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生同志生平(1927-200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优秀领导干部、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离休干部王玉生同志,因病于2002年10月18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76岁。 王玉生同志系辽宁省开源县人,1927年7月出生,1946年3月...[详细]
王振乾,(1914—2005),曾用名王维平,张宏。辽宁省沈阳市人。1914年出生于小康之家。 1920年入本村小学,因成绩优异,酷爱读书,继入沈城文华中学,1929年被送到北平文汇中学读高中。王振乾受过著名翻译家曹靖华的教诲,文学功底扎实,常以诗言志咏叹唱和,以肖尔为笔名。 “九.一八...[详细]
王治本(1836—1908)字维能,号桼园,清慈溪黄山村(今属浙江宁波江北慈城镇)人,精通诗文,尤擅骈文。并工书善画,具有出色的文艺素养。清光绪三年(1877)夏赴日,结识日本贵族大河内辉声,双方的笔谈结集为《桼园笔话》17卷。曾向大河内辉声推荐《红楼梦》,《红楼梦》因此在日本引起轰动,从而产生...[详细]
王志成(1891—1941)湖西专署贸易局局长 微山县昭阳乡东楼村人。 1934年参加革命, 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沛县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发动渔湖民群众进行反封湖、反挖河等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买枪拉起一二百人的队伍,自任队长。 1940年7月,任中共沛滕边县委军事部...[详细]
万连卿(1919—2002)男,塘湖镇望湖村人。淞沪抗战爆发后,他随后保安大队赴上海参战。在留守“四行仓库”时,他和一部分官兵在二楼固守。他们用粮袋筑成掩体,用轻重武器向日军射击。经过四天四夜的激战,“八百壮士”完成了阻击任务,奉命退入公共租界。在孤军营里,万连卿与同乡黎时德成了谢晋元的勤务员。...[详细]
万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详细]
魏协安(1896-1934),湖北省崇阳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江西省军区赣南独立师师长。 1926年,魏协安参加农会保卫团。 1927年5月,魏协安被编入崇阳农民自卫军。不久,随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第1师师部特务连,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上了井冈山,任排长、连长。 ...[详细]
魏谢妹(1917-1969),又名魏承元,福建省周宁县咸村镇(时属宁德县)茶广村人,1917年1月生于贫苦农民家里。与双胞胎弟弟,魏承亨十三岁就开始接触革命同志,于1936年,由张华山,罗富弟,戴炳辉,郑一成,等四位红军领导介绍入党,同年在咸村曾与阮朝兴用砍柴刀砍伤敌人哨兵,夺取两条 ,上山打游...[详细]
魏毅寅(1962.9.18-),男,汉族,辽宁省台安县人。 制导控制专家。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自动控制专业,1989年获航天部三院三部飞行器导航与控制系统硕士学位,2010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工业...[详细]
温茂萱,女,民国9年出生于蓬溪县常乐镇。1928~1939年在家乡小学和蓬溪初级中学读书,后考入遂宁省立第三师范,1944年毕业后在蓬溪县城及常乐小学任教。其后又考入川北大学农业系,1951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她一生从事育种工作研究,成就显著。最突出的是在抗棉...[详细]
文学海,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蓬溪县黄泥乡人。抗日战争开始,他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开展抗日活动,1937年底,由杨继先、文倍真介绍加入共产党。次年1月,去南充县南城小学教书。1939年,南充中心县委派他到南充金凤小学任校长,兼任南区区委书记。他到校就聘用一批党员教师。进一步掀起抗日救亡运...[详细]
温雪堂,1898年出生于江西省宁都城北马房背一小商贩家庭。父亲温昌盛性格刚强,爱打包不平,操持小贩之业却与官宦权贵格格不入。一家六口常常入不敷出。温雪堂6岁时,父亲将其过继给伯父温昌贵。 温昌贵是宁都远近闻名的地主兼资本家。他除了借用收租剥削外,还办了一个拥有近百名雇佣工人的织布厂。温雪堂过...[详细]
吴光南,周巷镇人,1924年7月31日出生于南京,父亲是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他的整个童年都随着父亲工作的频繁变动而举家飘零。抗日的烽火激励他立志奋发图强。1943年,他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入浙江大学农艺系。1947年毕业后,在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杂粮特作系任职。 吴光南早年从事大豆的育种工作。经...[详细]
吴国珍(1902—1933),号孝煌,庚陂畈王家坊人。少丧父,家有薄产,上过私塾。性豪放,喜射猎,对乡里豪强,深恶痛绝。1926年八月,国民革命军攻克通城,国珍投奔叶挺独立团。不久,因攻打汀泗桥立功而升任排长,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吴国珍随部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1929...[详细]
武汉卿(1890-1939),字中原,奉天新民(今辽宁新民)人。东北陆军讲武堂一期骑兵科毕业,曾任东北军陆军骑兵六旅旅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原东北军张作霖部下将领纷纷逃进关里。武汉卿带着女儿来到天津,女儿不仅会骑马,还能双手打抢,而且面貌娇好。武汉卿自进入天津,抗日0心切,经人介绍认识...[详细]
吴江平出生于一个教授家庭,祖父吴耕民教授是著名的园艺学家,父亲吴光南教授是著名的作物生理学家。 1950年9月,吴江平出生于杭州,10岁才回到在南京工作的父母身边。高中毕业后,吴江平响应号召到江苏省北部的宝应县插队落户,一干就是5年。他在农村艰苦的环境里经受了锻炼和考验。1973年,吴江平回...[详细]
吴平,字堪白,桥头镇潭河沿村人,1920年出生。父吴克刚是李叔同的学生,工诗文书画,尤精于山水。 吴平早年拜邓散木为师,学习书画及篆刻。1949年去台湾,从雁高轩高氏游,专攻花鸟画创作。曾参加台北“七修画会”、“海峤印集”、“六六画会”。1953年、1988年分别在中山堂及“国立历史博物馆”...[详细]
吴谦,字庭山,1903年9月生于湖南省常宁县吴家湾。多少年来,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舂陵水,从保山,最苦吴家湾。”他的家乡就是这样一个穷得出了名的山村。幼时的吴谦,便亲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他的父亲吴鸿宽是个草药郎中,家境虽苦,但一心巴望儿子有出息,勒紧裤腰带,供儿子读书。吴谦先入本村私塾...[详细]
乌庆霖,号霁霞,蒙古族,1903年出生于辽宁省建平县海棠南菜园子村(时属热河省)。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一家几代人都没进过学堂,到乌庆霖这一辈,父母破例叫他念了二年书。由于他勤奋好学,两年里竟学了五年的课程。父母见他学业良好,便节衣缩食供他继续求学。十年寒窗,乌庆霖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