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逢刚 (1940.9—) 别名均田,陕西长安人。 擅长雕塑。1956年入西北艺专附中。1960年入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历任西安象牙雕塑厂、西安玉石雕塑厂技术员技术厂长,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雕塑院高级工艺美术师、副院长。延 安革命纪念馆 ,陕西省美术创作组,毛主席纪念堂创作组从事...[详细]
刘永杰 (1950.8—)陕西长安人。擅长中国画。197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84年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国画系教授。作品《过年》 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工笔重彩壁画《丝路风情》获第七届全国美 展金奖,《关中金秋》获第三届全国工笔画展三等奖,《凉山...[详细]
刘永贤 (19343—) 陕西长安人。擅长版画、粉画、美术教育。1953年入西北艺术学院附中美术科,1956年入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1959年在山东艺专任教,后就职山东曲阜文化馆,1978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任版画系副主任、副教授。作品《塞外 沙障》、《瑞雪》、《陕北老人》等五幅作品被中...[详细]
左良(1943.10—) 别名佐良,陕西长安人。擅长版画、中国画、美术理论。1961年毕业于西安美专。1982年进修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六届理事。于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历任兰州军区战士读物社,《青海湖》月刊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青...[详细]
敖成(生卒年不详),字丹九,陕西长安县人。他幼时家境贫寒,喜习弓马。约在清乾隆初年应征入伍,曾随军征战入四川,被提为千总。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西进新疆库车一带,他随军征战有功,被提升为库车守备。后历任游击、参将、副将。乾隆三十八年,清军攻金川,当时他任广西右江镇总兵,曾受乾隆皇帝召...[详细]
柏景伟(1830~1891)字子俊,号忍庵,晚号沣西老农。陕西长安人。清咸丰五年(1855)中举人。大挑授定边县训导。适逢关中发生回民起义,他未去定边任职,带父母避乱隐居终南山。父母去世后,他在长安办团练,参与汉回械斗,镇压起义回民。清军多隆阿部入陕时,柏入提督傅先宗幕下为其出谋划策,解救了回民...[详细]
陈雨农(1880~1942)名嘉训,号雨农,乳名德娃。陕西长安人。小时曾读私塾,因家贫转而学商,后不顾世俗观念和乡亲鄙视,私自加入临潼县华清班学艺,虽未得名师指点,然靠自己刻苦学习,终成著名秦腔演员。 清末,陈邀集著名秦腔演员李云亭、张寿全、聂金铭、李鸿宾、屈景益、王果儿、郭长秀、白菜心等...[详细]
杜晓(?~913),字明远,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县)人,祖父审权,父让能,皆为唐相。昭宗乾宁年间,凤翔二镇的王行瑜、李茂贞兵犯京师,让能被其诬陷,唐昭宗赐死。杜晓以父死无罪,居丧哀毁,服除,布衣幅巾,自废十余年。 光化中,宰相崔胤判盐铁,奏杜晓为巡官兼校书郎,除畿尉,直弘文馆,他均不肯接受...[详细]
法藏(643~712年),祖籍康居国(在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他祖父居长安,以康为姓。17岁入太白山求法。后来听说智俨在华严寺讲《华严经》,就从太白山回到长安听讲,并经常提问,被智俨所赞赏,列为门徒,深得智俨妙旨。高宗总章元年,智俨逝世前法藏还未出家,便将法藏托咐于弟子道成。高宗咸亨元年,法藏...[详细]
冯野王(生卒年不详),西汉大臣。字君卿,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县)人。少年好学,通《诗经》。初以父官荫为太子中庶子。18岁时上 书皇帝,要求试任长安县令,宣帝嘉其有大志。后以功补为当阳长(在今湖北荆门县西南),迁栎阳县令(治所在今西安临潼东北古城村南),转任夏阳县令(治所在今陕西韩城县西南)。汉...[详细]
冯友石(1889~1965)原名良品,字幼石,后改为友石。陕西长安人。19 05年考入陕西第一师范学堂(优级班),各科成绩优异,尤喜美术绘画,得日籍美术教习松吕正登、足立喜六等器重,特为指导素描、油画和水彩画,得西洋画之法理。1910年毕业,即与友人马开臣参加反清活动。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详细]
何寓础(1905~1968)又名何琪、于藻,别号云嵯,笔名语粗、石林。陕西长安人。早年读书时因家贫无力交学费,由于他连年考试都得第一名而获免。192 0年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师范组,1923年毕业后任小学教员。次年得友人方仲如、冯一航资助赴京考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1925年加入旅京陕西学生进步...[详细]
何振中(1910~1976)陕西长安人。13岁时因家里无力供他继续上学,被送入秦腔科班榛苓社学戏。四年毕业,随榛苓社奔波关中各县演出,走乡串镇,流浪湖口。1930年经著名编导李逸僧介绍入西安三意社,与众多名家同台演出,艺术上又有很大进步,很快红遍古城。1933年后赴甘肃、宁夏,在兰州新兴社、宁夏...[详细]
霍达(?~1661年),字非闻,陕西长安县人。明末崇祯四年(1631)考中进士,历迁监军御史。清顺治初年受人推荐,仍授原官,奉命巡按福建省,安抚-百姓,剿除盗寇,维护地方安定,使战乱之后迅速恢复生产。八年(1651),擢为浙江嘉湖道员,累迁为大理寺少卿。顺治皇帝鉴于建国之初,需要学习研究治国策...[详细]
李艮(1908~1933)字育初,化名愚痴。陕西长安人。1926年春入西安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受共产党员张含辉、张慕陶的影响,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夏参加共产党员刘含初等在刘镇华兵围西安期间开办的暑期学校的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长安县五楼小组组长,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军阀的...[详细]
梁鼐(?~1714年),字公调,陕西长安县人,梁化凤次子。康熙十三年(1674),以其父战功授川陕督标左营游击。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梁鼐奉总督令驻兵黑水峪(今甘肃文县西与四川松潘接界处),曾在观音堂打败王辅臣叛军千余人。调为安康城守游击时,甘肃提督王进宝军南下攻汉中,他...[详细]
梁化凤(?~1671年),字翀天,又字岐山,陕西长安县人。清顺治三年(1646)考中武科进士,次年任山西高山卫守备。 顺治五年,大同镇总兵姜瓖叛乱,清英亲王阿济格率军征讨,梁化凤奉命参战。他首战攻克阳和城,俘获守将,以功被升为大同掌印都司。六年,他攻大同,克浑源,破贾庄,俘获守将五人。在进攻...[详细]
卢慧卿(1890~1917)女。原名毅侠,字慧卿。陕西长安人。父亲早亡,生计维艰。少年时即随母亲到西安城内藩台(布政使)衙门做佣工。15岁那年被同在衙门做佣工的傅二骗买作妾。傅二原是浪子,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把卢骗到手以后,便离开藩台衙门,在西关南火巷开了一个茶馆,逼迫卢街头卖笑,赚取钱...[详细]
路振扬(?~1736年),陕西长安县人。应征入伍,为把总,久之迁为汉中副将。康熙五十一年(1712)升为四川松潘总兵。五十六年,朝廷命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前往青海,行至中途,士兵哗变,路振扬前往平息了兵乱,朝廷加署他为四川提督。他善于安抚川西北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利用他们的力量维持边境安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