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漳州市> 云霄人物

张晋基

[公元1923年-1994年]

张晋基为[公元1923年-1994年]

  张晋基(1923~1994年),云霄县城关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
  张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民国32年(1943年)8月于龙溪中学(今漳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即福建师院前身),以优异成绩毕业,初至省立龙溪中学任教,翌年受聘于省立云霄高级中学,担任数理化教员。
  1949年10月,云霄和平解放。张晋基作为云霄高级中学教师代表,担任学校接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由军队代表担任)。同年12月,学校建立新的校务委员会,张任主任。因思想进步,工作积极,1950年被选为县人民代表,1951年由省政府委任为云霄县人民政府委员。1953年4月,省立云霄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合并为云霄中学,张任代教导副主任。1954年1月,当选为云霄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被聘为政协云霄县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并被龙溪专署委任为云霄中学教导主任。在云霄中学任教期间,治学严谨,经常利用课余或假日,组织学生补上物理、化学试验课,深受欢迎,曾被评为模范教师。
  1958年秋,张晋基奉调筹办福建省云霄师范学校,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师生员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荒坟遍布、野棘丛生的葵扇山麓,挖土近3万立方米,开辟出60亩的校园,建起近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宿舍,并在校园中开辟20多亩瓜菜生产基地。后又与下河乡内龙村联合兴办“云都坂”农场,种植蔬菜地瓜,养牛羊和家禽,使云霄师范在60年代初困难时期,实现瓜菜自给。在劳动建校的同时,他认真抓好教学,保证质量。首届毕业生的质量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与表彰,并总结云霄师范的办学经验在全省推广。
  “文革”期间,云霄师范停办。张晋基先后参加龙坎铁路、县向东渠和峰头水库等工程建设。担任民工团政工组长、工程指挥部政工组长、党委成员、办公室主任等职。1978年秋季,云霄师范复办,翌年10月,张晋基调任云霄师范校长、党支部书记,继续以满腔热忱投身于中师教育事业。为了更好地实现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目标,“向管理要质量”,他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全力支持分管教学的领导,加强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严格要求,并亲自下乡寻点,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为漳州市的基础教育输送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小学教师,为云霄师范的标准化建设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显著成效。从80年代起,云霄师范校舍发生巨大变化,面貌焕然一新,1986年国家教委组织全国中师系统领导到福建参观中师校园标准化建设,云霄师范也列为被参观学校之一。张任职期间,云霄师范分别被国家教委,省、市、县授予“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省文明单位”、“普法先进单位”、“端正党风先进党支部”等称号。张晋基也先后获“工作模范”、“普法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等称号。并担任福建省中师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市、县“关协”理事等职。
  1991年9月,张晋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依然心系学校,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到学校,为学校的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出谋献策。并潜心钻研硬笔书法,形成外柔内刚、飘逸流畅的书风,成为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和中国当代书法家协会成员,作品多次获全国、国际奖励,并载入《当代硬笔书法家作品选》、《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精品大典》、《中外当代书画艺术家大辞典》和《中国硬笔书法家名人辞典》。
  1994年2月,张晋基因病多方医治无效,逝世。同年9月,《福建中师》刊物第四期专题发表“一生执着追求,建成一流云师”的长篇通讯,以志张晋基的生平功绩。
  
同年(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