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安庆市> 桐城人物

宋海珊

[公元1898年-1942年,革命烈士]

宋海珊为[公元1898年-1942年,革命烈士]

  宋海珊(1898—1942),桐城挂车河(今挂镇乡)人。革命烈士。
  宋海珊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入私塾,未及一年辍学。十一岁给药店老板和地主帮工,十三岁学补锅。他较早接受革命思想,曾以自己修补技术为红军修理 械,主张宋氏公产田不收租,以接济贫苦农民。“九·—八”事变后,宋海珊在家乡发起抗日救亡运动,成立撩枫乡人民自卫队,被推选为队长。民国28年(1939)春,担任桐城人民抗日自卫军分队长,配合新四军打击侵占青草塥的日军,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安置和救济无家可归的难民。地主豪绅诬告宋海珊为“匪首”,宋遂离开桐城加入新四军。后被派遣回家乡,担任中共桐城二区区委书记。
  民国28年底,国共两党关系破裂,桐城一片-。宋海珊被调到桐怀潜中心县委负责武装工作。民国29年初,宋海珊任桐西独立大队副队长兼政委。曾带领大队袭击国统区松陶、银峰两个乡公所,缴获了一批 枝弹药。后队伍转移到桐东水圩一带,成立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特务大队第二连。宋海珊担任副连长,他经常化装商人、小贩深入敌区为新四军游击队采购粮食、布匹。同年7月,宋海珊再次被派遣回乡,任桐西挂车河区委书记,负责创建游击队。时国民党桐城县常备队中队长张振中,遭到国民党排挤,宋海珊抓住时机,劝张反戈,促使其投身游击队。
  民国30年起,宋海珊先后任恫怀潜中心县委委员、桐西中心区委书记、桐南独立团三营教导员,并负责筹建桐南游击大队。民国31年6月23日,宋海珊在桐西枧山遭敌埋伏被捕,8月l7日在县城西门外被杀害。临刑前,宋海珊大义凛然,连声高呼:“共产党万岁!”遗体葬于挂镇乡联合村,碑文阴刻“宋海珊烈士墓”。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