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涟(1866—1970)李为涟,号文漪,新余市水西镇白水塘村人。家境贫寒。18岁时,一面在村里设私塾,教蒙馆;一面刻苦自学,奋发上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附生。1907年他21岁时官费留学日本。1908年—1910年入日本普通中学,1910——1914年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15年—19...[详细]
李香(1494.4~1561.9)分宜凤阳乡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在工部任主事。后派去徐州,正值荒年,李香“捐俸赈穷”,救了许多老百姓。后转刑部任郎中,不久升任广东兵备道,有功,受到朝廷褒奖。补任山西,又取得较好政绩。升任四川巡抚都御史(从二品官),署大理寺正卿,威镇西南,赐匾曰:“...[详细]
李西恒(1918~2010)安新大北六村人。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抗大二分校文工团团员、文艺科干事,陆军中学政治处宣教干事,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详细]
李耀藻(1906—1975)李耀藻,号文清,生于新余市水西镇白水塘村。1929年在省立二中高二肄业后,留学日本,先在东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语,后在东京工业大学电气化学科肄业。1937年8月回国,历任江西医专讲师、中正大学化工系副教授,广西大学教授。一生勤奋好学,不仅对物理、化学钻研较深,而且...[详细]
李懋义(1928—1997)李懋义于1928年11月18日出生在南安乡高边村。高级经济师,1948年9月参加工作,1949年10月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懋义1948年9月至1949年6月在江西九江兴中纱厂工作;1949年6月至1950年1月在江西横峰二野军政大学...[详细]
李永梧(1903-1927),字实秋,新繁新农乡蓟家村人。幼年就读于新繁小学,秉性端庄,勤奋好学,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省立成都第一师范学校。随着新文化运动传播到成都,李永梧经邑人刘弄潮介绍,学习《新青年》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反帝反封建的文章,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决心为国为民奋斗。 ...[详细]
厉有为196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机械系,大学学历。1964年8月起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作,任技术员,1964年9月任第一汽车制造厂综合计划室计划员。196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调任第二汽车制造厂。1967年5月任第二汽车制造厂生产准备办公室技术员、干部组干事、干部处技术管理组副组长、组...[详细]
李玉琳(1888~1965)字润如。安新圈头村人。3岁丧父,随祖父李升堂度日。7岁学文习武。拜郝恩光为师,学形意、八卦、少林诸艺。习武严谨,性格开朗,待人和善。尊师如父的高尚品德,为武林界广为流传。经李存义引荐投师孙禄堂攻习太极拳术。1924年任教于天津中华武术会,后任教于上海中华武术会,兼任尚...[详细]
李玉如(1919~1990)曾用名李璧。雄县老岗村人。1938年1月参加河北游击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河北游击军第二师一团连政治工作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北上先遣支队第二大队排长,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特务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党的分支书记,第九军分区二十四团连政治指导员,...[详细]
李智超(1900~1978)笔名白洋。安新三义村人。出生于耕读世家,自幼酷爱书画。早年毕业于国立北平(今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曾任辅仁大学美术系讲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学校、北京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北京中国画院《中国画》副主编,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副教授等职。毕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擅长山水画,精...[详细]
李之道(1903~1932)原名李任予,又名黎亚克。广东新丰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广东、江苏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9年4月任中共闽西特委军委主席,6月任红四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后任第二纵队-表。1929年12月,参加了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被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1930年7...[详细]
李致光(1908~1940)化名之光、李衡。安新李家村人。1924年考入保定志存中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求学期间,受革命思想影响,不仅在学校参加-,而且假期回到农村带头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在他的开导和鼓动下,家中年轻女子在全村率先放足剪发。 1928年,李致光考入北平(今北京)区长训练...[详细]
李志田(1918~1945)雄县李庄头村人。出身贫苦,幼年丧父,弟兄4人,他排行老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两个哥哥先后参加抗日斗争,壮烈牺牲。1939年,李志田参加雄县四区小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调到冀中十分区五十一大队手 班当侦察员,他经常化装在雄县、容城、霸县一带日伪占...[详细]
李自如(1916年—2002),河南省汲县人。1937年参加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辉汲工委组织委员,汲辉县县委委员,汲淇县城工部部长等职。1946年3月至1947年3月任汲淇县县长,在巩固老解放区、扩大新解放区和对敌斗争、政权建设方面都作出了一定贡献。后又任汲县县委书记、卫辉市副...[详细]
路坎(1920~1965)曾用名陈乃欧。安新人。1937年参加革命,在冀中二分区政治部宣传队任指导员,后任冀中七分区前进剧社指导员、社长。1941年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十队任指导员。1942年仍回前进剧社任社长,1943年到冀西整编。1944年秋任冀中九分区文工队长、前哨剧社社长,后任晋察冀野战三纵...[详细]
罗家均男,1964年1月出生,天津人,汉族。1997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天津市滨海新区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高级规划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委,滨海新区第一届委员会主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一届政协委员。 1982年至1986年就读于同济大...[详细]
罗日光(1886—1933)罗日光,又名罗凤凰,化名老杜,新余市九龙山乡上圜世岭村人。家贫。革命前以做小生意兼种田为生,常往返于新余、吉安等地。罗日光于1927年夏在吉安延福地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余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夏,罗日光受延福地区党组织派遣,回新余九龙山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在...[详细]
罗伟(1897-1928) 湖北阳新人。1918年考入阳新高等学堂。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年7月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驻阳新特派员,8月,首届中共阳新县委诞生,当选为县委书记,9月,组建国民党阳新县党部,任常委。大革命失败后,阳新 当局悬赏3000大洋通缉...[详细]
罗育才(1921-?),福建省龙岩县万安乡高厦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随军离开龙岩北上,此后失去音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