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玉 [元]

  • 郭宝玉(生卒年不详),字玉臣,华州郑县(故治即今陕西华县)人,唐代名将郭子仪后代。通天文、兵法,善骑射。金朝末年,他被封为“汾阳郡公”兼猛安【注:猛安:金初期女真族军队组织名称,辖3000户。金军南下中原时,有些猛安迁移于河北、山东一带,授田定居,相当于地方组织。】,领兵驻扎于定州(今河北定...[详细]

郭德海 [元][?-1234年]

  • 郭德海(?~1234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宝玉子。金朝末年,他任谋克【注:谋克:金初女真族军队组织名称,辖300户。金兵南侵,谋克随之南迁河北、山东一带,授田定居,相当于地方组织。】驻兵山东。1211年其父投降于蒙古军,他随即脱离金朝,隐入太行山中。1213年,蒙古太师木华黎领兵南...[详细]

郭敬之 [唐][公元667年-744年]

  • 郭敬之(667—744)字敬之,祖籍山西太原,后居华州郑县,唐朝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王郭子仪的父亲。他开始为唐涪州(治今四川涪陵县)录事参军,此后一直迁转各地,郭敬之曾先后任吉(治今江西吉安市)、(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寿(今安徽寿县)、绥(治今陕西绥德县)、宪(治今山西娄烦县)五州刺史。郭...[详细]

郭蕴生 [公元1868年-1930年]

  • 郭蕴生(1868~1930)名毓璋,字蕴生、紫岩。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清光绪六年(1880)应童子试中秀才,乡里视为“神童”。十年(1884)开始在乡教书并被补为廪生。十七年(1891)后在西安关中书院、泾阳味经书院就读,二十年(1894)在西安考举人,中亚元。翌年主讲少华书院,后至西...[详细]

郭仲文 [唐]

  • 郭仲文,郭钊子,字翊周,华州郑县人。大和末为殿中少监。开成初,诏仲文袭父太原郡公,制上,给事中封敕奏曰:“伏准制书,赠司徒郭钊嫡男仲文袭封太原郡公者,臣近访知郭钊妻沈氏,公主之女,代宗皇帝外孙,有男仲辞,已选尚主。仲文不合假冒,自称嫡子。若仲文承嫡,即沈氏须黜居别室,仲辞不合配尚贵主。伏以郭仲文...[详细]

韩丕 [宋][?-1009年]

  • 韩丕(?~1009年),字太简,北宋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的父亲韩杲在后晋时曾任曲主簿,在同契丹作战中殉国。韩丕自幼孤贫,但很有抱负,爱读书,精通《周易》和《礼记》。成年以后,开始练习写文章。宋太祖开宝年间,郑牧知文州(治今甘肃),他与之同行,薄游两川。后来郑牧又知成都(今四川成都),以他...[详细]

郝柏杰

  • 郝柏杰,9月9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2003年出演中国近代史剧《走向共和》而出道;2009年,参演古装神话爱情剧《牛郎织女》;2010年,主演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主题影片《历程》,此片被中国国家馆永久收藏;2011年,参演军事历史剧《中国远征军》...[详细]

洪逮吉 [公元1917年-1985年]

  • 洪逮吉(1917—1985),字学男,金华洋埠乡青阳洪村人。父承鲁,字肖愚,清末举人,曾协助金华张恭等创办《萃新报》,共同创立八婺开通学社;辛亥革命后,历任兰溪县民政长,兰溪、海宁等县知事,汤溪县议会议长。逮吉194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先后在同济、暨南、英士、之江等大学任教。19...[详细]

胡琏 [公元1907年-1977年,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 胡琏,汉族,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详细]

黄雨定 [公元1912年-1951年]

  • 黄雨定(1912~1951),字以沛,安溪县龙涓乡半林村人。 黄雨定少时不好读书,不务正业,13岁时就投靠郭宗匪帮。后因郭宗内讧改投长泰叶杨瑜门下当勤务兵。因凶狠被叶看中,不久被晋升为班长。 民国22年,原盘踞在华安的詹方珍离华安到漳受编并被杀于角尾。叶杨瑜派黄雨定、萧石珠等乘虚入驻仙都...[详细]

黄宗继 [明][公元1479年-1564年]

  • 黄宗继(1479~1564),号金溪,世居华安良村,母孕他仅三月,父即逝,孝顺著于世。他继父业,勤奋自励,置田园、广植树、养畜牧,家业富甲一方。然他从未美衣甘食,素以好善乐施名扬邻里。明嘉靖二十四年、二十五年(1545、1546)大饥荒,豁免佃户租谷千余石;三十九年又大饥,黄宗继开仓施赈四百余石...[详细]

阙火土 [公元1953年-1979年]

  • 阙火土(1953~1979),华安县高安镇三洋村人。入伍前当大队武装基干民兵和团支部副书记。1974年入伍,分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3746部队41分队当战士,先后当过炊事员、副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发布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命令,阙火土5次找排长,2次找指导员,表示自己要...[详细]

蒋偕 [宋][?-1052年]

  • 蒋偕(?~1052年),字齐贤,北宋将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家庭贫苦,幼年时就有志向。考中进士后,补为韶州(治今广东韶关)司理参军,以秘书省著作佐郎为大理寺详断官。密州(治今山东诸城)富豪王澥指使家奴杀害民户一家四人,蒋偕即判王澥及其家奴死刑。宰相陈尧佐欲宽大王澥,蒋偕不从相意,仍坚...[详细]

吉国桢 [公元1899年-1932年]

  • 吉国桢(1899~1932)又名凤洲,字干卿,化名纪浩如、周国荣。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1920年春考入华县咸林中学,在进步教师魏野畴、王复生、王懋廷的影响下,接受新思想,会同潘自力、苏士杰等同学发起组织学生自治会,开展读书、讲演、体育、编演新剧等活动。 1924年夏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详细]

李大超 [公元1900年-1984年]

  • 李大超(1900~1984) 李大超,广东五华人。少年时毕业于梅县省立第五中学,18岁考入北京大学。民国11年(1922)开始从事当地国民党的秘密宣传工作。民国13年被选为区党部委员。民国15年南返,历任汕头东路总指挥部第一军政治工作、闽军第十七军第二师-表、独立第二旅-表、新编第一军顾问、...[详细]

李汉森 [公元1900年-1961年]

  • 李汉森(1900~1961),又名李嘉林,华安县华丰镇人。生于漳平县官田乡桂东洋村,因家境贫寒,3岁时就被卖到华安县华丰镇灰埕内李岸为子。中学在福建省立第九中学就读,以后又获北平法政大学毕业证书。 民国12年,李汉森随堂兄李玉如到漳平县政府任庶务,后又到连城县任警长。李玉如被红军处决后,他回...[详细]

李荐 [宋][公元1059年-1109年]

  • 李荐(1059~1109年),字方叔,北宋文学家。华州(治今陕西华县)人。六岁丧父后,勤奋苦学,几年后便以其学识闻名当地。元丰(1078~1085)中,他去黄州(今湖北黄冈)向文学家苏轼求教,甚得赞赏。苏轼称其文章“笔墨澜翻”。行文“有飞沙走石之势”。李荐遂受于苏轼门下,成为“苏门六君子”之...[详细]

厉娜

  • 厉娜,1983年2月23日生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2005年,担任吴克群演唱歌曲《泛泛之辈》的MV女主角,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6年,参加湖南卫视选秀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的比赛,获得长沙唱区冠军 、全国总决赛第五名 ;同年,推出首...[详细]

林开春 [公元1934年-1959年]

  • 林开春(1934~1959),华安县丰山镇龙径村人。出生于贫寒的农家。童年不曾入学读书,常和穷孩子在九龙江边看牛。 1955年3月报名参军,当炊事员,对工作热情肯干,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1956年加入共青团,被评为模范炊事员,荣立三等功。 1958年复员回乡,被选送到县民警队当警士。...[详细]

林文图 [公元1888年-1960年]

  • 林文图(1888~1960),祖籍今华安县仙都镇招山村。民国5年前往印尼雅加达经商,1957年回漳州华侨新村定居,1960年7月20日于漳州病故。 林文图生前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 1958年,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林文图捐赠人民币7万元,并亲自回仙都选定校址,创建南海中学。校舍于同年2月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