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宽 [公元1905年-1982年]

  • 杨继宽(1905--1982),彝族,字少逵,云南蒙自人。 云南讲武学校第19期步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6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60军183师代理参谋长,1943年12月任第1集团军总部高参,1944年任暂编21师参谋长,1945年10月任第60军暂编21师少将副师长,1946年任第1方面军司...[详细]

杨镜坤 [公元1935年-1995年]

  • 杨镜坤(1935~1995年),祖籍广东省潮州市,民国34年(1945年)随父母逃难,定居云霄。1952年参加建筑工会。1958年入党。历任县建筑社(后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木工组长、队长、监事、理事会委员、副经理、经理、建委系统党总支委员、县关心下一代联谊会理事等职。 1958年,杨镜坤参加...[详细]

杨丽坤 [公元1942年-2000年,著名电影演员]

  • 杨丽坤(1942~2000),彝族,宁洱县磨黑镇人,著名电影演员。杨丽坤从小天真可爱、聪明漂亮,十分讨人喜爱,被誉为“小美人”,在姊妹中排行第九,家人喊她“小九”。因母亲去世得早,家境贫穷,1952年,大姐把她带到昆明寄养在二姐家,并送入新村小学读书,12岁时被选入云南省歌舞团学习,她刻苦练功,...[详细]

杨兴朝 [公元1964年-1984年]

  • 杨兴朝,彝族,1964年4月出生于云南省禄劝县云龙乡。上小学时,他学习勤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喜欢看课外书籍,特别爱看描写英雄人物的故事书。每当他从老师和同学手中借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连环画时,都显得非常高兴。每天放学回家,在帮助父母做完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之后,他总是独自一人找...[详细]

严开基 [清]

  • 严开基,字瑞图,小龙山人。骁勇善战义出于天性。咸丰回乱帅村勇抗御之,数十寨,赖以安全协中协陈得功,奉命剿七,属招为前敌,每战身先士卒立功最多。德功遇害。开基与祁永寿杜祭盛协力守邱城。庚申九月,贼袭城陷,三门。时开基移扎上寨,闻信奔救,巷战数锺卒将。贼众逐出城赖以全人赖以安。官绅厚酬力辞不言功,然...[详细]

岩龙 [公元1960年-1979年,战斗英雄]

  • 岩龙,1960年1月出生于云南省景洪县(现为景洪市)一个普通傣族农民家庭。 岩龙在小学时代就喜欢看有关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英雄人物的连环画和故事片,幼小的心灵深深地烙上了英雄的形象。1976年,岩龙才16岁,但他多次向武装部提出申请,要求参加民兵组织,没过多久,终于实现了他当民兵的愿望。...[详细]

叶季壮 [公元1893年-1967年]

  • 叶季壮(1893~1967) 叶季壮,原名毓年,字耀周,曾用名郁年、兢天,广东新兴人。民国元年(1912)考入广东公立法政学堂,民国3年毕业后,在新兴、江门等地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主办《四邑平报》。民国14年6月参加省港大-,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旋任中共广东区委巡视员,到西江和中路各县...[详细]

殷禄才 [公元1912年-1947年]

  • 殷禄才 (1912-1947) 殷禄才(又名殷国清,号殷骡子),出身农民家庭,幼年读过私塾,父亲早亡。在旧社会,由于遭受国民党区乡政权和地霸的00,逼迫多次搬家,不堪忍受,年满二十岁的殷禄才就有反抗斗争的勇气。1933年7月,殷禄才约几人将高田乡陈正杰的枪拖出六支,开始组织农民队伍。1935...[详细]

尹溯涛 [公元1907年-1949年]

  • 尹溯涛,名培,1907年出生在云南省梁河县久保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父母早亡,家境贫寒,使尹溯涛从小就养成了生活节俭,学习勤奋的良好习惯。在小学校读书期间,由于他天资聪颖,加之勤学苦练,终于以优良的成绩考进腾冲中学就读。尹溯涛在腾冲中学读书期间,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并接受了进步思...[详细]

尹珍 [汉][公元79年-162年,贵州文化教育的鼻祖]

  • 南域始有学焉,自珍始”,说的就是大学士尹珍在东汉时期,徒步千里拜师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故里教授,时称南中人杰。为纪念邑人尹珍,旧时富源建有“尹珍故里牌坊”。 尹珍(79-162),字道直,平彝县(今云南富源县)人,生卒年月不详,有“南域知学自珍始”之称。古代在今县图书馆建有南书...[详细]

岳从昆 [公元1939年-1993年]

  • 岳从昆,1939年6月出生于云南省通海县杨广岳家营村。1959年他响应祖国和人民的召唤,积极报名应征,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他勤学苦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出色地完成了部队-交给的各项任务,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当个人的利益与党...[详细]

余泽华 [公元1968年-1994年]

  • 余泽华,1968年6月30日出生在云南省威信县旧城镇旧城村一个教师家庭。 少年时期的余泽华,在教书育人的父亲和学校老师的培育下,逐步树立起“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理想。在中学读书期间,教师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扎西会议会址”、“扎西红军烈士陵园”、“两合岩天险”等场所,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详细]

张伯简 [公元1898年-1926年]

  • 张伯简,1898年生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早年曾入滇军。1919年,为追求真理辞去滇军中的军需官职务,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张伯简参加了由赵世炎、李立三等人组织的“劳动协会”的活动和法、德两国工人运动,在斗争实践中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冬在德国柏林加入共产党。 192...[详细]

张冲 [公元1901年-1980年]

  • 张冲(1901―1980),原名绍禹,又名维新,字云鹏,彝族,彝姓尼娜,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小布坎(现划归弥勒县)人。 1901年1月25日,张冲生于云南省泸西县,幼年的张冲读过私塾,后入乡和县城小学读书。他生活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国风云变幻的年代,他自幼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深有体会,培养了同情...[详细]

张从顺 [公元1949年-1994年]

  • 张从顺,1949年1月出生在云南省镇康县勐捧镇岩子头村一个普通家庭。1965年完小毕业,1969年应征入伍。1971年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副班长、班长。转业后任中共勐捧镇供销社党支部书记、军弄乡公安派出所副所长、所长等职。1992年被授予二级警督警衔,1993年被中共镇康县委员会授予优秀共...[详细]

张华昌 [公元1929年-1945年,“一二·一”四烈士之一]

  • 张华昌,1929年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县城关镇。随父母迁居昆明后,以荀极中的名字考入省立昆华工业学校。他是一个喜欢运动和爱好写作的青年,早上经常洗冷水澡,在运动场上是各种球类好手。他功课好,作文和书法更好,特别是他待人热情与见义勇为的性格,使得他和同学之间相处融洽,受人敬佩。 1945年8月15...[详细]

张华雷 [公元1888年-1968年]

  • 张华雷(1888~1968年),又名庆隆,云霄城关人,出生农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进厦门寻源书院,英语学业成绩优异。毕业时,父亲患病到漳浦基督教会办的源梁医院住院,张往照顾,该院主治医师多是外国人,在查问病情时发现张常用英语对答,因而引起好感动员其学医,受业于南约翰医师。 民国元年...[详细]

张集 [公元1868年-1940年]

  • 张 集(1868-1940),字浩然,人称“浩然大”(“大”,福建方言,对长者的尊称),福建省云霄县下坂村人。社会贤达人士。 清同治七年(1868)生。幼读私塾,为人忠厚刚正,乐于助人,在族中辈分高,颇受敬重。 宣统二年(1910),云霄厅同知朱志松以张姓系云霄巨族,为便于约束委其为张...[详细]

张家福 [公元1908年-1986年]

  • 张家福(1908~1986年),原名时雍,云霄莆美人。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厦门集美师范学校,由驻漳国民党陆军第四十九师师长张贞(诏安东峤人)推荐,任漳州《漳潮日报》社社长和国民党龙溪县党部执行委员。不久,又由张贞资助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民国24年,被派往中国驻日本神户总领事馆任随习领...[详细]

张晋基 [公元1923年-1994年]

  • 张晋基(1923~1994年),云霄县城关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 张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民国32年(1943年)8月于龙溪中学(今漳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即福建师院前身),以优异成绩毕业,初至省立龙溪中学任教,翌年受聘于省立云霄高级中学,担任数理化教员。 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