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步基,号子升,又名荣达,男,江西省新余市下村松林何家村人,出生于1919年农历3月24日。除就学私塾外,曾在金峰小学,水北小学就学短期,1934年插入新余县立小学六年级。1935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二中学直至高中毕业,经江西省政府保送入国立浙江大学教育系就读,是年浙大由江西泰和迁往广西宜山,乃应狮...[详细]
何大一,美籍华人何大一,祖籍江西省新余市人,1952年在台湾出生。1993年,他被评为全美24位中排名第十位的亚裔知名科学家。由于他在爱滋病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先后获得了美国“总统奖”、“国家科学奖”、德国“溶格”医学奖等一系列荣誉,被美国国家卫生总署选为爱滋病免疫研究会会员,又担任全美爱滋病研...[详细]
何明清(1897~1970)原名凯瑟琳·霍尔(KathleenHall)。女。新西兰人。耶稣教徒。1922年被新西兰圣公会派到中国,先在北京、山西等地传教行医。5年后调往安国博爱医院任护士长并负责行政管理工作。此间,她举办过两期护士培训班,培训出60名女护士。 1938年,她到唐县、曲阳交界...[详细]
何庸康(1906-1928),新繁县清流乡黄水泉村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何秉彝的胞弟。 1924年秋,他在成都储才中学毕业后,考入四川陆军讲武堂。1925年赴上海为五卅死难烈士胞兄治丧期间,目睹了帝国主义残杀我国同胞的罪行,深为各界民众的反帝爱国斗争热情所激励,同时又...[详细]
侯瓒(生卒不详)字奉璋。雄县人。明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上任后,逢湖广地区灾荒,被派往灾区视察,见灾区哀鸿遍野、饿殍横路,即刻上奏朝廷,请旨赈济灾民,并免去当地历年积欠80万石,使“民困以苏”,度过灾荒。回京后被任为户部员外郎,之后被派任山西凤翔知府,任职9年,升任山西参政。...[详细]
侯观(?~1522)字士宾。雄县人。侯瓒的儿子。明成化十四年(1478)中进士,第二年授为河南登封县令,他勤政爱民,抚恤孤寡,革除多年弊政。有一恶霸横行乡里,作恶多端,无人敢惹,人们把他比作“恶虎”。侯观经过明察暗访,获得证据,将其绳之以法,为百姓除了一大害。十八年(1482)登封大旱,又闹瘟疫...[详细]
黄长先出生在河南省新县城关镇的一个贫民家庭。1930年,参加少年先锋队组织;1931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任红四军二十八团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等职。曾参加空山坝-战斗,多次粉碎了敌人的猖狂进攻。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随军北上,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8年,...[详细]
黄金贵(1587.9~1646.8)字双南,后奉旨更名黄希宪,堕江不死号又生。明万历王子科(1612)中举人,明天启五年(1625)中进士。明天启丙寅年(1626)致士,授广东广州府顺德县知县,应天巡抚、河道总督、河南总督、兵工二部左右侍郎。出任广州顺德县令时,化寇为良,提升为御史;巡按甘肃时,...[详细]
黄平(1915—1996)黄平,曾用名黄梅生,1915年12月20日出生于渝水区东边乡田南村。1930年10月先后参加新余县东路区游击队和新峡县第一游击大队,在新余和峡江地区打游击。1933年4月随游击队到永新编入红17师。193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下半年跟随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从湘...[详细]
黄晓娟,1962年生于辽宁省阜新市,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现任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黄晓娟从小能歌善舞,一直想当文艺兵。她14岁考入阜新市文工团学员班,因个人条件好,加之后天勤奋好学,苦练基本功,学习和掌握了曲艺表演体系,为今后的曲艺表演打下了坚实基础和实...[详细]
黄之梗,字砥石,号巽斋,新余市渝水区鹄山人。刻苦读书,志在孙武,吴起兵法。清乾隆三年(1738)在省城考取武举人第一名。乾隆七年(1742)中进士。不久,授广东韶州武备(五品),封黄冈协都(副将),司钦州,后升湖北荆州参将,因功勋卓著,士民为之立碑。...[详细]
黄祖耀是著名企业家,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的董事长。黄祖耀是福建省金门人,1929年出生。他的祖辈就侨居于沙捞越西端的古晋市,他父亲黄庆早诞生于该地,成人后在该地经商,后又将事业发展到新加坡。大华银行发展成新加坡四大银行之一,国际性的大银行集团,总资产超过30亿美元。他是继郭芳枫、李成伟之后的新加坡...[详细]
胡波(1905—1934)原名国槐,江西省永新县人。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任中共永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1930年3月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1930年下半年调湘东特委,任特委秘书长、组织部长、副书记、南路分委书记、湘东南特委书记。1931年8月任湘赣临时省委巡视员。1932年春...[详细]
胡锭(?-?)明朝长垣人。政治人物。 其父胡睿是天顺元年进士,工部左侍郎。胡锭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人称“胡氏父子双侍郎”。嘉靖初年,撰有《漷县减差碑记》。...[详细]
胡金魁(1906—1982)胡金魁,原名胡贵昌,新余市水西镇铜林村人。家贫,其父流落到峡江种田。胡金魁1906年12月4日生于峡江县流原村。13岁跟哥哥胡福昌(红军烈士)到吉安学缝纫。1924年参加吉安工会,后被选为缝纫工会委员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详细]
胡瑞梁(1918—1996)胡瑞梁,男,1918年生于新喻市罗坊镇暇盹村。1928年至1934年先后在樟树与赣州念书。1938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经济系。1941年又在中山大学读研究生,1947年毕业于研究院史学部,后留学香港。1948年5月初回到北京。开始,在陈云同志亲自领导的中央财经委员会工...[详细]
胡生芽,男,1952年7月出生,渝水区城南街道办事处东风管理处人。现任东风管理处党支部书记。1978年6月至1984年12月在东风弹簧厂工作,因工作优秀,1985年1月调任新苑服务公司经理,1989年12月至2004年12月在东风管理处先后担任大队长、管理处副主任、主任、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该处...[详细]
胡述兆,胡述兆博士(Dr.JamesS.C.Hu),1926年9月4日生于江西省新喻县潭口村。现任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系暨研究所教授及博、硕士班导师,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台湾教育部图书部事业委员会委员,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语言图书委员会暨国立文化中心辅导小组委员,国立编译馆《图书馆学与资...[详细]
胡廷桢(1888—1957)胡廷桢,号懋恒,生于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暇屯阝村。胡廷桢父亲早年去世,母亲改嫁,从小依靠叔父母抚养,在舅父的资助下,进入江西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在临江中学任教,民国7年(1918),赴日本长畸医科大学学习,在日本期间,曾与孙中山、廖仲恺、何香凝等革命先驱有所接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