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古田人物

雷贤钟

[公元1903年-1984年]

雷贤钟为[公元1903年-1984年]

  雷贤钟(1903~1984年),畲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大桥镇梅坪村。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困。
  民国12年(1923年),贤钟因生活所迫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为当地业主种植橡胶。民国15年后,他倾尽私囊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为其所有的120英亩橡胶园和规模较大的伐木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贤钟欢欣鼓舞,眷恋祖国。当时,帝国主义对刚解放的中国大陆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他极为气愤。他获悉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华侨回国参加建设的消息,同时收到从泰国回到海南岛的陈而滚来信,得悉海南可种植橡胶。于是,他毅然谢绝亲友挽留,于1953年春带领18名橡胶工人回国,决心为发展我国的橡胶事业作出贡献。
  贤钟回国后,立即到海南的琼海、万宁、陵水、崖县、保亭诸县,考察当地的气候、土质及橡胶品种。他发现海南岛原有的橡胶是低劣的实生树,胶水产量很低,遂锐意从马来亚引进橡胶良种,并选中保亭县南山乡作为种植基地,着手组织华侨华福垦殖公司,开始垦荒栽种橡胶。
  1954年1月,贤钟返回马来西亚。他先是对当地橡胶良种作深入调查,而后将特优品种移植到自己的橡园中。经过近2年精心培植,于1955年11月把16种橡胶良种共200株胶苗以及一些PB83号芽条,用药物处理后装入木箱,设法运上英国“海后”号客轮,经过太平洋上六昼夜的航行后安抵海南海口市,所运回的胶苗及芽条经培植和芽接后全部成活。
  贤钟带回橡胶良种并培植成功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央-和全国侨联领导极为重视。全国侨联主席陈嘉庚特地从北京赶到海口会见他。1956年春,周恩来总理电邀他到北京,并予接见,称赞他所带橡胶良种比金子还贵重。是年,贤钟出席全国第一届侨代会,当选为侨联委员。侨代会结束后,周恩来总理意欲在广州安排房子让他定居,他敬谢后带领几十名侨工到南山乡安家落户。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他们不惧毒蛇野兽袭扰,挥锄开荒、洒汗种植。二年后终于垦出1000多亩植胶园,并建立橡胶苗圃。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海南岛,在西联农场接见贤钟时指示说:“要多繁殖优良种苗,加快发展我国橡胶事业”。贤钟遵照总理指示,同科技人员和工人一起刻苦攻关,对橡胶良种进行精心移植、杂交组合和无性繁殖,终于培育出胶量多、生长期短的86号和600号良种,从而结束了我国植胶落后低产历史。同时,为加速橡胶生产步伐,他还竭尽全力组织人员,把良种橡胶推广到广东、广西、云南、湖南、福建等省。
  “文革”期间,贤钟被撤职,下放种菜,但他牢记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坚决走发展我国橡胶事业之路。1978年初,南田农场(侨福公司后并入该场)党委为其彻底平反,恢复其南田农场爱国作业区副主任职务。是年,再次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侨联委员。不久,国务院又授予他“开荒植胶热爱祖国”锦旗。自此,他更加意气奋发,足迹踏遍胶林,为新胶工亲授橡胶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及割胶等技术。
  1984年11月5日贤钟病逝,终年81岁。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