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人物

刘清韵

[清][公元1842年-1915年]

刘清韵为[清][公元1842年-1915年]

  刘清韵 字古香。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因出生时母亲梦见观音手持梅花,故又给她取了个小名叫观音。刘清韵出身于江苏东海一个盐商之家,她的父亲刘蕴堂是二品封鹾(cuó)商,家业最盛时有盐池200座,土地200顷。富裕的家庭条件使她得到比一般家庭女孩更好的教育,当然这也和她父亲的开明有关,“以稍聪慧,爱而教之读”,加之她本人天资聪慧,很快就崭露头角。据说她一岁能言,二岁识数,三岁认字,四岁而能背唐诗、辨四声,很早就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六岁时,她被送到家塾和男孩子们一起读书,到十二岁时,已是能诗善画、在当地小有名声的才女了。咸丰九年(1859),正值妙龄的刘清韵嫁给沭阳才子钱德奎。钱德奎,字梅坡,号香岩,多才多艺,是当地有名的才子,著有《谈易》、《国学丛书》、《宋词比较》等。才子配才女,这桩婚姻成为当地的美谈。婚后,两人相知相得,生活很是美满。他们经常在一起咏诗赋文,切磋技艺,并相互为对方的作品题诗品评,比如后来刊印的十二种小蓬莱传奇卷首均标明“古僮钱梅坡香岩校订”,刘清韵也为丈夫的书画作品题了不少诗。刘清韵后来总结自己的这段生活,很是满意,“来归外子梅坡,又以笔墨相怜重,人生遭际,可云无憾”。在这种长时间优裕闲适的生活中,刘清韵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有诗词、散曲,也有戏曲,她还为自己的书房起了十分雅致的名字:小蓬莱仙馆。其间值得一提的是,同治六年(1867),她随丈夫南游杭州,在紫阳书院听讲,并与著名学者俞樾结下师生之谊。其后,她还随丈夫到沭阳书院听讲,拜当地名士王诩为师。这些机会在当时对一个婚后的女性来讲,是十分难得的,它不仅扩大了刘清韵的视野,对其文学创作当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同年(公元184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