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源 [公元1898年-1985年]

  • 鲁道源(1898—1985) ,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昌宁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战期间,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八军新编第十一师师长、第五十八军副军长及军长,积极参加抗战。抗战胜利时,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五十八师师长、第十四绥靖区主任、第十一...[详细]

卢汉 [公元1895年-1974年,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 卢汉(1895—1974),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详细]

罗占云 [公元1910年-1948年]

  • 罗占云,1910年出生于云南省大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给地主放牛,10岁进地主作坊当童工,15岁毅然投身滇军,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征程。 怒潮澎湃, 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 纪律莫放松, 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 引导被压迫民众。  ...[详细]

卢央

  • 卢央,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男,彝族,资深教授、博士后导师。 彝族部落首领的后裔;国内外知名教授;南京大学 原天文系主任;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 副院长;中国易学与科学研究会 副理事长;中国思想史研究室 主任等。 卢央先生是彝族部落首领的后裔,在中国的历史上,彝族自古就精于星占...[详细]

吕光 [公元1914年-1944年]

  • 吕光,原名陈癤,苗族,1914年生于云南省思茅县复兴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陈景星早年从政,后弃政从教,在家乡曾任过中学教员和校长。 吕光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在家乡高小毕业后,考入昆明省立工业学校附属中学。1935年,考入北平朝阳大学。时值日本侵略者侵吞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最严重的时刻。...[详细]

马福兴 [公元1864年-1924年]

  • 马福兴(1864~1924),回族,云南建水人,经名为穆罕默德·尤努斯。马福兴早年中过武举,后在云南提督马福录下任参将。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马福兴被派去护驾,受到慈禧太后夸奖,于1902年被委为河南参将。在河南任上因犯事,他被充军新疆。杨增新因马福兴...[详细]

马立三

  • 马立三,彝名沙马乌鸿,男,彝族,1939年10月生于云南省维西县。196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历任云南省华坪县文教局副局长、局长,中共华坪县委委员,中共宁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宁蒗彝族自治县县长,中共丽江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地委书记,云南省民委党组书记、民委主任,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详细]

马仁 [唐][?-711年]

  • 马仁(?~711年)以营将从陈政入闽,绥靖安抚“蛮獠啸乱”。元光建立漳州之后,以其有斡略,授为司马,为佐陈元光屯垦安民,营农积粟通商惠工,开发闽南文化与生产技术做出重大贡献。唐景云二年(711年)十一月,“潮寇”叛,袭击元光,当时马仁为保主而忘我浴血奋战于拜岳山,大呼其下属官兵“拼死保护陈将军突...[详细]

潘金怀

  • 潘金怀,生于浑代,约卒于民国初年。光绪二十年间,潘金怀正在造作白陶烟斗中发现烧成的烟斗上有一小块红色,别具特色,遂研造成紫陶产品,是建水紫陶的创始人。...[详细]

彭咏梧 [公元1915年-1948年]

  • 彭咏梧,重庆市云阳县红狮乡人,原名彭庆邦,即小说《红岩》中江竹筠的爱人彭松涛。1931年,彭咏梧考入云阳中学。初中毕业后,为谋生路,他报名投考武汉某技工学校并被录取。赴校那天,彭咏梧乘坐的船到了武汉后却不靠岸,一个国民党的军官出来宣布:“你们不是来武汉读书的学生,而是去江西打0的壮丁!谁要逃跑,...[详细]

沙阿嘎

  • 沙阿嘎,彝族,1933年生于宁蒗县宁利乡长坪村,1956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历任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员、代理检察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中共宁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副书记,云南省人民-丽江分院检察长,丽江地区行政公署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共宁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调研员,县计划生育协会名誉会长...[详细]

沈河浑 [公元1887年-1936年]

  • 沈河浑(1887—1936年),字曙秋,号恒斋,建水西庄下营人。17岁参与府考绩秀才,21岁就读于云南省坐政法书院,后进京进筹边年夜学进建。1912年回云南,任富滇银止内务办理。次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赴京任宪法起草委员、国务院咨议民。后返滇任富滇银止个旧分止经理。1916年复进京任议员职。192...[详细]

施滉 [公元1900年-1934年]

  • 他是清华最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清华大学图书馆门厅墙壁上汉白玉烈士纪念碑的这段铭文,纪念的是一位清华学子,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施滉。 施滉,白族,1900年出生,云南省大理白...[详细]

世灿章 [公元1921年-1949年]

  • 世灿章,1921年1月出生在云南省罗平县钟山乡大密村的一个雇农家庭。父亲早死,靠母亲扶养他和妹妹,家境十分困难。他从小就开始放牛,帮助母亲做农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1938年,年仅17岁的世灿章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到国民党部队后,饭吃不饱,衣穿不暖,训练场上还常常被当官的拳打脚踢,过的是牛马...[详细]

施德广 [公元1893年-1950年]

  • 施德广 (1893—1950),字崇儒,云南保山县人。后移住四川隆昌,曾就读于云南省会师范、广东韶州讲武堂、庐山军训团(第三期)、重庆中央训练团(第五期)等学校。先后任保山两等学校校长,劝学所所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师二十一团营附、营长,第十一旅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学生队教官,第三军少校参谋...[详细]

施加伟 [公元1941年-1964年]

  • 施加伟,1941年生于云南省南涧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上学时,成绩优良,是个好学生。在家生产劳动,他关心集体,是个好社员,并参加共青团;以后到工厂当学徒,曾八次受奖,是个好工人。 1961年,施加伟参军后,勤学苦练军事技术,热爱连队,连续两年被评为五好战士,被连队树为标兵,大家称他是雷锋式的...[详细]

施介 [公元1909年-1947年]

  • 施介,名汝显,字介庵。1909年出生于云南省洱源县凤羽街一户贫苦的白族农民家庭,6岁时父母相继病故,不久弟弟又夭逝,接踵而来的不幸,使他成了孤儿。幸好三婶是位明事理的好心人,把他收留抚养,7岁时送他上私塾,三年后转入凤翔两级小学校读书。施介虽是个涉世不深的少年,但他知道求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格...[详细]

宋培洪

  • 宋培洪,1950年4月20日出生于云南省江川县伏家营乡海浒村马料庄。父亲宋家春是中共党员、生产队长,是个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农村基层干部。母亲金爱琼是一位勤俭持家,节衣缩食,心地善良,纯朴厚道的农家妇女。 宋培洪从小就养成了忠厚朴实,知难而进的良好品质。9岁上学念书,读到四年级时,因家中缺乏劳力...[详细]

苏杰民 [公元1909年-1955年]

  • 苏杰民(1909 ~ 1955),镇安镇石坳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读于镇安超明高级小学、云浮中学。民国21年(1932 年),考进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民国25 年毕业后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两年。民国27 年回国,到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报到,分配江津编译馆工作。 民国33 年9 月中旬,国民党云浮县...[详细]

汤铭盘 [公元1884年-1923年]

  • 汤铭盘(1884~1923年),又名箴九,号瞻耽,云霄峛屿人。 清宣统二年(1910年),就读于漳州府中学堂,与同学张善兴(即张贞,诏安东峤人,后为国民党陆军上将)结为兄弟并一起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武昌起义成功,加入“漳州学生光复队”赴榕参加福州光复斗争。同年12月,应陈其美招募参加学生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