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丽珍,阮大铖之女。生年不详,约卒于清世祖顺治中。阮丽珍才貌双全,是冠绝江南的才女,阮大铖所作《燕子笺传奇》,相传乃阮丽珍所作;此外,她还作有《梦虎缘》、《鸾帕血》、《梵天庐丛录》等剧。阮大铖降清,传说她被豫亲王多铎掳入府中,一说阮大铖将她献给多铎。后被多铎福晋所妒,遂被鸩毒而死。然而,阮丽珍的...[详细]
莎莱,女,著名作曲家,原名李如琳,祖籍河北,1923年生于安徽蚌埠,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赴革命圣地延安,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调鲁艺音乐系,师承冼星海等,鲁艺首演《黄河大合唱》时,任《黄河怨》女高音独唱。毕业后留院工作。解放战争中演《白毛女》中的喜儿。创作作品有女声合唱《纺...[详细]
邵海,1926年生,安徽天长县(今天长市)人,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冬到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驻张公铺)参加专署举办的合作社会计培训班,1945年2月初在仪征县民主政府机关工作,1954年7月奉命到抚顺支援东北工业建设。后任抚顺市农委林业局督导员(副省级医疗待遇)...[详细]
沈强,男,汉族,1961年6月生,安徽宿州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文学学士学位,经济师。 1979.09——1983.07,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1983.07——1986.05,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院长办公室副科...[详细]
沈寿民(1607年-1675年),字眉生,号耕严,宣城人。移寓南京。明末诸生,加入复社,崇祯九年(即公元1636年)丙子举贤良方正。他在当时颇有文名,但他被世人所认识,并不是因为他的诗文,而是因为他曾经上疏朝廷参劾当时极有权势的杨嗣同,想要以贻误军情、延误战事的“夺情误国”的罪名治裁这位“重臣”...[详细]
沈为刚,安徽寿县人,1928年9月28日出生。1943年8月参加革命,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伍。解放战争时期,跟随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战转华中大地,先后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固、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建国后,长期在总参三部做政治工作,曾任政治部组织部科长、三部某局政治处主任、工程...[详细]
释宝严(1894~1951)又名慧明,浙江省兰溪县人。民国10年(1921)出家为僧,民国13年至九华山,任通慧庵住持。民国18年,为觊觎九华山佛教会会长叶舟职位,宝严操纵部分僧徒另立佛教会,对叶舟百般诽谤,迫使其离任。夺取会长职位后,宝严又贿赂九华山公安分局派巡警驻守佛教会和肉身殿,以壮声威。...[详细]
施笃臣(1530~1574)字敦甫,号恒斋,青阳杨田人。嘉靖三十五年(1566)进士。初任工部主事,以治理直沽河有功,升员外郎。嘉靖四十五年,擢湖广按察使司副使,兼管治理荆州水患诸事。曾与巡抚赵贤驾舟拯溺,赈济灾民,救活多人。为根除水患,亲自筹划主持加固滨江、黄潭、沙洋诸险象环生段江堤,并凿通下...[详细]
施达(1573~1636)字下之,青阳杨田人。毕生专心治学,不涉仕途。泰昌元年(1620),迁居九华山天柱峰,得友人资助,筑天柱书堂,就此授徒讲学。慕名登门求教者岁以百计,当时江南名士姜演、陈自藩、沈之复等皆出其门下。施达精研理学,治学以“约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宗,摈弃科举应试之作。由于...[详细]
师丰收,女,汉族,1965年6月生,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俞村镇桥埠村村民。 师丰收、陈金海夫妇收养了出生5天被遗弃的女婴,孩子17岁时被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夫妇二人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骨肉,倾其所有、竭尽所能为其治病,演绎了一场不离不弃、暖人心扉的亲情故事。 师丰收夫妇婚后一直没有自...[详细]
时光辉,男,汉族,1970年1月生,安徽阜阳人,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经济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1991年7月同济大学毕业, 上海市市政二公司宝钢分公司施工员、助理工程师、质监科科长、副经理,市政二公司经理助理、副总经理, 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详细]
石泉,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194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随后入燕京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近现代史。1948年9月进入华北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到武汉大学历史系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湖北省楚国历史...[详细]
施尧臣(1514~1606)字庆甫,号华江,青阳杨田人。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1550)进士。初任萧山知县。时萧山尚无城垣,屡遭倭寇劫掠。尧臣甫就任,即全力筹措筑城,并加紧督修,数月后告竣。适逢倭寇再次窜扰,兵民据城抗击,敌竟一无所获。任内轻徭薄赋,奖励农桑。以政绩迁授吏部尚书郎,历知禹州、江西吉...[详细]
释义方(1914~1959)俗名崔思庆,原籍太平县甘棠镇,后迁居芜湖市。少时随祖父拜佛诵经,民国19年(1930)曾拜弘一为师,民国23年高中二年级时,离家至九华山云庆庵为僧。旋随天台地藏禅林住持彻园法师游法黄山,至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赐名义方。翌年,再往宁波观通寺中国佛学院-班研习,并求得经典...[详细]
施有根(1892~1967)青阳县杨田(今黄泥村)人。天资聪颖,会说爱唱。少时曾读私塾5年,20岁时由务农改业货郎担为生,于走乡串户卖货期间,结识一些戏曲界老艺人。22岁时,与乡人张东贵、徐正清等投师学唱黄梅戏,并登台卖艺,主演小花脸(丑角),兼演二花、女丑、老旦。扮演《白扇记》中赵大、《二龙山...[详细]
施玉清(1933~2005)原籍安徽枞阳县。1947年参加革命,曾任新四军某部勤务员、司号兵。1950年代初转业到中共青阳县委组织部工作。热衷于文艺创作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1958年调县文联任专职秘书,开始在报纸和《安徽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文革”后一直在县文化馆工作。1970年代,其创作的...[详细]
施玉藻(1887~1947)字文粲,号扪忏,青阳杨田人。前清光绪年间秀才,曾任乡宦陈嘉言家庭教师。民国初,历任福建仙游县视学、青阳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及青阳中学、安徽省立第七师范教师。抗日战争期间,避难天柱峰下,于天柱馆授徒,慕名前来求学者甚多。民国28年(1939),将家中700馀斤口粮散给天柱峰...[详细]
束怀德同志生平(1932-201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央政法委员会原委员、秘书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原委员、办公室主任束怀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5月28日16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束怀德同志1932年1月出生,安徽合肥人。195...[详细]
方旭(1851―1936)字鹤斋,安徽桐城人。清末为四川督学,民国后隐于成都。善书、工画,抗战前逝世,年八十余。著鹤斋诗存。《工余琐记、益州书画录》。光绪三十年(1904)任夔州府代理知府,三十一年离任。能诗、善书、工画,蜀中五老七贤之一。 方旭到任时,正是清廷废科举、兴学堂的时候。《广益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