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西省> 新余市> 渝水人物

胡金魁

[公元1906年-1982年]

胡金魁为[公元1906年-1982年]

  胡金魁(1906—1982)胡金魁,原名胡贵昌,新余市水西镇铜林村人。家贫,其父流落到峡江种田。胡金魁1906年12月4日生于峡江县流原村。13岁跟哥哥胡福昌(红军烈士)到吉安学缝纫。1924年参加吉安工会,后被选为缝纫工会委员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一方面军被服厂厂长,红军总司令部副官处、中央政治保卫局科员、副科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所所长、陕西洛川、三原联络站站长、党中央外交部外事处处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处处长、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副官处副主任、处长、上饶办事处主任。新四军财经部驻华光公司督导主任、华东印钞厂厂长、厂总管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南下干部大队淮海大队政委,豫、皖、苏工商局副局长兼开封市银行行长,武汉人民银行监委。建国后,任中南局-部秘书长、副部长、中南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委员、-部长、政协副主席,全国第三、五届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副主任等职。1936年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组织上派胡金魁联同斯诺采访,旅期两个多月,从衣、食、住、行与安全等各方面,他都给予斯诺很多帮助,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斯诺临别时,赠给胡金魁一支派克钢笔和一块挂表作纪念。斯诺在《西行漫记》—书中特别刊登了胡金魁年青时的照片。《斯诺眼中的中国》对胡金魁有一段记载:“一个红小鬼的成长。红军外事处派来的代表傅锦魁(译音)陪我向前线赶路。他很坦率地把我看做一个帝国主义者。不过,无论那一方面,他都给了我很大帮助。不等到目的地,我们已经成了好朋友。傅锦魁1930年参加红军,他具有大学生的温雅和沉着风度。但却是一个完全自学,或者说由红军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他幽默、有耐心、机智和勇敢。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四五年前,他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工人。……”1982年春,在纪念斯诺逝世10周年时,斯诺夫人洛尹斯·斯诺访华,胡金魁高兴地见到了她,回忆整理了《斯诺在保安》、《斯诺是来寻找东方魅力》等文章,分别发表在《时代的报告》与《斯诺在中国》等文集里。1936年“西安事变”,胡金魁随周恩来副主席去西安,在那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紧张不息的谈判中,周恩来的崇高品质、天才睿智和卓越的谈风魅力,成为胡金魁学习的楷模。1938年6月,胡金魁南下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又在周恩来身边,后派他去南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工作。“七七”南昌举行纪念抗战一周年-。在-队伍中,有人喊“-”,有人喊“打倒国民党”,双方发生冲突。南昌国民党 制造口实逮捕了办事处数人。主任黄道派胡金魁去交涉,几经周折才释放人,并迫使 局公开赔礼道歉。1939年初,胡金魁任副官处处长,在此期间,国民党江西省五局在办事处对面设立了特务大本营,秘密监视办事处的活动。胡金魁毫不畏惧,利用合法身份,坚持抗日救亡活动,积极输送进步青年参军参战,为新四军筹集军饷、军服、医药品、 枝弹药等军需物资。3月,日军进攻南昌,国民党第三战区副司令官罗卓英,派宪兵八团借口征用办事处的汽车,妄图包围歼灭办事处。黄道得悉密电后,采取紧急行动,于25日深夜12点,带领胡金魁等20多人乘上海煤业救护队的汽车,撤离南昌到向塘,换乘火车到横峰,在黄道老家姚家垄三、四天后,动身去皖南。路过金华时,又遇到周恩来,便一起到上饶。4月上旬,胡金魁陪同周恩来到盘石渡看守所,看望被国民党当局无理逮捕的温州新四军通讯处的8名工作人员。黄道牺牲后,周恩来电告蒋介石委任胡金魁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在任职期间,胡金魁出色地完成了军部交给的三项任务: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占线,输送青年参加新四军、八路军;向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五军需局要给养;利用供给关系,为新四军军部搜集情报。叶挺军长亲自向胡金魁指示过工作。1940年底,胡金魁获悉国民党将以7个师包围新四军军部,即电告军部。军部命办事处撤离,胡金魁仍然到军需局领了最后一次13万元军饷,于1941年1月4日深夜,带领办事处人员从后门乘卡车撤出,冲过3道-线,5日晨到达安徽太平,下午到茂林军部,将军饷等物件交给了军需处。6日清晨战斗打响了,国民党军队以7万兵力包围不满万人的新四军,血战7昼夜。叶挺命胡金魁为临时队列参谋,组织突围。突围后,胡在山上遇到军需处长罗湘涛、特委书记胡明,3月初赶到军部。1941年,新四军决定印制江淮银行角票抗币投放市场。胡金魁被任命为华光公司督导主任。1942年7月1日,在阜宁羊寨镇江淮印钞厂正式开工,胡金魁任副厂长。4个月后凹版一元券抗币和凸版五角券投放市场。从经济上有力地打击了敌人。1943年春至1944年秋,胡金魁一直坚持黄海斗争。警卫后委系统有一个海防团,敌人扫荡,工人下海,敌人跑了,工人上岸生产。在此期间,胡金魁一人负责全厂工作,从行政、生产、政治思想、整风、 、反扫荡等,样样都抓。在这繁忙的工作中,胡金魁更加重视文化与理论学习,每天早晨与晚间坚持学习两小时(他蝇头小楷笔记本保存了一箱,印证着他可佳的学习精神,留下了宝贵的史料)。在他朴实无华、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大批优秀工人、知识分子纷纷入党,分别提拔为股、科级干部和出色的雕刻师。这批人才,以后陆续成了新中国印钞战线上的骨干力量。1944年秋,苏中车桥战役大捷,新四军后委及所属工厂由黄海转到宝应湖水网小岛村落。7个师的印钞厂除五师和浙东外,全部集中宝应湖,以江淮印钞厂为中心,华中第一印钞厂,淮北胶印厂等为第二、第三印钞厂,并建立造纸厂和修理厂。为了统一领导,成立了华中印钞厂总管理处,胡金魁任主任,隶属华中银行领导。1945年,印钞战线上的工人队伍不断扩大,工厂自行发电,土洋结合,生产效率不断提高。1946年秋,华中印钞厂总管理处和华中银行随华东第三野战军北上山东。印钞队伍分水陆两路进军,水路由杨秉超局长率领,陆路由陈穆行长与胡金魁率领。到山东后,北海银行印钞厂合并到华中印钞厂总管理处。1947年秋,国民党重兵包围胶东半岛,各印钞厂停产,物资、机器埋藏在山洞中,一部分人员由渤海冲破海上敌舰-,向大连、临江突围。到临江参加东江印刷局印钞工作。解放后,胡金魁主要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多年来他一如既往,忠心耿耿,忘我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文革”中,虽身陷逆境,仍忍辱负重,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受到党内外人士和群众的赞誉。胡金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嘱咐简办丧事,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1982年7月23日,胡金魁在武昌逝世,终年76岁。
  来源:渝水政府网


  水西镇   新余市渝水区辖镇。1949年属沙陂区,1954年设水西区,1956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镇。面积135.3平方公里,人口5.3万。位于区境中部,镇府驻水西圩,距区府10公里。樟宜公路、浙赣铁路、袁河过境。辖白水塘、严家渡、桐林、水西、沙陂、潭隅、下砿、五星、丁下、桥口、江家、陂头、合湖、加山、富光、简家、宠江、姚家边、光明、潭塘、黄家、彭家、…… 详细++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