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同 [公元1880年-1936年]

  • 林大同(1880—1936),字同庄,瑞安人。早丧父,赖二叔父抚养长大,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入上海南洋公学。二十九年三月东渡日本,入宏文书院普通科,后考入北海道帝国大学土木工程科。宣统元年(1909)毕业归国,在浙江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同年秋参加清廷留学生考试,中式工科举人。次年殿试一等,授...[详细]

林辉山 [公元1906年-1980年]

  • 林辉山(1906—1980),原名上听,化名飞山、苏岳,平阳赤溪圆潭村(今属苍南)人。 1933年春,同伴陈昌会从福鼎得悉南方成立“苏维埃”消息。即与陈等在家乡自制大刀,就地成立“苏维埃”。国民党平阳县政府派兵“清剿”,烧毁其住房,把其父亲抓去关了一年,并以500银元悬赏捉拿。同年7月,在福...[详细]

林梦龙 [清][公元1608年-1648年]

  • 林梦龙(1608—1648),字言臣,号纫斋,永嘉罗浮人。24岁入县学,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国事日非,居常怏怏,思有所为。十七年,京师破,唐王立于福州,召授内府中书舍人,上章数十,硕画危论,甚得唐王赏识,有《恩纶恭纪》以记其事。以兵部职方司主事奉敕湖广,策封楚府,又被命至绍兴联络鲁王...[详细]

林平海 [公元1903年-1928年]

  • 林平海(1903—1928),乳名唐弟,出生于永嘉昆阳乡赤岭村。1919年在温州艺文中学读书期间,受五四运动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最早5个党员之一。1925年,又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帮助组建国民党永嘉县党部,并在温州大公报社任助理、主任。1...[详细]

林去病 [公元1905年-1932年]

  • 林去病(1905—1932),原名宝康,字季平,去病由笔名成为常用名,瑞安城关西门街人。1919年7月考入瑞安中学。1922年夏毕业,应聘到温州大同女子小学任教,经常在《瓯海公报》和《新瓯潮》发表文章,揭露军阀黑暗统治。数月后由郑恻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冬,国民党永嘉县党部执委、《温州大公报...[详细]

林石 [宋][公元1004年-1101年]

  • 林石(1004—1101),字介夫,瑞安人。学者称塘岙先生。少从括苍管师常游。管是陈襄(古灵)的学生,反对王安石新学。林氏继其遗绪,不求仕进,以《春秋》学教授乡里,对永嘉学者周行己、许景衡等人颇有影响。周行己推崇其与程颐、吕大临等同为能传古道的学者。南宋陈傅良《新妇墓表》说:“熙宁、元丰年间,宋...[详细]

林损 [公元1890年-1940年]

  • 林损(1890—1940),字公铎,又字攻渎,瑞安人。少从舅父陈黻宸学习,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随舅父赴广州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曾在瑞安高等小学任教一年。宣统三年(1911)赴上海,任《黄报》,与黄兴、宋教仁等宣扬革命。1914年,任北京大学预科讲师,两年后续聘为国文系教授,与舅父陈黻...[详细]

林奕仙 [公元1879年-1969年]

  • 林奕仙(1879—1969),名艮贵,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人。幼年从父学弈。清光绪十六年(1890),时年12岁,与当地高手陈笙作四局公开赛,三胜一平,称雄温州。15岁出游浙江、闽南各地所向披靡,誉满东南。1915年至上海,以压倒优势击败强手李志英,又与“扬州三杰”—王浩然、周焕文...[详细]

林尹 [公元1910年-1983年]

  • 林尹(1910—1983),字景伊,瑞安城关人。父辛、叔父损,均为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林尹幼承家学,1925年,16岁即人北京大学国学系,从蕲春黄侃受业。1930年,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毕业后先任河北大学教授,讲授声韵学;后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1935年,任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详细]

林增志 [清][公元1593年-1667年]

  • 林增志(1593—1667),字任先,一字可任,号念庵,自署此山道人,瑞安人。其先福建莆田人,后徙浙江瑞安。事母以孝闻。明崇祯元年(1628)中进士,任蒲圻(今属湖北省)令,政尚廉静,每月讲学明伦堂,士风丕变,考绩异等,擢翰林编修,和黄道周、倪元璐友善。十年,选东宫讲读经筵讲官。十六年,任会试同...[详细]

李锐夫 [公元1903年-1987年]

  • 李锐夫(1903—1987),原名蕃,以字行,平阳项桥乡李家车村(今苍南钱库镇)人,自幼熟读经史,擅长书法。1925年中学毕业后,便立志攻读数学,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获学士学位,在江苏省立常州中学等校任数学教师。1934年起先后任广西大学、山东大学数学系讲师。1937年起任重庆大学数学...[详细]

李少和 [宋][公元930年-1021年]

  • 李少和(930—1021),名士扬,字性柔,少和为其别号,永嘉鲤溪乡人。北宋开宝年间(968—976)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后辞官回乡研习岐黄之术,行医治病,声誉颇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至乐清白石山,见玉甑峰拔地擎天,山幽洞邃,遂定居修身。淳化初年(990—994),宋太宗征召至京,询...[详细]

刘黻 [元][公元1217年-1276年]

  • 刘黻(1217—1276),字声伯,号蒙川,乐清人。南宋淳祐十年(1250)试入太学。次年,侍御史陈垓诬劾程公许,右正言蔡荣诬劾黄之纯,黻率同舍生伏阙上 书,论垓、荣专为朝廷去正人以成奸党之恶。痛言“其势必终于空国无君子,举朝无公论”。又上 书谏幸西太乙宫,提到“今五六十州安全者不能十数,败降者...[详细]

刘安节 [宋][公元1068年-1116年]

  • 刘安节(1068—1116),字元承,永嘉县人。北宋元祐(1086—1093)年间和弟安上联荐于乡,同入太学,后又联袂赴洛阳从程颐受业。安节曾编《伊川语录四》。两人俱被列入“元丰永嘉九先生”,安节称大刘先生。元符三年(1100)进士,初任越州诸暨主簿,河东提学司管勾文字。以宰相荐,召对便殿,言东...[详细]

刘安上 [宋][公元年-1128年]

  • 刘安上( —1128),字元礼,永嘉人。和从兄安节同入太学师程颐,乡里推其学行,称为小刘先生。北宋绍圣四年(1097)初,授杭州钱塘县尉,继升处州缙云县令。大观元年(1107),提举两浙学事,陛辞进对称旨,徽宗称其醖籍有大臣体,即日除监察御史。次年,迁侍御史,论事详审。蔡京结党营私,为“六贼”首...[详细]

刘劼甫 [公元1883年-1928年]

  • 刘劼甫(1883—1928),名凤威,字劼甫,以字行,青田南田(今属文成县)人。青年时就读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后在杭州南星桥陆军步队服役。后参加光复会。辛亥革命时,率起义军从凤山门攻入杭州城,升任管带。后历任水上 厅传司所所长、内河水警第二总署长、浙江警备队第五区统领、金衢严防务正指挥官等职,授三...[详细]

刘劲持 [公元1904年-1988年]

  • 刘劲持(1904—1988),出生于青田南田(今属文成)。中学毕业后就读厦门大学,因父病逝辍学。1927年考取国民革命军26军军官团,后又入黄埔军校(六期)、陆军大学(十一期)。毕业后,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少尉通报员、上校参谋、少将司长、整编26和57师少将师长、98军少将军长。抗日战争期间,先后...[详细]

刘廷芳 [公元1891年-1947年]

  • 刘廷芳(1891—1947),字亶生,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少年就读温州艺文中学,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曾多次撰文于上海新闻报上,批评教会学校办学宗旨和管理措施不当,尤对西洋教士藐视中国文化深表愤慨,主张应延请教育专门人才为教会办学。后为金陵神学院教务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详细]

刘英 [公元1906年-1942年]

  • 刘英(1906—1942),原名声沐,化名可夫、越人、爱群、锄非、王志远、林远志,江西瑞金人。1924—1927年,任松山小学教师,开始接触进步书刊,并结识瑞金县地下党负责人邓生文。1929年4月改名刘英,参加进驻瑞金的工农红军第4军;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红军连指导员、营政委、团政治部主任...[详细]

李振声 [公元1893年-1932年]

  • 李振声(1893—1932),字日照,化名陈伯南,永嘉桥岙垟村(今属瓯海区)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下河乡一带宣传革命、建立农会、发展党员,被选为永嘉县农会负责人。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温州城郊莲花心、慈湖等地坚持斗争。1928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郑馨来温州组建永嘉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