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炳垣(约1784—1855),原名潮,字鱼门,号晓沧,桐乡炉头人。幼喜读张履祥书,品学兼优。17岁进县学,清嘉庆十五年(1810)中举人。道光六年(1826),任娄县(今上海松江)知县。民有诉讼,不轻动刑,而约双方调解,言如家人,以息事宁人。时兴修苏松各县水利,县西北蒲汇塘久淤,亟待疏浚,而七...[详细]
沈德符(1578—1642),字景倩,一字景伯,又字虎臣,嘉兴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祖及父皆为进士。幼承家教,习闻历史掌故。随父辈居于京师,中年南返后,搜集两宋以来的历史资料,仿《集古录》例,撰成《万历野获编》。该书记录了明代万历以前的朝章典故,并保存了一些有关戏曲、小说的资料,介...[详细]
沈鼎三(1910—1980),海宁长安人。1932年,浙江大学毕业,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广西省立第二女子中学、桂林高级中学、江苏省立高级应用化学职业学校、上海中学、健行大学等。编著有《开明初中化学教本》、《化学初步》、《大学化学》等,为各地大、中学校采用。还写作许多科普文章,发表在《中...[详细]
沈红茶(1902—1985),名寿朋,以字行。原籍吴兴,父辈迁居海宁。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画,常向父执辈请教。随父宦游东北和苏浙皖等地,遍览山川名胜。刻苦学习书画,从不间断。中年,与周承德、陈之佛、丰子恺、陆维钊、徐生翁、张天方等名家相往来,切磋研究。其绘画风格接近石涛、八大山人而又有自己特色...[详细]
沈嘉瑞(1902—1975),嘉兴人。1927年南京东南大学农科生物系动物专业毕业后,在厦门集美学校任生物学教员。1928年在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当助理员。1932年秋赴英国留学,193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理工学院动物系甲壳动物研究生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及普利茅茨海洋生物...[详细]
沈济川(1904—1966),字汝舟,嘉兴人。1924年苏州东吴大学理科毕业。在东吴大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阅读进步书籍,并参加校外演说活动,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毕业后,被上海九福制药厂聘用。由于工作认真,努力钻研业务,深得黄氏集团(即黄楚九集团)的信任。主持研究生产的“九福乳白鱼肝油”和“几...[详细]
沈谦(1895—1977),号汝兼,祖籍嘉兴,生于苏州。幼年随父沈钧儒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庆应大学附属小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国,翌年入杭州钱塘小学。宣统二年(1910)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人杭州第一中学。因剪去辫子,被校方开除,遂改入嘉兴省立第二中学。1912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考入上...[详细]
沈叔羊(1909—1986),嘉兴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早年肄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30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在校时曾从著名画家赵叔孺学习中国画。1932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1935年东渡日本,在大阪商业大学学习。1937年归国,在父亲沈钧儒指导...[详细]
沈思孝(1542—1611),字继山,一字纯父,嘉兴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番禺知县。万历初年,任刑部主事,因反对张居正受廷杖充军。居正死后召回,任光禄、太常少卿、顺天府尹等职。后又任南京光禄卿,升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宁夏。改抚河南,力辞不就。不久召为大理卿。时有宦官郝金违法,刑部宽...[详细]
沈涛(约1792—1855),原名尔政,字西雍,号匏庐,嘉兴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任如皋知县、正定府知府等职。转任江西道员,署盐法、粮储两道。咸丰三年(1853)初,太平军包围南昌,沈涛随江西巡抚张芾固守49天,围解后,授福建兴泉永道员。未到任,改发江苏,病殁泰州。 沈涛幼有神童...[详细]
沈文华(1875—1934),字一均,嘉兴余贤镇(今余新镇)人。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在余贤镇和王店镇创办商业,经营蚕茧、绸布等。于乡里公益事业颇多贡献,曾自购抽水机,免费为农民服务。为地方著名士绅,思想倾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孙中山、褚辅成、沈钧儒等均有交往。1912年11月,孙...[详细]
沈耀华(1918—1948),原名沈浩,沈振黄四弟。1938年春从桂林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翌年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参谋训练队。后随-战苏、皖、豫、赣各战区,直至抗日战争胜利。1948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参谋科长,因积劳成疾,病逝于胶东军区医院,年仅30岁。...[详细]
沈骊英(1901—1941),女,名家惠,桐乡乌镇人。祖父沈善蒸精历算,曾掌教上海广方言馆数十年。父沈承怿,号欣伯,为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1921年,骊英毕业于上海神州女中,去苏州振华女校任教3年。旋留学美国,在威尔斯来女子大学研究植物学,得理学士学位,复入康纳尔大学研究农学2年。在美期间,听...[详细]
孙璋(?—1646),字玉章,嘉善人。明末以国子监监生授中书职。倪抚(1608—1646),字曼倩,嘉善县人。明天启、崇祯间廪生。所居竹木成林,树荫蔽天。常览文史经籍以自娱,擅长文词,崇尚侠义,为乡里所推颂。 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清兵陷苏州、嘉兴。孙、倪会同亲朋组织义兵抗清,捐家产,...[详细]
孙仲蔚(1889—1949),名文耀,字仲蔚,嘉善魏塘镇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震旦学院毕业后,考取浙江省第一届官费留学,入比利时罗文大学,攻读工程技术、机械制造及矿冶工程。辛亥革命成功消息传来,与同学一起在校悬挂民国国旗,并捐款寄予孙中山。191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次年回国,毅然拒...[详细]
褚台夫(1919—1944),字汉章,小名宏堂,海宁盐官人。父母早亡,靠姐姐抚养长大。15岁随大哥去上海谋生,后考入大新公司当学徒。业余刻苦学习文化。1937年抗战爆发后,得悉家乡大姐被日寇推入钱塘江死难,决心弃商从戎,投身抗战。先参加抗日别动队,后去浙江金华考取中央陆军军校,跋涉数千里,赶赴成...[详细]
汤又新(1895—1984),字宥三,平湖人。1919年秋,创办《平湖日报》,为四开日报,采访、、校对等工作,大部分由其一人承担。报纸载文针砭时弊,揭露黑暗,深受民众欢迎。后因地方势力刁难,开办1年后-停刊。1922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预科班,毕业后投笔从戎,在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任上校参谋,主...[详细]
陶葆廉(1862—1938),字拙存,别署淡庵居士,陶模之子,秀水(今嘉兴)人。少年入学,为优贡生,秉性俭约,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专心撰著,对史地考证、医学、算术,都颇有研究。清光绪十七年(1891),陶模任新疆巡抚,葆廉随父赴新疆。沿途逾长城、渡瀚海,经古代蒲类(今巴里坤)、车师(今吐鲁番)等...[详细]
陶模(1835—1902),字方之,一字子方,秀水(今嘉兴)人。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初任甘肃文县、皋兰知县,光绪元年(1875)冬任秦州知州。十年署甘肃按察使,次年擢直隶按察使。十四年迁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十七年迁新疆巡抚,后署陕甘总督。二十六年调两广总督。 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