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忠林

  • 严忠林 (1941.2—) 别名严石,江苏镇江人。擅长版画。1963年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历任上海染织图案设计工程师,文汇报《新闻记者》美术,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美术教研 室主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分院兼职副教授。作品有僾伲牛邦运输忙》、《傣家盛节》、《送布到田...[详细]

姚湘 [公元1862年-1937年]

  • 姚湘(1862~1937),字月波,扬中县雷观乡安乐桥(今永胜乡得胜村)人。 清光绪七年(1881),中泰兴籍秀才,后授朝诰二等。姚掀早年从事私塾教学,颇有声名。朱宝鎏、戴实夫等皆出其门下。 民国元年(1912),姚湘任太平县民政长。在任期间,能体察民情,关心民间疾苦,...[详细]

姚锡光 [公元1857年-1921年]

  • 姚锡光(1857—1921),字石泉,号石荃,丹徒人。少时聪明好学,清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先后任内阁中书,安徽石埭、怀宁等县知县,莱州、直隶州知州。常与北洋将领考察天津、大沽等地海防。甲午战争时,为山东巡抚李秉衡幕僚,得亲见当时的公文军令,亲听被日军占领城市绅民的口述,后来将这些资料整理...[详细]

姚一青 [公元1915年-1980年]

  • 姚一青(1915—1980),原名庆云,曾名华山,姚桥镇人。幼读私塾,16岁至苏州大陆袜厂学徒,后任职员。“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后,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6年(1937),“七·七”芦沟桥事起,返乡组织“青年救亡团”。民国28年初,参加新四军江南挺进纵队,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叶玉森 [公元1880年-1933年]

  • 叶玉森(1880~1933年),我国早期研究甲骨文的专家之一。字荭渔,又字红于、杏杉,别号中泠亭长、梦颉盦主,又号五风楼主,镇江人,初庄镇江九如巷,后迁德仁里5号。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叶玉森和赵伯先同案考取秀才。后自费留学日本。初入早稻田大学,后入明治大学学法律,并加入兴中会。回国后,任...[详细]

殷宝山

  • 殷宝山(生卒年不详),镇江人。秀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到金坛办理考试时,在泰兴坐馆的殷宝山当众递上一份意见书,题名《刍荛之献》,指摘江南吏治、学风种种弊端。刘墉认为“甚属狂悖”,把他抓起来。在他馆内又搜出诗文稿《岫亭诗草》,其中《纪梦》篇中有“红乃朱也”的话,认为他心...[详细]

尹恭保 [清]

  • 尹恭保(生卒年不详) 字仰衡,镇江人。清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四应会试不第,由内阁中书分发广东为地方官。 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侵略越南,两广总督张之洞命他带百名壮士,到前线督战。他短衣跨马,往来于各军之间,议论军务,洞察形势,将领们都很佩服。特别是提督冯子材,更倚重他出谋划策,...[详细]

殷仁俊

  • 殷仁俊(1967.4— ) 江苏镇江市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俊发美发厅经理。1986年来上海,到区美容美发学校进修,在华师大校园理发室工作4年。1990年在曲阳新村东三居委会借房开办理发店(俊发美发厅)至今,为社区福利院、独居、孤老、重病等老人免费理发服务近21万人次,免收60万元...[详细]

尹石公 [公元1888年-1971年]

  • 尹石公(1888~1971年),名文,字炎武,号石公,又号硕公、蒜山。镇江人,自幼生长扬州。20年代初,担任北京农业学堂教员。1926年,出任辅仁大学国文系主任,同时又兼中法大学教授。1935年,改任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1936年回镇江,任《江苏通志》稿件整理处编纂。抗日战争中,任贵阳师范学院...[详细]

印世庸 [公元1914年-1948年]

  • 印世庸(1914~1948),参加革命后曾化名姚平,扬中县西来桥镇北胜村人。 1939年参加扬中县青年抗日团。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新六区军事助理,第二区区长。1941年8月任扬中县政府军事科科长,后兼任县警卫营营长。1945年9月任扬中县独立团参谋...[详细]

殷逸 [公元1919年-1944年]

  • 殷逸(1919~1944),原名殷朝法。民国8年(1919年)出生于丹阳。抗日英雄,革命烈士。民国26年于丹徒黄墟师范毕业时,正值上海抗战。毅然投笔从戎,参加管文蔚等领导的抗日自卫武装。次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部队军需,办小农场以解决给养,并动员母亲卖掉土地为部队购买0。民国28年春,随新四...[详细]

袁先锋 [公元1921年-1941年]

  • 袁先锋(1921—1941),四川重庆市人。幼读私塾,13岁考入法国传教士办的明诚中学。因对奴化教育、外籍传教士和中国修士们肆意辱骂殴打学生强烈不满,编儿歌痛骂洋人洋奴。校方严令追查,但无实据,义得教师掩护,始免开除。初中毕业后,考入重庆市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时值抗日呼声遍及全国,袁在校中组织“...[详细]

余京 [清][公元1664年-1739年,京口三诗人]

  • 余京(1664~1739年),清初“京口三诗人”之一。字文圻,祖籍徽州,父经商于京口,遂居镇江。余京3岁丧父,母张氏略通文墨,立志不嫁,亲自授课,抚育孤儿。10多岁时,熟读经史。白天经商以养母,夜间在“今雨轩”读书,又10余年,诗学初成。母逝,作《哭母诗》若干首,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沈德...[详细]

俞世江 [公元1914年-1946年]

  • 俞世江(1914~1946),又名俞小锁,句容茅西乡蔡门村人。雇农出身。家境贫寒,9岁 帮地主家放牛,干长工十几年。1939年2月加入新四军。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 日伪军在茅山地区疯狂“扫荡”,“围剿”新四军。为打击日伪 势力,组织决定俞世江以 帮工身份作掩护,在村上搜集情报和做瓦...[详细]

爱新觉罗·载穆 [清][公元1850年-1911年,满洲镶蓝族]

  • 载穆(1850-1911) 字敬修,满洲镶蓝族人,爱新觉罗氏,清圣祖玄烨第十四子允禔的五世孙。年轻时由侍卫升至头等侍卫兼办事章京。出为太原城守尉。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升授京口副都统,六月到任。他任副都统后,筹划旗民生计问题,鼓励垦荒、养蚕,整顿八旗学堂,并支持地方“新政”如自治公所、商会...[详细]

张汉荣 [公元1915年-1947年]

  • 张汉荣(1915—1947),又名汉元。祖籍山东。20年代,一家6口流落至世业洲,靠垦荒开滩、帮工为生。抗日战争初期,张投奔陈安义,参加了新四军领导的和尚洲“伪自卫团”。民国32年(1943)加入共产党。是年初冬,在镇江中山桥东,一次乘人民电影院散场拥挤之际,神出鬼没地夺取了电影院隔壁日军门岗...[详细]

张建关

  • 张建关(1913,12—已故)江苏丹阳人。 擅长雕塑。1940年起历任国立重庆师范学校美术师范科教师,南京江宁师范学校美术师范科美术教师,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讲师,北京铁道学院、天津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作品有《孙中山半身胸像》、《毛主席塑像》、《列宁浮雕像》等。    相关院校: ...[详细]

张建新 [公元1902年-1946年]

  • 张建新(1902~1946),原名黄万余,扬中县长旺乡二十一圩埭(今长旺乡邻丰村)人。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扬中县积善乡党支部书记,三区、六区、五区、一区区委书记。 1939年,在中心沙(今西来桥镇)组建党支部。 1942年奉命至泰兴县永安洲开辟新区,建立“...[详细]

张九征 [清][公元1617年-1684年]

  • 张九征(1617—1684),字公选,丹徒县人。清顺治二年(1645)中举人,四年成进士,后在吏部行人司、文选司、验封司任行人、主事、郎中等职。清康熙初(1662),以河南按察佥事身份,视察学政,成绩卓异,按例应得提升,但他归里不再做官,在镇江致力于慈善事业。东乡地瘦土薄,有的不能耕种,而官府按...[详细]

张日化 [公元1910年-1940年]

  • 张日化(1910~1940),原名精伟,又名精慧,浙江诸暨县人。小学毕业后至上海做工。“八一三”事变以后回家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诸暨县江东区委组织委员。后受党的派遣,考入“政工队”,分配在“江东区队”负责三都、白门一带工作,积极组织民众抗日及建党工作。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东南分局第二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