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又称欧福文,现代手掌彩瓷山水画创始人之一,业界称其为“岭南一宝”,美术界称之为“神掌欧”、“广州一绝”。 欧文于1969年在广东罗定出生,自幼习画,酷爱艺术,1986年入行学习岭南文化广彩,经广彩师父的点拨和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便掌握了广彩的制作程序。但欧文认为,要有所成,必需集众家...[详细]
潜说友(1216—1288),字君高,号赤壁子,缙云塘头(今舒洪姓王村)人。宋淳祐元年(1241)进士,历知南康军、浙东安抚使、两浙转运使。咸淳六年(1270),任中奉大夫、代理户部尚书、临安知府。有才干,凡民讼曲直,物价低昂,皆在审度之内。重视疏浚西湖,修葺名胜,整修道路。趋附贾似道以进,跋扈...[详细]
少康(?—805),俗姓周,缙云仙都周村人。7岁始能语,母舍其出家。15岁通诵《法华经》、《楞严经》。后赴会稽嘉祥寺习律,继至上元(今南京)光隆寺听讲。唐贞元元年(785)到洛阳白马寺,得读善导和尚《西方化导文》、决心修持净土。复往长安光明寺善导影堂礼拜善导遗像,深有所悟,益增其阐扬净土宏愿。乃...[详细]
沈保舒(1920-1941),东海县驼峰乡后坞墩村人,1938年3月,18岁的沈保舒怀着报国救民、寻求光明的志愿离开家乡,去西安寻找领导全名族抗日救亡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抗日战争罪艰苦的岁月中,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沈保舒在平东峪井岩村执行扩兵任务时英勇牺牲。抗大校刊《抗大之...[详细]
沈三权(1908~1941),今云溪区桃李桥人。家境贫寒,父母早丧,靠打短工维生。他身怀两种绝技:一是善跑,跑时能追上狗;二是能使双枪,弹无虚发。 “七·七事变”后,他投军在临湘县县长王翦波的帐下,任游击队大队长。凭着机智勇敢,率部共缴获日军600多支枪,杀死日军100余人,活捉日军41人。...[详细]
苏其礼(1903-1928) ,原名苏松发,又名苏谨,广东新兴县人。校工出身。 1925年4月参加广州农民讲习所第三期学习,后派到南路任特派员。在北海、梧州等地活动。1927年夏,到平南县组建武、平、桂七区农民协会联合办事处。1928年春,任广西特委常委兼军事委员,派到贵县县委机关所在地——覃...[详细]
田以正(?-1870) 清末云南哀牢山区各族农民起义首领。哈尼族。又名田政,绰号田四浪。云南他朗厅(墨江县)人。1853领导镇沅、新平哈尼等族人民起义,并于1858年同彝族李文学领导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汇合,被任为副帅,在哀牢山区给官府以沉重打击。 1870年秋,清军向道关哨反扑,他在突围时坠...[详细]
万保邦(1906~1972年),字安稷,男,汉族,祖籍建水县,后迁居马关县,清咸丰年间其祖父又迁居屏边县白云乡。万建国前曾任滇军六十军副军长。 万出身富豪家庭,自幼在蒙自读书,后入昆明联合中学。学习期间,广交朋友,结识杨杰等。民国11年(1922年)毕业,经杨杰劝说,赴日本城成学校补习日语,...[详细]
王 君(1952.3 )男。汉族。山西大同人。1977年7月入党。1971年10月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1年10月为山西大同青磁窑矿工人。1974年9月山西矿业学院采矿系采煤专业学习。1977年9月后任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通风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82年...[详细]
王同祥 (1877-1911),字吉人,墟沟人,他醉心于清末维新运动,天天忙着举办地方公益。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和地方士绅于东街第藏庵(即现在的墟沟小学)内,办了一所经正小学,不久即告停顿。紧接着又于是年冬在墟沟南城头自家的宅院里自费办起了崇正小学,天天督促工匠打课桌,修教室,废寝忘食...[详细]
王一楠(现名王亦婻 ),1981年9月12日出生于云南昆明,中国内地话剧、影视演员,主持人。199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现就职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2000年首次主演话剧《WWW.COM》。2000年主演《其实不想走》《男人不难嫁》,2002年主演《亲情树》《蛋白质女孩》被观众熟知...[详细]
王一卿(1526—1588),字怀彬,云和人。明嘉靖四十年(1561)应天乡试举人。初授凤阳知县,除冗费,建义仓,赈饥民,兴水利,颇有建树,凤阳名宦传载有十大政声。三年后升任刑部主事。万历初,出任广西按察使兵巡道,驻节苍梧,后又兼任云南按察使兵巡道,戍边八年。万历十二年(1584)告老还乡,十六...[详细]
王尊光,名谦,字尊光,以字行,山西大同探头村人,生于1895年。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考入育才馆。 1923年,王尊光结束育才馆的学习,开始了他的从政之路。先任山西省村政处办事员,继任浮山县承审员、村政处考核股主任。北伐军兴,调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行营秘书、政务组长。北伐胜利后,升任绥远省府...[详细]
魏兰(1866—1928),字石生,云和县城中街铺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就读箬溪书院,不久中秀才。二十九年五月,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参加拒俄义勇队,年底与陶成章一起回国。三十年一月,在上海会见蔡元培,共商江浙反清计划,并与陶成章去浙西、浙南农村,联络龙华会、双龙会等会党,准备武装起义。同年二...[详细]
魏毓祥(1868—1924),字紫雯,云和县城前铺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随魏兰东渡日本考察工业,提倡实业救国,结识陶成章,加入光复会。同年十月,旅日浙江学生会会员开会,邀请魏兰、毓祥参加,认为要推翻满清王朝,必须建立革命武装,商定以湖南、安徽和浙江作为根据地。年底与魏兰回浙江,去丽...[详细]
吴禄贞(1880-1911)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绥卿,湖北云梦人。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毅然投军。随后入湖北武备学堂,肄业。与孙武、傅慈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成为挚友。1898年,被推荐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在校结识了张绍曾、蓝天蔚,三人学习成绩突出,志趣不凡,后来被人们称为“...[详细]
吴书(1916-1951) 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曾在家乡担任小学校长。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参加革命队伍。历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委。抗战胜利后,任新四军3师独立旅新2团政委,率部队进军东北,参加辽沈战...[详细]
吴通玄 海州人。与弟通微皆博学善文章。父道灌,以道士诏授太子诸王经,故通玄等皆得待太子游,太子待之甚善。始,通玄举神童,补秘书正字,有擢文辞清丽科,调同州司户参军。德宗立,弟兄踵召为翰林学士,顷之,通微迁职方郎中,通玄起居舍人,并知制诰。凡帝有撰述,非通玄笔未尝慊。与陆贽、吉中孚、韦执谊并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