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挺锋(1904~1961)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又名庭烽,号耀台,宝芳乡下水村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历任国民党军第九师见习官、排长、连长、少校营长。1930年人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国民党八十三师四九八团任少校营长、中校团附、上校团长。1935年后到别动总队工作,任上校参谋组...[详细]
郑有华(1923~1992) 泰国著名企业家。祖籍铺前镇坡上村,出生于海口。幼年随父赴泰国,早年就读于泰京易三仓学校,继而赴美留学。学成后返泰,协助父亲郑心平经营中央贸易行。1947年在父亲支持下,独闯商海,经营书报杂志、进口成衣等业务。1957年参与创设中央洋行第一家分店,随即将中央贸易行改...[详细]
钟衍林(1898~1956) 教育家。字竹贤,铺前镇隆丰圩山头村人。出生于海口市。青少年时就读于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五四”运动时,被选为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会长。1921年肆业于北京大学预科。回琼后在母校省立第六师范任教。1923年秋,钟衍林、冯官尧等十三人成立...[详细]
周 逸(1902~1927) 原名周德一,又名周庆昌。潭牛镇文郎君村人。幼年时,在家乡附近的广智学校读书。聪敏过人,每次考试,各科成绩都获得第一名。 1919年,周逸以全优成绩考进府城琼崖公学。进校不久,恰逢发生美国教徒0府城匹瑾女中学生事件。他义愤填膺,立即组织学生到美国教会...[详细]
周雨亭(1872~1933) 香港著名企业家。名缵霖,号雨亭,抱罗镇昌锦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幼年随父母侨居越南,10多岁时又随父母迁居香港。十几岁时就长得高大魁梧,相貌堂堂。父亲周昆章甚为重视子女教育,先是送子就读于拔萃书院,继而又支持其去新加坡求学。周雨亭天资...[详细]
祝 嘉(1899~1995) 著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教授。字乙秋,曾用名祝朝会,清澜镇溪田村人。早年于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毕业后,历任小学、中学教员,社会教学学院图书馆博物馆系副教授。主讲《字学史》、《金石学》、《文字学》、《中国目录学》、《博物馆学》等课程。后在中学任教。196...[详细]
祝菊芬(1911~1991) 1911年出生于清澜镇云路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文昌县清澜乡平民夜校教员、清澜党支部书记。1928年6月往香港找中共广东省委,后经省委介绍,由中共南洋临委(在新加坡)分配工作。历任新加坡小坡区团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大坡...[详细]
蔡烈(1479-1558),字文继,龙溪人(今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蔡坂后吉社人),少时为庠生,从师晋江蔡清,后又受学于莆田陈茂烈。 明嘉靖年隐居鹤鸣山(漳州云洞岩)白云洞讲学,时四方名士访道问业接踵而至。学者称他为“鹤峰先生”。所著有《孝经定本》、《大学格物致知传》、《道南录》、《朱子晚年定论...[详细]
常勇同志生平(1915-2012)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创业者之一,国防科技战线的优秀领导者,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顾问常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12日15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常...[详细]
陈仪,丰子翔,号一吾,直隶文安(分属河北)人。其书房自名“兰雪斋”,故有“兰雪先生”之称。 他精于古文,学识渊博,浚治水患,经世济民,是清代著名学者、治水专家。他与稍晚的纪昀(字晓岚)并称京南二才子,时人称之为“济世奇才”。其事迹广传民间,至今为人所称颂。 他家祖居大清河畔的西码头村,祖...[详细]
丛贵珠同志生平(1924-201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浙江省财政厅原厅长、党组书记丛贵珠同志(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22日14时50分在杭州逝世,享年87岁。 丛贵珠同志,男,1924年2月生,山东省文登县人,194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详细]
金燧(1916~1945)革命烈士。字克伦,四川兴文县人。幼时,就读古宋县中,好习武,有一手好枪法。父系本乡团正,家境富裕。但其姐、侄均为地下党员,金亦颇受影响。1934年,金要求参加刘复初领导的红军南六(县)游击队,刘要他献出家中0,金趁夜将家丁灌醉,并偷出其父手枪,里应外合,使游击队取胜,开...[详细]
林江(1918—1942)胶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部教导主任 原名丛祺滋,1918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宋村镇下徐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是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胶东区东海参议长。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青少年时期的林江,便萌发了进步思想。 1931年,林江毕业于文登...[详细]
刘北海(1897—1938)又名文超,生于1899年,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英代村人。国民党陆军第五十八军新编十师二旅四团上校团长。 1938年初夏,刘北海赶到昆明后,被任命为陆军五十八军新编十师二旅四团上校团长。出征前,刘北海对部 队进行了紧张的整训,几乎每天都到教练场指挥练兵,亲自为战士...[详细]
刘中华(1917.1——2018.1),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国共产党党员,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区文登营镇西字城村,曾任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第六舰队司令员。 1917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市文登营镇西字城村。 1932年,10月在县立第四小学读书时受...[详细]
李熙文(1843-1876),字叔豹,文山县开花镇人。清同治甲戌补选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熙文少年随父旅迹近大半中国,历经-艰辛,体察民间疾苦,陶冶成当时较著名的青年诗人。生前所写诗文较多,今尚存《古莲斋诗草》和《经吹堂新稿》,编成《李叔豹诗集》,计134首,收入《云南丛书诗集》之六十六。开...[详细]
隋石卿(1889~1938)文登人。少时去烟台谋生,随德国传教士学习,后来青在德商顺和洋行任翻译兼买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岛徳侨撤退后,接掌顺和洋行资产,设立华信木厂。1920年开设华昌铁工厂。1925年任山东银行青岛分行经理。1922年出任青岛总商会会长,并连任三届。1922年中...[详细]
索三道(1923-1967),原名仁义,原籍河北省磁县。索三道曾任文山县第一区区长、区委书记,中共文山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中共文山州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等职。他一生俭朴、不求名利、廉洁奉公、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疾苦,深受人民群众拥戴。索三道将他的大半生贡献给了文山县各族人民,为文山县的民主革命、社...[详细]
王建烈(1928-1993),文山县开化镇人。自幼酷爱绘画。少年求学时曾临摹关山月、李可染等名画家原作,1952年考入东北鲁迅美术学院深造,后分配到湖南工作。曾任湖南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建筑装饰协会常务理事、中共湖南省广告美术公司总支委员,任政协长沙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王绍烈主要作品有:针绣挂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