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俊彪 兰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 孔俊彪同志是福建省宁化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宣传员、干事、俱乐部主任、科长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分区政治部副...[详细]
孔力 (1919- ),女。曾用名孔祥云、李竹君。辽宁省兴城县人。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包头西硕公中垦区小学校教导主任、延安抗大学员、中共绥远省委秘书、绥远省国民兵政训处和晋察冀边区工作人员。1939年9月起,曾两次在哈尔滨从事秘密情报工作。其间,曾供职于晋察冀边区社会部。1...[详细]
孔庆玺 (1857-1937),山东省曲阜县人。早年在山东做官时,曾参加黄河治理工程。当时治黄工程发生了一起-案,他怕受牵连,1904年携带全家弃官出走,奔东北而来,先在锦州停留,后来到哈尔滨,住道外傅宝山开的旅店里,后在傅宝山的帮助下,在傅家甸开设了大成堂药铺,以行医卖药为生,时值俄国在...[详细]
孔仕安,又名书安,福建省建宁县溪口乡杨林村巧洋人。1931年6月参加革命,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冬在保卫澎湃县战斗中牺牲。 孔仕安出生于贫苦农家,7岁丧母,10岁上私塾。1920年因父亲重病卧床,停学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协助兄长筹款医治父病。父亲病愈后,孔仕安到渠村街学做裁缝...[详细]
赖德明,又名金和,宁化县湖村镇城门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出生。童年就离家到泉上巷岭上当小长工。 民国20年(1931年),德明加入城门村赤卫队,同年10月参加工农红军。民国2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身经三、四、五次反“围剿”。次年10月,随主力红军长征。后调入新四军,经历抗日...[详细]
赖塔(?-1684) 清朝将领。那穆都鲁氏。满州正白旗人。皇太极时因功任前锋侍卫。1644年授巴牙喇甲喇章京。从多铎转战河南、陕西。次年移师江南,克扬州,占江宁(南京),俘明福王于芜湖。1646年从博洛入闽,俘明唐王于汀州,1649年随济尔哈朗进衡州,取全州。1663年以前锋统领,败李来亨...[详细]
赖则才(1886~?年),号会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生于福鼎桐山。 则才幼年家贫失学,师从福鼎民间艺人制作金银首饰。他力研《芥子园画册》,摹仿其中人物、花鸟的形态作为饰物蓝图,力求使饰物形神毕肖。中年以后,则才匠心独运,另辟蹊径,用纯银锻制各式各样的立体人物像。所制的关羽夜读《春秋》...[详细]
蓝阿嫩(1920~1948年),福建柘洋(今柘荣县)人。畲族。民国9年(1920)3月出生于富溪草籽坪村一个贫苦农家。从小以放牛为生。民国22年9月,他才13岁,受革命思想影响离家投奔红军,在闽东红军十六连当小号兵。民国23年3月,红十六连在连长赖金彪率领下攻打霞浦县大坪冈附近的反动大刀会。大刀...[详细]
蓝成友(1922~1948年)别名刘志德,宁德三都镇港口村上半山人。 成友自幼聪慧,处事果断,深得其父疼爱。9岁随父劳动,未成年即因生活所迫,替三都澳地主看管李园,晒制李干。为逃避国民党政府派丁,他常流宿山野。民国29年(1940年)5月,被三都联保处抓去当壮丁。次年,成友在安徽地区毅然逃离...[详细]
蓝银妹,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生,福安坂中洋坪村人,自幼为邻村白岩下钟灿松童养媳,是江苏吴医(俗称“南京婆”)传人。她以青草药治疗妇科,尤擅长治疗不育症。她在原秘方基础上,融以自己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分别炮制出一、二、三号新药剂治疗不育症。对后天性不育症治愈率达70%以上。慕名求医问...[详细]
雷鋐,字贯一,号翠庭,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生于宁化城关。17岁补县学生,肄业鳌峰书院,深受教师蔡世远的器重。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雍正十一年中进士。朝考第一。朱轼认为雷鋐“践履笃实,才识明通”,推荐为庶吉士。馆师方苞赞许雷鋐能成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编修。...[详细]
雷阿尾,东源郑家仔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民国23年(1934)3月参加革命,任桃坑里村苏维埃政府粮食委员,经常在桃坑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民国24年1月,在执行任务时,被杨家溪 派杨某某带兵捕获,押解到岚中村。他遭受严刑拷打,但坚贞不屈,守口如瓶,没有暴露革命秘密。...[详细]
雷凑使(1901~1965年),女,畲族,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凤都乡冈头仔村的畲农家庭。因家贫,周岁即送与当地半山村肖茂昌为童养媳。民国33年(1944年)夫殁,她租佃几亩田以赡老养幼。民国35年,左丰美率游击队从闽中转移到闽东北地区,在南(平)古(田)(建)瓯边沿山区开展游击斗争。...[详细]
雷焕猷,字子嘉,号退庵,清同治九年(1870年)生于宁化城关。幼孤而家贫,刻苦读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曾主讲禾口道南书院。后赴京应试,中选,分发广西后补知县。未几,辛亥革命爆发,由京返闽。时福建已成立都督府,而宁化尚未易帜,他请派省防军一小队随同回宁,升起五色国旗,号召县人剪辫放足...[详细]
雷进济,楮坪乡茶湾村人,畲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出生于贫苦农家。他自幼务农,为人忠厚。姐姐雷金珠嫁给福安人邱金水为妻。邱金水和雷金珠先后参加革命。雷进济常往姐夫家,深受革命思想影响。 民国23年(1934)8月,邱金水和雷金珠以探亲为名,来到茶湾村开展革命活动,雷进济参加革命,担...[详细]
雷鸣,原名雷必发,参加红军后改今名,民国3年(1914年)11月出生在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曹家屋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早死,为生活所迫,母亲招赘江西省宁都人氏兴作老为夫。后由兴作老领着他母子二人迁回宁都居住。雷鸣17岁参加红军。开始分配在红军一方面军一兵团一纵队部当公务员。民国22年2月调红军一方面军...[详细]
雷寿彭,字肖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九月生于宁化城关。自幼聪颖好学,考中清末最后一科秀才。光绪三十二年在日本经纬中学毕业,升入日本明治大学专门部商科。毕业回国后,清政府授他为商科举人。 民国2年(1913年)当选为省参议会参议员。民国9年8月~15年9月,选任省参议会副议长。民国18年...[详细]
雷贤钟(1903~1984年),畲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大桥镇梅坪村。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困。 民国12年(1923年),贤钟因生活所迫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为当地业主种植橡胶。民国15年后,他倾尽私囊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为其所有的120英亩橡胶园和规模较大的伐木场。 1949...[详细]
雷再浩(?-1847) 瑶族农民起义军首领。湖南新宁人。瑶族。贫苦农民出身。曾与汉人李世德等参加反清秘密结社青莲教,组成棒棒会。在湘桂边界开展反对汉族地主、官吏剥削和压迫的斗争,汉、瑶农民纷纷加入。1847年10月,在新宁黄背峒聚众起义,后率义军到广西全州与李世德的起义军会合,占领全州咸永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