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1890-1961)字审仲,镇江人。清末肄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后又入江苏省第四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初任小学教员,后历任铜山中学、江苏省立第九师范、镇江中学、扬州中学等校教员。在第九师范任教时兼任九师附小主事及九师学区的地方教育指导员。民国18年(1929年)受冷遹、黄炎培之聘,任私立镇江...[详细]
费明龙(1911~1940),当涂县丹阳镇东库村人。少年时代读书,青看时期在丹阳镇教过书,当过店铺职员。民国26年(1937)底当涂沦陷,日本侵略者“烧光、杀光、抢光”的滔天罪行,激发了费明龙满腔的民族仇恨。民国27年6月参加新四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中共江当溧县委副书记。同年冬,中共江当...[详细]
韩天眷(1894-1983)镇江人。自幼受其父影响,酷爱书画。中学毕业后,在镇江任小学教师,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洋画。民国15年(1926年)毕业,曾任江苏省第九师范、江苏省立南京中学、浙江省立民众实验学校等校的图画教员。并曾一度担任国民党镇江县党部委员。民国26年起先后在江苏省立教育...[详细]
胡鎔(1883─1934)字健春,镇江人。创设裕康祥绸布号(经营洋货疋头)。民国2年(1913年),张勋和徐宝珍攻打镇江,占领宝盖山,与象山炮台对峙。胡与李皋裕冒险乘小船挂白旗,往来调处,并向各界筹款,劝张勋部退出镇城。胡曾组织以绸布业为主创办润商小学。民国10-20年任镇江商会副会长,镇江商团...[详细]
黄肇兴(1909-1990)镇江人。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民国26年(1937年)获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学位,并授“金钥匙”一把,以奖励其毕业考试第一名。同年由南开大学派往英国进修,后又赴丹麦、捷克、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印度、巴基斯坦、伊斯兰卡等国学习。民国28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经济研...[详细]
胡魁生(1891─1974)女。镇江人。早岁就读于江苏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镇江从事教育工作。民国16年(1927年)后,先主持兴化县妇女运动,旋任江苏省妇女教养所所长。曾一度赴南京三民中学执教,兼任训导工作,并就读文化学院。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在江苏主持前方抗战将士慰劳会江苏省分会。抗日战...[详细]
顾梅君(1915—1989年),著名电影演员,上海人。顾梅君与妹妹顾兰君很早浸染在文艺圈,都爱交际,擅唱京剧,是出名的票友。两姐妹加入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歌剧社,同时,顾梅君与“明星”的导演徐欣夫谈起恋爱,不久结为伉俪。顾梅君于默片时代就已从影,在“明星”演出《慈母》、《姊妹花》、《上海二十四小时...[详细]
姜燮生,1928年9月出生于江苏丹阳。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发动机设计专业,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7月大学毕业后,曾任沈阳航空发动机修理厂技术员、工艺室副主任、主任,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工艺室主任、车间主任、厂副总工程师、厂技术改革办公室主任,成都航空发动机厂总工艺师...[详细]
蒋树泉(生卒年不详)镇江人,清末民初江绸业工人领袖。因他身材矮小,头上长有痣瘤,工人称他为蒋家瘤儿。在江绸工人 运动中,他屡为代表。民国10年(1921年),为了调整工人料银,他领导机房工人上街-,并捣毁当时的江绸业陶(聚茂)、毛(凤记)、陈(恒顺)、蔡(协记)四大家的机房。民国13年由于地方审...[详细]
蒋寅(生卒年不详),江南丹徒(今镇江市丹徒区)人,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史大成榜三甲第157名进士,次年知潮阳县,康熙6年(1667)任福建巡海道,康熙17年(1678)任浙江粮储道,康熙25年(1686)任云南按察使,后任贵州布政使司。...[详细]
蒋义祥(1895-1965)镇江人,生于瓦匠家庭。自小习瓦工手艺,在砌青灰墙、盖瓦做脊、做瓦头、粉刷、地坪刻花等方面技术全面,手艺精湛,与仇兆玉、朱万龙合称为“三把瓦刀”。他的乱砖青灰足浆到顶回刀缝倍见功力,现在观音桥巷还留有他手砌的不挂线的青灰弧型墙。他的长砖短砌,纵向横向都能产生拉力,上下不...[详细]
李晋猷(1895-1967)字西侯,镇江人,出身于教师家庭。民国7年(1918年)在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民国9年在私立镇江润商小学任教,受“五四”运动进步思潮影响,积极参加爱国民主活动,并向《新镇江》刊物投稿,揭露社会及教育界的诸多时弊。国共合作时期参加中国国民党,曾任镇江...[详细]
凌馥超(1914-1985)后改名则刚,字云超,号云斋主人、鲤砚斋主,扬中人。祖籍武进县孟河。幼年失怙、家贫,八桥小学毕业。18岁至上海富贝康化工厂当记账员兼文墨工作。工余入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学习。从国学耆宿蒋维乔学文学,从书法家李促乾学书法,从张大千居士学书画。 民国36年(1947年)春,...[详细]
李寿铨(1859-1928)字镜澄、劲臣,祖籍镇江。清道光镇江状元李承霖侄孙,曾任教于扬州安定、梅花两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武进张赞宸共赴江西开办煤矿。光绪二十四年在安源成立萍乡煤矿总局,李寿铨任机矿处长。经过10年艰苦创业,煤矿终建成。其间,与在长沙组织“华兴会”的黄兴相识,彼此...[详细]
中文名:柳传志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镇江出生日期:1944年4月29日(甲申年)职业:企业家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雷达系统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供职机构: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父亲:柳谷书主要成就: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改革风云人物、2000年CC...[详细]
刘庆绶(1887-1931)字稚陵。原籍江西清江。其父早岁来镇江商号任职定居。幼年学习勤勉,成绩优异,为教育界耆宿曹秉仁所器重,资送日本留学7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医科大学,时年21岁。回国后,清政府授予进士,参加殿试,被点为翰林院编修,供职于新军编练部门。宣统二年(1910年),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详细]
刘煜生(1900-1933)祖籍江西,幼年随母居镇江舅家。民国13年(1924年),在镇江开设《江声日报》报馆,自任经理及总。刘煜生受“五四”运动和大革命的影响,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情劳苦大众。民国16年3月30日,因组织人力车工会,支持车夫 而被捕。民国20年永济洲佃农因灾荒无法向焦山寺庙...[详细]
柳诒征(1880-1956)字翼谋,号劬堂,又号劬山髯,镇江人。7岁丧父,与母、姐住外祖家读书。16岁与赵声同案进学后,设馆授徒,以维持家庭生活。后由陈庆年介绍到缪荃荪创办的江楚编译局任助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随缪荃荪到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在南京与茅谦、陶逊等办创思益小学堂,成为南京第...[详细]
李雁湖(1882-1934)字翰翔,又名汉强,别号紫金山房主人,镇江人。弱冠进学,科举废除,勤奋自励,后又就读于丹徒县立师范讲习所,成绩优异,并以书法、诗词闻名乡里。每日清晨以藤笔、青石锻炼腕力,长年不懈。尤善于隶书,苍劲古朴、丰润典雅。 清光绪末年和其女弟子颜轶(铁)莲等发起创办镇江天足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