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祖籍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生于云南腾越(今云南腾冲)。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 人物事迹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秀才,二十九年(1903)入昆明高等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军事,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详细]
刘逖(525~573)北朝齐诗人。字子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早年好游猎,后发愤读书,留心文藻,颇工诗□。北齐文宣帝初年,为定陶令。废帝时曾奉命使梁。武成帝时,又再次为聘陈使主。曾任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修国史、仁州刺史等职。后为散骑常侍,待诏文林馆。因与崔季舒等人劝阻后主去晋阳,被权贵所杀...[详细]
刘清韵 字古香。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因出生时母亲梦见观音手持梅花,故又给她取了个小名叫观音。刘清韵出身于江苏东海一个盐商之家,她的父亲刘蕴堂是二品封鹾(cuó)商,家业最盛时有盐池200座,土地200顷。富裕的家庭条件使她得到比一般家庭女孩更好的教育,当然这也和她父亲的开明有关,“以...[详细]
刘震东(1897~1989)原名长春,灌云县侍庄乡刘庄村人。幼年就读私塾,后入小学,肄业于省立第八师范学校。40年代初,曾在革命先烈吴辟初家任塾师,思想进步。灌云南岗乡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投身革命,出任潘洼初级小学校长。民国32年(1943)8月,和民主政权教师一道参加秋训营学习,后被县教育科任...[详细]
李味辛(1858~1928)名道心,灌云县东辛乡人。清光绪年间考中秀才,后在龙门师范就读卒业,为当时淮北盐区德望与才名并举的开明盐商。因捐资助学,造福桑梓,而深受人们的尊敬和怀念。民国初年,中正精勤学堂改为精勤学校,李味辛出任校长。建校初期,百事待兴,经费拮据,他毅然捐献出自己用巨资铺设的四排盐...[详细]
娄昭君(501年-562年),鲜卑族,北齐奠基人高欢的妻子,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生母。因娄昭君三个儿子先后登基为帝,故而她三次封为皇太后;娄昭君为人高亢明爽,处事果断,遵从俭约。太宁二年(561年),娄昭君患病在北宫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谥号神武明皇后,葬于义平陵。 人物生平 ...[详细]
罗炳辉,1897年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从小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1915年入滇军当兵,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详细]
骆成骧(1865~1926),字公啸,男,汉族,云南省会泽县城郊锁水阁人,后随继父移居四川资中县(今四川资中县),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进士。二十一年(1895年)夺魁,中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是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二十四年(1898年)任京师大学堂提调。三十二年(1906年)赴日本研习法政...[详细]
骆霞诚(1856-1944) 字建标,排行第五,人称骆五太爷,灌云县四队镇双桥人。祖籍东辛乡中正街。清咸丰六年(1856),出生于中医世家。骆年青即从祖行医,因刻苦学习,对中医中药有较深的研究,精通中医内科及大小方脉、针炙,曾改著《汤头歌》、《药性赋》、《针法联珠》3部医著;据自己的医疗实...[详细]
马戴 唐代诗人。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人。生卒年不详。会昌四年(844)进士。大中初,在太原幕府任掌书记。因直言被斥,贬龙阳尉。官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马戴和贾岛、姚合为诗友,酬唱甚密,和顾非熊、殷尧藩、薛能等均有诗篇往来。其诗凝炼秀朗,含思蕴藉,饶有韵致,无晚唐纤靡僻涩之习...[详细]
麻贵,明朝将领。回族。大同右卫人。宣府副总兵麻禄子。 嘉靖中,随父征瓦剌,累立战功。以都指挥佥事,充宣府游击将军。隆庆中,迁大同新平堡参将。万历初,迁大同总兵官。十年(1582),充宁夏总兵官。十九年(1591),被弹劾,谪戍边。次年复起用,为副,因累御蒙古贵族侵扰有功,升至...[详细]
马仲殊(1900-1958) 灌云县伊山镇人。幼时读过私塾,民国4年(1915)考入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民国10年进入东南大学学习,积极参与新文 动,用白话文作诗写文。民国15年,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岭南大学任讲师。民国16年参加创造社,在鲁迅先生的支持鼓励下,出版了处女作《周年》(自传性质,创...[详细]
中国三国时期南中少数族首领。系东汉末益州郡( 今云南晋宁东 )大姓。生卒年不详。蜀先主刘备死的前后,孟获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建兴三年(225),诸葛亮亲率大军分3路征南中 (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南中内部混乱,越嶲(今四川西昌东)叟帅高定元部下杀雍...[详细]
麋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东海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而跟随刘备,在刘备最潦倒之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使他重新振作。214年,刘备入主益州,被拜为安汉将军,地位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其待遇为蜀汉众臣中最高。可惜...[详细]
普荷:(1593-1683)担当,俗姓唐名泰,字大来,晋宁五龙山人。天启中以明经人对大廷,明末至鸡足山为僧,法名普荷,字担当,一字通荷。曾师事董其昌。山水法倪瓒,风格荒率纵放;书法董其昌而变之,后多写草,其势瘦劲清奇,豪放有韵致。 渔乐图轴 ...[详细]
錢澧(1744~1795年)字東注,又號約甫,號南園,雲南昆明人,他個性剛直,敢當面指責大臣過失,名振於當時,從小學書法勤奮,初習王羲之又學歐陽詢,蘇東坡,還對秦篆漢隸下過苦心研究,最後則專攻顏體,其品德廣受敬重,所以清代中期後,往往學顏體皆效法他的字蹟至今。钱沣(1740~1795)清代官吏、...[详细]
钱沣(1740-1795)清代官吏、书画家。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疾死。书法逼近平原,尝兴酣画马识者珍之。有《南园集》。 以直闻名 乾隆36年进士,授翰林...[详细]
王佐(1384~1449) 字孟辅,明代庆云人,《明史》167卷有传。其先世本淮北人,元代徙居武清,明初迁至庆云县三王村。王佐自幼聪颖好学,为人坦诚,谙于礼仪,有誉于乡,人称孝廉。明永乐九年(1411年),应试中举,观于太学,博览群书,贯通经史百家,精于理财之道。 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详细]
任举,字汉中,清代大同人。生得赭面长髯,素怀忠义,才勇过人。雍正二年中武进土,授以陕西柏林守备,以征巴里坤有功,迁宁夏都司。乾隆十一年升固原提都。因屡立战功,特授西凤协副将,晋署重庆总兵。在一次平定叛乱战斗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终年46岁。乾隆皇帝甚悯悼恤,典如提督,例谥勇烈,入祀昭忠词。并于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