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齐 [公元1911年-1949年]

  • 李家齐,1911年出生在云南省罗平县钟山乡(现为长底乡)小德江村的一个布依族农民家庭。幼年失去父亲,靠母亲节衣缩食把他扶养大。虽家庭比较困难,但母亲还是东借西凑供他在本地上学。小学毕业后,家里再也无力支持他继续上学,他只有回到家乡与母亲一起下地种田。他从小就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看不惯...[详细]

李力 [公元1937年-1992年]

  • 李力(1937—1992):原名李成龙,彝族,昭通市洒渔乡巡龙村人。 1951年考入昭通中学短期师范班学习, 1958年考入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1965年至1985年,曾任昭通地区师范学校教师、教务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副校长、校长。为昭通的中小学培养了一批...[详细]

林璋 [公元1919年-1989年]

  • 林璋(1919~1989年),祖籍东山,落籍云霄城关。14岁在云霄下坂怡正兴潮音班当演员,16岁起攻丑角,20岁到广东饶平赛春香班当老丑。22岁在诏安永乐班,拜名丑黄作珍为师。27岁参加广东汕头市老源正班,拜名丑杨世周为师。1954年4月参加云霄县潮剧团。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以...[详细]

林偕春 [明][公元1537年-1604年]

  • 林偕春(1537~1604年),字孚元,号警庸,晚年自号云山居士。祖居云霄佳州郭墩,后迁居前涂村。偕春聪颖好学、磊落旷达,自幼随父(名文贡,庠生,后封翰林检讨)课读。嘉靖四十年(1561年)中举,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晋翰林院检讨、编修,亚中大夫,湖广布政司右参政。 林偕春生...[详细]

黎天才 [公元1866年-1927年]

  • 黎天才,云南丘北人,字辅臣,彝族,1866年1月31日生于云南文山州丘北县八道哨彝族乡黎家庄村。1881年投清军衡字营当列兵。1883年法军入侵越南和中国西南边境,他随军参加抗法战争,以作战勇敢而出名,被破格提升为军官。中法战争结束后,他带兵驻守滇缅边界,功绩显著,升任都司衔蓝翎守备。1893年...[详细]

刘溱 [清]

  • 刘溱,字雨舟。扯牛皮人,天性孝友,好学不倦。咸丰初授元谋县教喻,培植学校,敦厚风俗,每与生谈论忠孝事,慷慨激昂,若视, 其事。又书正气歌,置诸历右,令儿辈诵读,咸丰九年三月,回匪破城。溱先督妻媳孙女投井毕,衣冠端坐学署,贼之,秉善挺身代父,并罹害,平靖,后阴恤如例。...[详细]

刘洙 [明]

  • 仗义谏官——刘洙,明代建水州人。正德进士。任刑科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针贬时弊,敢于谏言。著有《奏疏》三卷、《参驳》五卷。其施政主张载入史录。后辞官回乡,教授子弟,施救乡民。状元杨升庵为其作《刘都谏阡表》,立碑于町畸寨后。同名人物: 刘洙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宋]...[详细]

刘宝煊

  • 教育名家——刘宝煊,建水西庄新房人。早年两度赴日本留学,后于云南大学任教。一九三八年回乡,任建民、临安中学校长,于校内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宣传革命思想,培育出大批人才。一九四八年受中共华南分局之托,组织武装斗争,任讨蒋自救军二纵队司令员、思普地区临时人民委员会主任,解放后任昆明市教育局局长。相关院...[详细]

刘大国 [公元1924年-1949年]

  • 刘大国,1924年出生在云南省宣威县落水海子下村一个自耕农民家庭。父亲刘正万,母亲王银焕,为人忠厚,养育子女三人,刘大国排行老三。8岁时父母送他到落水国民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宣威县立中学读初中。他不仅努力完成所学课程,而且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尤其喜爱阅读有关英雄人物的书籍,与同学和睦相处。刘大国负...[详细]

刘品鑫 [公元1922年-1946年]

  • 刘品鑫,又名萧霖、刘宗帮、刘少平,1922年8月生于云南省晋宁县广济村(原属云南省呈贡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尽管生活十分艰难,父母希望儿子能有出息,便节衣缩食供他读书。1939年3月,刘品鑫考入呈贡中学初三班。 1940年,呈贡中学聘请西南联大学生许唯宁(徐晃)、陈宜平(陈瑞图)(均系中共...[详细]

刘树荣 [公元1958年-1983年]

  • 刘树荣(1958 ~ 1983),镇安镇岗旁村人。童年时爱听雷锋的故事,读书勤奋,常为同学群众做好事,是个“三好”学生。初中毕业后务农,任生产队副队长,被评为先进民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刘树荣常为“五保户”挑水,送柴,碾米;为困难户请医送药,犁田耙田,排水灌溉;还义务维修村里电线,为...[详细]

刘尧汉

  • 刘尧汉,新中国第一个彝族教授。 1922年,出生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马街乡沙坦郎村; 1939年,升入楚雄中学; 1942年,考入云南大学生物学系; 1943年,转入云南大学的社会学系,投身于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研究事业; 1947年,云南大学毕业后留校...[详细]

李文学 [清][公元1826年-1874年]

  • 李文学(1826―1874),彝族,又名正学,云南赵州(今弥渡)瓦卢村人,雇农出身。清末云南哀牢山区各族农民起义领袖。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五月,因不堪清政府的压迫政策,率先在瓦卢村起义。1858年与哈尼族田以正起义军联合,逐步统一了哀牢山一带的农民力量。主张彝汉各族联合共同反对地...[详细]

李耀汉 [公元1861年-1942年]

  • 李耀汉(1861~1942) 李耀汉,字子云,广东新兴人。早年在私塾入读,后在塾馆当伙夫,塾师,因-负债,沦为土匪,跟随匪首李北海为患乡里。清光绪三十年(1904),李北海为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招抚,出任哨官,李耀汉亦随之出任文书。其后,李耀汉挑拨李准杀掉李北海,自己替任哨官,以后迭升为内河水师...[详细]

李忠贵 [公元1956年-1991年]

  • 李忠贵,1956年出生在云南省富宁县郎恒乡吞亨村一个壮族农民家庭。 1972年12月,李忠贵从富宁县卫生培训班毕业,回到郎恒乡卫生所当医生。不久,富宁县发生了大范围的疟疾,病魔像无情的阴云笼罩着医疗条件十分落后的壮乡山村,死神像一根绳索拴着数千群众的生命。李忠贵的父亲也未能幸免,正卧床不起,...[详细]

陇均府 [公元1898年-1958年]

  • 陇均府,原名君辅,字佐贤,镇雄小河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月生于彝族富豪家庭。1906至1916年读私塾,1917至1919年闲居。1920年在云南省-教育训练所受训。1922年任镇雄中东团防队长。1927年任镇彝边防游击统部中队长。1929年任镇(雄)彝(良)游击大队副及参谋。193...[详细]

陇生文 [公元1907年-1982年]

  • 陇生文(1907—1982)彝族,号应奎,云南省镇雄县塘房沟边人。安恩溥、安纯三的表弟。云南讲武堂第19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3期毕业。 生于1907年6月23日。1925考入云南讲武堂第19期步科,参加的“青年读书会”。1929年任九十八师特务连排长。次年加入国民党,此后相继在滇军中...[详细]

龙雨苍 [公元1898年-1935年]

  • 龙雨苍(1898—1935)原名龙泽溥,字雨苍,彝族,昭通市炎山乡松乐村人。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时,受五四运动民主思潮影响,思想言论较为激进,被省宪兵司令兼第一中学名誉校长郑开文开除学校。1920年,龙雨苍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十六期学习,毕业后在靖国联军第五军中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详细]

龙泽汇 [公元1910年-1991年,抗日名将]

  • 龙泽汇(1910-1991),云南昭通人。1929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期学习。曾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中校参谋。抗日战争时期,随部队参加了台儿庄等战役。1943年后任国民革命军上校团长、少将补给司令。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3军少将师长、副军长、中将军长...[详细]

陆崇仁 [公元1887年-1951年]

  • 陆崇仁(1887~1951)号子安,彝族,巧家县荞麦地人,担任云南省财政厅厅长。民国初在云南政法学校毕业后,任镇雄县承审员。1920年当选云南省议会议员。经袁昌荣介绍,与龙云相识,龙云任第5军军长,委陆崇仁任第5军军法处法官,后保荐出任寻甸县知事。1924年,陆任第5军军法处处长。1927年任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