年即精于鉴别古今书画,又精小学,工书画。初学汉魏等碑帖,继获汉《梁鸿孟光之墓碑》、《抱蜀碑》,临习不已,书艺益精。尤工八分书,笔势恣...[详细]
章鸿钊(1877—1951),字演群,号演存、爱存,笔名半票,吴兴(今湖州)荻港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取秀才。二十七年入湖州安定书院和爱山书院就读。秋末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东文书院。三十年赴日本留学,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理科部。三十四年毕业后又进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宣...[详细]
张鉴(1768—1850),字春冶,号秋水,乌程(今湖州)南浔人。清嘉庆九年(1804)副贡,与同里杨凤苞、施国祁肄业于西湖诂经精舍,曾佐修《盐法志》、《经籍籑诂》。著有《冬青馆甲乙集》、《画媵诗》、《秋水词》、《詹工集》、《秋水文丛》、《蝇须馆诗话》、《楚辞释文》、《西夏记事本末》、《十三经丛...[详细]
张钧衡(1871年-1927年),名钧衡,字石铭,又称适园主人,浙江省湖州南浔人,系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酷爱收藏古籍、金石碑刻和奇石,为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 张石铭是南浔“四象”(头等巨富)之一张颂贤之长孙,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堂兄,居住东大街祖宅尊德堂,继承的祖业包括丝绸、...[详细]
张乃燕(1894—1958),字君谋,号芸盦、芸庐,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学者。早年先后在南浔正蒙学塾、杭州府中学堂、苏州东吴大学肄业。1913年赴英国、瑞士留学。1919年获日内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返国。历任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浙江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化学教授,1923年当选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投...[详细]
章容(1917—1983),吴兴(今湖州)人。1935年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组织,从事革命活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美术系学习。次年6月随李公朴晋察冀边区抗战建国教导团工作。1940年在晋冀鲁豫边区青年记者学会北方办事处和华东《新华日报》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详细]
章荣初(1901—1972),又名增华,祖籍湖州荻港,因父清儒在菱湖经营同丰祥丝庄而迁居菱湖。幼时念过小学,青年时贩卖棉布,往返于安吉、孝丰、长兴、湖州之间。在菱湖斜桥堍(今人民路)集资开设人和布店。后去上海开设华丰棉布号,经营花色棉布批发业务。在宁波富家子弟郁震东的支持下,筹资60万银元,创建...[详细]
张师诚(1762—1830),字心友,一字兰渚,归安(今湖州)人,寓居钱塘(今杭州)。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高宗南巡,在浙江召试,中第一。赐举人、内阁中书,任军机章京,升吏部文选司主事,为权相和珅所忌,又降为中书。五十五年中进士,授编修。嘉庆元年(1796),授山西蒲州知府,升雁平道。四年...[详细]
张颂贤(1817—1892),字竹斋,祖籍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清康熙年间迁居南浔(今湖州市南浔镇)。初以弹棉花为业,父维岳始从商,在南浔华家桥附近开设糕团店,继开小酱园。 战争后,经营辑里湖丝,在南浔、上海分别设立恒和丝经号,不数年遂成巨富,成为“南浔四象”之一。在南浔东建大住宅,宅后古东墅故址...[详细]
张新华(1916—1941),女,小名彩宝,曾化名凌兰、张惠琴,湖州南浔镇人。11岁时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成人。1936年夏毕业于南浔中学。次年秋,考入杭州浙江省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离校,与进步学生庄真、单浩(女)一起,沿浙赣铁路西去,寻找共产党。在江西南昌找到新四军驻四眼井办...[详细]
章宗祥(1879—1962),字仲和,吴兴(今湖州)荻港人。早年中过秀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留学日本,获明治大学法学士学位。二十九年回国,在北京京师大学堂任教,清廷赐进士出身。曾任法律馆纂修官、工商部候补主事、民政部财例局提调、编查馆编制局副局长等职。宣统元年(1909)任北京内城巡警厅...[详细]
赵炳言(生卒年未详),字竹泉,归安(今湖州)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授主事。后补山西司,充任湖北副考官。历官山西司员外郎、郎中等职。道光六年(1826),授松江府知府。泖湖久淤,疏浚费用甚巨,减己俸,并劝众捐款用于疏浚。十一年,知江宁府。夏大水,巡视所属七县,赈恤饥民40余万。十二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