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华县人物

郭蕴生

[公元1868年-1930年]

郭蕴生为[公元1868年-1930年]

   郭蕴生(1868~1930)名毓璋,字蕴生、紫岩。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清光绪六年(1880)应童子试中秀才,乡里视为“神童”。十年(1884)开始在乡教书并被补为廪生。十七年(1891)后在西安关中书院、泾阳味经书院就读,二十年(1894)在西安考举人,中亚元。翌年主讲少华书院,后至西安,在帝君庙设馆教书。二十五年(1899),经同乡推荐到署理陕西巡抚端方家教书。二十九年(1903)关中大旱,西安组成筹赈局,郭被邀为委员,主张开仓,在四关设粥场,挽救了不少饥民。在此期间,著《大王避狄论》,对慈禧不抵抗外侮深表不满。
  同年赴开封会试,中贡士,被分发浙江。路经湖北,为总督端方挽留,不久任学务处文案收支。端方调离,张之洞继任,仍对郭器重有加。在学务处,他按章办事,不讲情面,为上司高凌霖嫉恨,诬告其“业务生疏,不能胜任”。张之洞派人调查,知其蒙冤,遂改委汉阳炮兵工厂收支委员,兼管库司。三十二年(1906)被张之洞召见,赞誉他“不染习俗,操守可信”。未几,出任鄂城知县。该县良子湖湖水涨落不定,豪绅种地不纳粮,农民失掉土地却要纳粮。因此,湖滨多盗,前任颇感棘手。郭对土地进行丈量,有地纳粮,无地免征,受到当地农民称赞。他在任期间,了结历年积案,用税款大力兴学,社会安谧,调离时,民众赠万人伞,夹道欢送。
  嗣任孝感知县。下车伊始,一家颇有名望的叔侄为争财产闹到县衙,郭给他俩讲伯夷叔齐让国的故事,耐心予以开导,后叔侄抱头痛哭,愿了结讼案,绅民闻之,莫不折服。他对全县学府财款进行清理,提倡廉洁奉公,不徇私情,受到民众拥护。
  宣统元年(1909)调任蕲州(今蕲春)知州,整顿差役,废除陋规,发动有识之士为民兴利除弊,政绩颇著。
  1911年底到武昌。时湖北军政府成立不久,黎元洪有意留之,郭婉言谢绝。此后,他目睹袁世凯所做所为,写了《褚渊王俭论》,称:“人心果不死,公论自存,为人臣者,何可贪瞬息宠荣,甘受千秋唾骂哉!”
  1912年,郭回陕任都督署顾问,协助都督张凤翙稳定局势。不久,被推举为陕西农务总会会长。当局拟荐其担任省财政司司长,他因不愿接受袁世凯签署的委任状,拒绝任职,遂到西北大学预科任教。后被商界公推为陕西商务总会会长,每月只领车马费,仍尽力为商民谋利。一次,当局曾拟给食盐加价,他认为盐是民众生活必需品,不能任意加价,便据理力争,着其收回成命。
  1916年7月,李根源来陕任省长,请郭出任财政厅厅长。他坚持初衷,未予接受。1919年,以商界代表出任国会议员。国会会议期间,曾提议免去西北五省钱粮附加。还协助同乡杨松轩为华县私立咸林中学筹集资金,并为捐册写了《序言》。
  1921年,冯玉祥督陕,请郭讲《易经》《左传》。冯玉祥离陕时,把一部分善后余款交给郭。他用这笔款办起了通惠商业实践小学。1923年任陕西省通志馆编纂,分纂通志田赋、差徭、厘税、经籍诸门,殚精搜讨,至为详尽。1924年兼任陕西省储材馆副馆长。翌年2月以商会代表身份,赴京参加善后会议;3月在北京中山公园参加吊唁孙中山仪式。10月回陕,因陕督吴新田撤销储材馆,郭专心从事陕西通志编纂工作。
  1926年西安围城期间,郭再度出任省商会会长。在守城进入第五个月时,食粮渐缺,军食大成问题。他建议由商会出面向城内大粮店、殷实商号、存粮富户暂借军粮,用期票形式作为借据,商会担保,解围后由长安县归还。此举得到粮台和长安县支持,筹集了大宗粮食,对守城做出了贡献。1927年,于右任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邀请郭出任省财政厅厅长,他仍不愿出山。旋任财务委员会委员。1930年3月14日逝世于西安。
相关院校:

西北大学

  同年(公元1868年)出生的名人:
安吴寡妇 (1868~1910) 陕西省咸阳三原
马德涵 (1868~1958) 陕西省西安莲湖区
张渊 (1868~1916) 陕西省咸阳兴平
张翼廷 陕西省安康汉阴县
谢恩绶 (1868~1939) 陕西省安康汉滨区
+ 更多公元186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
刘愿庵 (1895~1930) 陕西省咸阳秦都区
秋步月 (1902~1930) 陕西省咸阳礼泉县
张蔚森 (1906~1930) 陕西省西安未央区
邹均 (1900~1930) 陕西省渭南富平县
王德三 (1898~1930) 革命先驱“王氏三杰” 云南省大理祥云县
廖乾五 (1886~1930) 陕西省安康平利县
+ 更多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