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作宾(生卒年未详),字宾王,归安(今湖州)人。以父任人仕,监饶州(今江西波阳)、永平(今河北省徒河以东)。监管铸造,又承诏造雁翎刀,甚称上意,连进两资中刑法科,历江西提刑司检官,人为大理评事,通判绍兴府。任满,知台州。在台州察访民间疾苦,放松盐禁,宽延租期,均平徭役,决断滞案,颇有政绩。同僚甚...[详细]
史圜,字象文,清浙江归安县(今浙江吴兴县)人。生年不详。乾隆四年(1739年),由翰林院庶吉士改任上杭知县,勤于政务,为政清廉。任职5年,县内凶顽绝迹,盗贼远逃。对恃强凌弱、以众欺寡之人,依法予以惩治。凡有益于百姓之事均不遗余力,如尽力设法赈济饥民。还特别注意培植人才。曾将20余名好学的家贫学子...[详细]
宋兰韵 (1910-1988),女。曾用名周菌、刘樱花、周爱华、李玉美、叶婉茹。浙江省吴兴县人。早年随父母迁居苏联海参崴。1933年5月3日,与李跃奎一起来哈尔滨,李跃奎任中共满洲省委代理书记,她任省委机关内部交通员。1934年4月,哈尔滨地下党组织遭到大破坏时被捕,被判处8年徒刑,出狱后...[详细]
杨谱笙(1879~949)名兆釜,祖籍浙江省湖州市菱潮镇,世居湖州城内马军巷。是湖州旅沪公学的创始人兼校长,陈英士先生革命活动的积极支持者,同盟会中部总会的创始人,光复上海的领导人之一,是辛亥时期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更是一位爱国革命志士。 杨谱笙幼年随父杨宜园居已在上海从商二十多年的三兄杨信之...[详细]
严可均(1762-1843) 清文献学家、藏书家。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庆五年(1800 年)举人,官建德教谕,以疾辞归。精考据学,曾与姚文田同治《说文》,作《说文长编》45册,有天文、算术、地理、草木、鸟兽之类。又辑钟鼎拓本为《说文翼说》15篇;与丁溶同治唐《石经》,著...[详细]
严一青 浙江乌程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到任。嘉庆初,白莲教义军犯境,严一青亲带乡勇抵抗、弹压。后恐县城形如釜底易攻难守,于嘉庆元年(1796)十月,踏勘定线,沿天池岭、周家垭、探马沟梁、长春寺、泰山(今烈士亭)、清风沟、桃园(南台子)一线修筑外城,令全县民夫,农闲上工,农忙归田,“以工...[详细]
姚天福(1229-1302),字君祥,南阳村人,元初名臣,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 其父姚居实,属未出仕的读书人,因避兵乱曾到雁门寄居进士赵泰家,与其女结合生天福。 天福幼读《春秋》,深通大义,长及青年时,以过人才识被怀仁县推为县吏,不久被征召为县丞。至元初年(1264),丞相塔察尔出使北国...[详细]
姚醒吾(1897—1988),原名姚宝森,湖州菱湖镇人。曾就读于湖州省立第三中学,未毕业即在下昂射村等处执教。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吴兴最早的几名中共党员之一。以商团团长身份为掩护,负责湖州中心县委交通站工作。曾任中共吴兴县委委员。后因身份暴露,离开湖州去上海,找中...[详细]
叶橘泉(1896—1989),曾用名叶觉诠,吴兴(今湖州)双林叶家?人。1915年经塾师推荐,拜本县名中医张克明为师,历四年后,独立开业。1924年参加上海恽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学习,探求医理。1931—1935年兼任双林镇救济院院医。1935年起任苏州国医研究院讲师、国医专科学校方剂和药物学教授。...[详细]
赞宁(919~1001),北宋僧人,佛教史学家。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成年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入天台山受具足戒,精研三藏。后往灵隐寺,专习南山律。与人谈论,辞辩纵横,有“律虎”之称。内学之外,兼善儒、老、百家之言,博闻强记,擅长诗文,声望日增,为吴越王钱俶所敬,署为两浙僧...[详细]
周柏年(1880 -1933) 原名周延龄,一名周觉,字君鹤,吴兴(现浙江湖州)南浔人。祖父周昌大与叔祖周昌炽开设周申泰丝行起家,父庆贤是个书生,植学深厚,曾充任江南乡试同考官。周柏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秀才,但已接受新思潮,20岁东渡日本,追求维新,结识孙中山,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详细]
庄廷鑨 清初富户。明末清初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子襄。家饶富。他曾购得明末人朱国桢撰《明史》,攘为己作,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事,又奉南明弘光、隆武、永历帝为正朔,称努尔哈赤为建州都督,并有指斥清朝词句。圣祖即位之初,被人告发。时他已死,被剖棺戮尸,全族受诛,凡为此书作序、校阅、刻字、印刷、...[详细]
朱绩(? — 270),字公绪,丹阳郡故鄣(今安吉县西北)人。因其父朱然为将军而被任免为官吏,后拜为建忠都尉。其叔父朱才病逝,朱绩承袭领有其兵,随太常潘濬讨伐五溪,以胆量、能力为人称道。迁为偏将军营下督,领治理盗贼之事,执法不偏不倚。鲁王孙霸注意到朱绩,时常到朱绩的官署坐着,想与他结交为友,...[详细]
闵珪(1430—1511),字朝瑛,乌程(今湖州)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初受任御史,出按河南,成化六年(1470)擢为江西副使,进广东按察使。又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后降任广西按察使。其间,主修《广西通志》。孝宗即位后,擢为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今北京)。后调任刑部右侍郎,进为右都御...[详细]
蔡宝善(1869—1939),字师愚,号孟庵,德清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二十九年经济特科乙等及第。历任京师大学堂提调,陕西宝鸡、泾阳、兴平、三原、长安(今西安市)等县知县。民国初,先后为浙江海宁县知事、内务部秘书、平政院肃政厅肃政使、全国选举资格审查会审查员、江苏省公署咨议长等,授...[详细]
蔡官治(?—1645),字羽明,号正庵,德清县城西门外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后迁职方司郎中,期满迁真定(今河北正定)知府。时太监魏忠贤专权,各地遍建生祠。上司屡促为魏建祠,官治故意拖延不报。天启四年(1624),吏部尚书-星被免职。魏忠贤假传圣旨,令真定府拘...[详细]
蔡汇沧(1841—1907),字二源,德清人。少时曾赴广东,见异族势力涌入,慨叹道:“十几年后,若不通晓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有所作为”,便专心攻学英语。清同治五年(1866),任赣榆县令,旋补柘林(今广东饶平东南)通判,有政绩。光绪十九年(1893),任上海英租界会审谳员,为维护国家主权,数次...[详细]
蔡声白(1894—1977),原名雄,字声白,吴兴(今湖州)双林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杭州府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入读北京清华学堂(现北京清华大学的前身)。1915-1919年在美国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学习矿冶专业。1919年毕业回国。先应聘为美亚绸厂经...[详细]
蔡远泽(1886—1945),字惠臣,号璋石,德清人。自幼聪慧,14岁即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进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学习。次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采矿专业,获硕士学位。继而,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会计专业,又取得硕士学位。1918年学成回国,历任天津北洋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