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桂(1908-1957),又名跃粉、耀彩,字祥森,定潭人。家世业医,远祖张立仁(1550-1598)创劳力伤寒末药,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之功。根桂12岁随父学医,20岁时即名噪故里,认为舌征、脉象反映人体气血阴阳邪正,擅治伤寒、热病、时病,喜用经方0,并常以针炙、草药辅之...[详细]
张广建(1864-1938)字勋伯,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清末民初政治家,民国北京政府陆军上将。 清同治三年(1864)生。自幼读书,但屡试不第。 光绪年间,入淮军聂士成部为军佐,积功保举候补知县,分发山东。以善于奉迎,为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赏识,逐渐成为袁的心腹。累升至布政使。 宣统...[详细]
张光万(1918-1947),五河城关镇人。幼年丧父,伯父张旭周视其为亲生,爱护备至。7岁送私塾就读,14岁进五河县立高等小学,17岁考入凤阳省立第五中学。后因参加 被勒令退学。 民国26年,赴徐州在“国学讲习所”学习。翌年,日军侵占津浦路沿线城乡。光万毅然返回家乡,参加“五河县抗日后援会”...[详细]
张光友(1886-1958),高河镇粉铺村枫树潭人。瓦工出身。后结识京剧“大四喜”班首陈朗照,任该班内班主。民国14年(1925年),自己组班“全福堂”,唱黄梅戏,邀集桐城琚光华、怀宁丁老六、田德胜、田德安、查文艳及柯三毛、张小怪等名角,演出于怀宁、桐城、潜山、东流、至德、贵池、青阳诸县,声誉日...[详细]
张光祖(1501-1580),颍州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上虞县令。在虞县率众修白马湖筑海堤40里,消除地方水患。当地人为其立生祠以表纪念。后升御史,察核糟粮,颇尽职责,废除了以往官吏用“样米”肥私的恶弊。在巡按陕西时,严厉告诫所属官吏,一概抛开行贿受贿的恶习,并亲惩了一些-,有力地...[详细]
张桂平,男,汉族,祖籍安徽,1951年8月出生。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现任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苏宁环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江苏省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江苏省慈善总会荣誉会长、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江苏省红十字会兼职副会长,东南大学董事,南京师...[详细]
张国华(1926-1952),阜阳市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1月3日下午,他率一个战斗小组坚守597.9阵地。美军派10余架飞机对该阵地轮番轰炸后。投入2个连的兵力进攻。张国华与战友们沉着应战,把冲上来的美国兵一次次压下去。美军深夜偷摸上来,张国华与战友们早有戒备,等美国兵...[详细]
张国胜(1961-1985),龙门乡轮渡村人。国胜家居太平湖畔的茶林山村,从小打柴采茶,勤劳俭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建设山区。1980年1日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先是在炊事班,不久调整至班排当战士。国胜怀着当好子弟兵,为祖国争大的信念,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先后5次受到营、连嘉奖,...[详细]
张国泰(1910~1931),又名张为,广德县花鼓乡人。幼时就读于县立一小,毕业后考入浙江湖州吴兴公学,后转入安庆东南中学。 张国泰出生于地主家庭,但富有爱国热情,能追随时代进步,接受新思想。在湖州读书时,就参加和领导过学生反帝-。民国17年(1928)在安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详细]
张国祥(1912-1932),又名张梦凭,郎溪县涛城镇人。民国15年(1926)入广德安徽省立第十二中学读书,不久辍学回乡。17年入宣城省立第四中学。18年暑假期间经李允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年12月,参加了宣城庙埠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被捕,解至安庆陆军监狱。 在狱中,张国祥备受种种...[详细]
张国余(1925-1968),原籍定远县张桥乡人。幼年家贫。民国31年(1942)逃荒流落至铜闸塔子岗。少年给地主放牛。1950年被国营运漕酒厂吸收当工人。 张国余入厂后,工作兢兢业业,爱厂如家。家属生孩子,厂部离家只有一箭之地。车间主任叫他回去看看,他坚守岗位不肯因家事误公事。1954年冬...[详细]
张海(1918-1968),原名张才喜,双峰乡人,贫苦农民出身。1942年在官庄王湾加入杨其文游击队,1945年,受命回故里就地组织武装,开始仅3个队员,3条破 ,被国民党知情后,抓走他的未婚妻,烧掉他的茅屋。于是,他就以游击队为家,视队员为亲人,坚决与国民党 派作斗争。他领导的那支便于隐藏,便...[详细]
张海观(1881-1950),字鹤云,号秋谷,安徽省太和县关集人。民国书法家。 清光绪七年(1881)生。幼习四书五经,全县童试第一。 光绪十八年(1892),12岁,执笔研墨学书,始临碑,习《黄甫碑》。 光绪三十一年(1905)9月,清廷废除科举,遂入安徽优级师范学堂读书,部试优等...[详细]
张海生(1902-1951),字抱平,泗县大庄区张楼人,大学毕业,有地5万多亩。抗战前,家中常年有200多支 ,名为地方自卫团,实则借此残酷压榨人民,为泗县有名的恶霸地主。 民国27年(1938),日本侵略军侵占泗县,张充任泗县日伪军一支队司令兼自卫团团长,并保举其爪牙张耀生为区长。张海生亲...[详细]
张翰飞(1884-1939),名鹏翎,号黄山居士,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近代著名画家。 清光绪十年(1884)生,出身书香门第。父张训臣为前清举人。张翰飞自幼聪颖,酷爱书画。 光绪三十三年(1907),偕同姐夫吴承仕(近现代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进京参加举贡会考,中榜后在清廷任职...[详细]
张何丹,原籍四川,西汉末年,曾在朝廷担任中散大夫(谏官),因秉性忠直,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多次上 书弹劾王莽,后来遭到王莽的报复,被贬为松兹县令。时值新朝建国二年(公元10年),汉室诸侯王已废为民,松兹侯国便降为县,县城仍设在今宿松城北五十里的“仙田铺”。 张何丹至松兹后,爱民如子,十分重视农...[详细]
张洪(1915-1981)和县张家集乡人,父亲早丧,14岁离家,打短工,当旁听生,靠奋发自学当上小学教员和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他阅读革命书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6年(1937)9月,在太原参加一O四师游击干部训练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文水县三区区长。次年任营教导员...[详细]
张洪元(1905-1984),字济众,戴桥乡张屯人。16岁弃学随父张贵馨专习祖传喉科。 洪元随父习医,在耳濡目染,遍览医书的同时,注重收集民间土单验方,结合诊断,视听病情疗效,不断充实祖传喉科验方。1953年,洪元参加戴桥联合诊所,由于医术娴熟,加之自己炮制单、散、丸、剂,大大方便了群众,享...[详细]
张厚民(1908-1949),嘉山县明光镇人(原属明东乡张郢村,今属明光镇),中共党员,1939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在渡江战役中牺牲。 厚民自青少年时即博学多识,1939年10月在接到新四军五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汪道涵信同志函后,他怀着为民族解放事业抗日救亡的宏图和决心,立即奔赴嘉山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