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道

  • 洪明道 (1938.10—) 江苏扬中人。擅长版画、中国画。 1958年起就职于芜湖造船厂,数十年从事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二 级美术师、工艺美术师。安徽芜湖市美协副主席。 作品有《银线传万家》、《今 日三峡》、《朝辞白帝》、《邻居》、《夔峡天下雄》等。其中《今日三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中国现代...[详细]

洪斯文

  • 洪斯文  (1930.12—)字世文,江苏镇江人。擅长连环画、中国画。1948年在上海投师学画。历任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室主任、副总编 辑、副编审、《周末》画报主编、中国美协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作品有《洪宣娇》、《 海瑞》、《金田起义》等。1988年全国连环画报刊评比中获“金杯奖”最...[详细]

洪天寿 [公元1911年-1967年]

  • 洪天寿(1911~1967),原名洪添寿,字仁山,句容东昌乡裔庄人。5岁入本村私塾就读,后转入句容代用小学、县立初级中学,由于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得教师器重。1931年秋,曾先后担任县立女小教师和谢巷、裔庄小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一支抗敌自卫武装,保境安民。 19...[详细]

胡悌麟

  • 胡悌麟  (1935.9—) 江苏镇江人。擅长油画。1949年参军。1957年东北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毕业。曾任吉林省艺术专科学校油画教研室主任、吉林省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吉林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作品有《孤儿》、《万水千山》 、《瑞雪》等。 《追念战友》、《杨靖宇将军》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详细]

宦德胜 [公元1914年-1948年]

  • 宦德胜(1914一1948),丹阳县人,生于农民家庭。幼读私塾,刻苦自励。民国22年(1933)至无锡学徒。民国26年冬,随其师-阁参加管文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8年参加共产党,任高桥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次年任丹六区区委书记。当时日军对丹北进行大规模扫荡,高桥设有日军据点,斗争形势极其严峻...[详细]

黄大泰 [公元1922年-1985年]

  • 黄大泰(1922—1985),祖籍谏壁。原姓瞿,3岁时继承到和尚洲大舅黄正权家,改姓黄。幼读私塾3年。15岁起先后在蔡、钱、高等船主家做渡工。1956年参加工作,担负谏壁到江心洲的渡运任务。江心洲四面环江,出洲非乘船不可,遇有难产妇、重病号或其他急事,请他摆渡的,不论寒暑风雨,从未回绝过。196...[详细]

黄美善 [公元1914年-1984年]

  • 黄美善(1914~1984),扬中县八桥镇幸福村人。祖辈皆为贫苦农民。黄精于农耕,对三麦种植,尤有经验。解放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农业互助组组长、农业合作社社长、高级农业社社长、扬中县良种场场长、扬中县农协委员、县政协委员等职。 1951年荣获江苏省三麦丰产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详细]

黄万益 [公元1910年-1969年]

  • 黄万益(1910~1969),扬中县八桥镇利民村人。以善治蛇伤而闻名全县,苏南、苏北邻近县市亦有前来就医者。 黄原为篾匠,30多岁始拜师学习捉蛇,医治蛇毒,解放前在外地过着流浪生活。 解放后,1950年黄回到家乡,为附近群众医治毒蛇咬伤,疗效显著。蛇伤病人经黄治疗者,多...[详细]

黄亚兰 [公元1903年-1987年]

  • 黄亚兰(1903~1987年)女,镇江人。18岁嫁给著名世界语活动家符恼武为妻。29岁时其夫去世,黄亚兰独立抚养7个子女。沦陷期间,黄亚兰带着子女躲避敌人破孩,赖以为生的商铺因而倒闭。民族灾难使黄亚兰觉醒,支持、掩护两个儿子在镇江城区从事秘密抗日活动。解放战争时,她积极支持6个子女参加革命。1...[详细]

胡果 [公元1919年-1979年]

  • 胡果(1919~1979年),原名胡国梁,祖籍南京。1925年随父移居镇江。1931年夏,进镇江中学。1935年初,入南京中学。“一二九”运动爆发,胡果积极发动本班同学参加-、-及--,受学校书面警告。1944年10月,胡果在重庆与中共政协三人小组的青委负责人张黎群取得联系。从此,利用记者的合...[详细]

蒋宝素 [清][公元1794年-1873年]

  • 蒋宝素(1794─1873) 字问斋,号帝书,镇江人。父椿田,以世医传其家。宝素时年十七,父忽病风欲死,侍父病痊,取《内经》、越人仲景诸书,昼夜读之。师事名医潘曙东,复从名医王九峰,尽得其传,求诊者盈门。清同治六年(1867年)迁寓仙女镇。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返镇江城,著有《医略十三篇》...[详细]

江宽余 [公元1901年-1974年]

  • 江宽余(1901~1974),小名小牛,艺名千斤大力士,句容大卓乡光里庙村人。幼时受父命在家里学习竹器编织,少年时在南京做浴室工人,因爱好武术,又拜师学习武艺,先后在上海、杭州等地从事卖艺,颇有名气。 1937年底,句容沦陷,江宽余失业回到家乡,自发组织自卫队,筹集30多条0,巡逻...[详细]

江谦吾 [公元1888年-1972年]

  • 江谦吾(1888—1972),原名江鸿钧,字谦吾,祖籍安徽凤阳县,幼年随父寄居镇江。17岁考入安徽省武备学堂,毕业后在南京新军赵声部任排长、左队队官。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声为两江总督端方疑忌撤职,江亦被免职,去皖于冷遹部任前队队官,参加次年11月熊成基领导的安庆起义。起义失败后,远流成都...[详细]

蒋逸雪 [公元1902年-1985年]

  • 蒋逸雪(1902~1985),江苏建湖人。其地原属盐城,故又作盐城人。幼年丧母,家贫好学,先在宝应文士张海渔学塾读书,后入淮阴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教附小。其后先后任教于淮安省立第九中学、盐城中学、太仓师范等校。发表文章于《东方杂志》,渐有声誉。其《张溥年谱》,为史学界所称道。 ...[详细]

江源岷 [公元1902年-1979年]

  • 江源岷(1902~1979年),宜兴人。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任省立镇江图书馆编纂。解放初,任镇江图书馆副馆长。1956年任馆长。是年,上级指示市馆筹建丹阳、丹徒两个分馆,他精心规划,如期完成任务。 江源岷担任过镇江市人民代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市民盟宣传部副...[详细]

蒋元煦 [公元1894年-1942年]

  • 蒋元煦(1894~1942),又名赵光华,句容行香乡蒋庄村人。1914年从栖霞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上海、汤山、句容县城、东昌、行香等地教书。 1937年,日军侵华,县境沦陷。蒋元煦与同事相约去四川,因途中走散,复返家乡。1938年,在樊绪经、樊玉琳等教育界人士抗日救国的影响下,毅...[详细]

姜玉门 [公元1919年-1984年]

  • 姜玉门(1919~1984),原籍泗阳。幼年家贫,逃荒到江宁上坊,后在私人商店学徒。1951年到句容县供销社刨烟。1957年,在县农杂公司担任土产、茶叶、仓库保管和调运工作。为“变废为宝”,多收废旧物资,他改变等客上门的工作方法,主动上门收购废铜烂铁10多万斤,废纸1万多斤,碎玻璃3万多斤。为节...[详细]

蒋宗海 [公元1720年-1796年]

  • 蒋宗海(1720~1796),字星岩,号春农,晚号冬民、归求老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出生。镇江人。知名藏书家。幼年聪颖,6岁就学着做诗,稍长每天读书到三更,自题居室名“一月得四十五日之室”。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并为皇帝校录《通鉴纪事本末》。两年后父亲去...[详细]

贾伟平

  • 贾伟平 女,1956年11月出生,江苏镇江人,汉族。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委员会常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1年至1975年任陕西省农建师医院护士。1975年至1978年就读于西安医学...[详细]

解朝东 [公元1879年-1949年]

  • 解朝东(1879—1949),字震皋,晚年号止戈居士,丁岗乡葛村人。幼随父读,后师从名儒赵蓉曾先生,与其子赵声同窗研读,情同手足。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两江总督张之洞,选陆师学堂学生8人赴德国习步骑炮工各科,解以优异成绩得选,于次年去德学习5年。辛亥革命前回国,任江苏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