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纲(1909~1994)曾用名杨炳玉。定县(今定州)人。192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担任军委分会参谋部电信处秘书长兼无线电训练班教员、红四方面军电台台长、红四方面军总部电台台长、中央军委三局一科科长、军委三局一二○分队队长、留守兵团电台中队长兼五十三...[详细]
王宗良(1912~1934)字善甫。阜平城厢村人。出身于贫苦家庭。1926年考入县立第一高小,结识了教师、共产党员李殿阁。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秋,阜平县国民党部(简称“县党部”)成立,已潜入国民党内部的王宗良被选为县党部第一区分部委员。在李殿阁指示下,王宗良以第一...[详细]
王尊(生卒不详)字子赣。西汉高阳县城(今高阳旧城)人。幼年丧父,由叔伯抚养,常牧羊河淀之畔。他顽强自学,通晓史书。13岁求为狱小吏,几年后任涿郡书佐,掌监狱事。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任虢县(今陕西宝鸡东)令,又兼美阳县(今陕西扶风东)令。是年一月,美阳一位妇女状告其义子:“儿常以我为妻,不从...[详细]
王尊三(1892~1968)幼名九如,别名于家璧,艺名金才。唐县东岳口村人。幼年拜西河大鼓名家房英魁为师学说西河大鼓,学成后曾到天津、济南、黄河以北及大西北闯荡,以说《隋唐》、《杨家将》、《岳飞传》、《西厢记》等传统鼓词驰名。 1937年秋他正在大同市说书时,听到八路军已开到唐县抗日的消息,...[详细]
万民英(1521~1603)字汝豪,号育吾。祖籍江夏。明永乐年间(1403~1424),其祖父迁居易州(今易县)城内。万民英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先后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山海关、山东佥事、福建兵备参议。当时,倭寇屡犯福建,他奉命驻守泉州,克尽职守,带领士卒英勇善战,屡战屡捷。一次...[详细]
万宗尧(1927~1970)化名林涛。涿县(今涿州)人。1939年就读于北平(今北京)志成中学,17岁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自1947年起积极参加-,在5月18日反内战、反饥饿--中,在西单商场前被打伤。回校后在紧急会议上作报告,决定于5月20日再次--。后又参加一系列-,成为华北和北大-的重要组...[详细]
魏安民(1916~1989)原名曹百忍,曾用名曹溪源。涞源三甲村人。1934年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参加了进步团体“蔷薇社”和“读书会”。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辍学回乡,投身抗日斗争。历任中共涞源县委常委,八区、十二区区长和县委宣传部部长、县议会议长等职...[详细]
魏炳山(1897~1975)清苑南宋村人。20岁学唱西河大鼓,主要在北京、天津、保定一带卖艺为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魏炳山在共产党领导下,负责村内抗日宣传。他口齿伶俐,又会说书,连说带讲,走到哪儿便说唱到哪儿,一曲新词《妻子送郎上战场》,对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起了很大鼓动作用。1940年加入中国...[详细]
魏建军,男,1964年出生,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省十届人大代表,现任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将一个乡镇小厂发展成现代化国家级大型企业,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汽车企业。他带领的长城汽车在国内创出了“长城皮卡连续15年在全国保持了市场占有率、销量第一”、“长城SUV连续...[详细]
魏金声(1877~1943)字孔音。满城南固店村人。7岁入私塾读书,16岁考中秀才,23岁在清军任过两年文职官员。光绪二十八年(1902),辞职返乡办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被聘为满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第三任校长。次年,考入保定师范学堂。宣统元年(1909)毕业后,在满城建立县立两级女子小...[详细]
魏汝霖(1908~2002)字泽民。满城南固店村人。毕业于中央军校第六期炮兵科、陆军大学第十期、国防研究院第一期。在商震部任过参谋处长和军参谋长。1939年4月,任第二十集团军参谋长。1943年任驻澳洲陆军武官。1946年12月,任国民政府国防部兵役局副局长。1948年9月,授陆军少将军衔。大陆...[详细]
魏十篇(1911~1946)又名魏克仁。唐县东建阳村人。1925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7年夏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年寒假在家乡发展刘洛将等7名党员,建立了唐县东建阳村党支部。1928年6月任中共保定市委委员兼团委书记。1929年春任育德中学党支部书记,是中共保北中心县...[详细]
魏树鸿(1889~1937)字公辅。满城南固店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中秀才。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第三期东文班,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后,被分至南京陆军中学堂任教官,1914年2月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工兵科一连学习,1916年5月毕业后,到山...[详细]
魏颂尧(1899~1940)涿县(今涿州)尚庄村人。在京兆师范读书时,接触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革命处于低潮,魏颂尧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当时,国民党在北方正处于发展时期,魏颂尧机智地打入国民党内。1928年春,中共保北中心县委派张廷瑞到涿县发展共产党组织,魏给予大力...[详细]
魏秀文(1919~1942)女。涞源小北关村人。1936年考入涞源县简易师范,上学期间,阅读了表兄梁正中借给她的革命书籍和进步刊物,并经常与同学们探讨新文化。一次作文时,她写了一篇《论童养媳》的文章,历数了黑暗社会对妇女的残害,提出了婚姻自由的主张。在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熏陶下,她第一个剪掉辫子,...[详细]
魏元信(1893~1944)字复乾。安国奉伯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考入保定官立中学堂,1912年肄业,在安国伍仁桥村任教,1915年考入直隶省立高等师范学校图画音乐专修科,毕业后赴英国留学,系统学习西方绘画理论,绘画技巧有很大提高。他的山水、人物、梅、兰、荷等作品,以墨色润泽、沉雄、郁茂、...[详细]
温敬铭(1905~1985)字勉之。蠡县城内西北街人。6岁开始跟邻居学习武术,读小学期间,拜博野县罗成立为师。1929年考入北平(今北京)-任武术教官。1930年调任山西太原军官教导团武术教练。1933年报考南京中央国术馆。为扩大中国武术在海外的影响,1933年和1936年,温敬铭曾两次作为中央...[详细]
吴瑕(1925~2001)徐水樊村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军区军分区剧社小队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随军记者,冀晋军区政治部剧社队长、报社。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分区北岳军区旅宣教科科长,华北军区师宣教科副科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师政治部科长、军文化...[详细]
吴彩臣(1896~1964)涿县(今涿州)城内人。10岁从名医祖父吴学深攻学医理,又拜针灸医师徐仰山为师,苦学6年,得其真传。不到20岁,已形成以内诊为主、针灸为辅的医疗特色。城乡求医者盈门。1929年赴北平(今北京)挂牌行医。1931年与施今墨等在北平创建华北国医学院,任针灸系教授。执教5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