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农 [公元1922年-1976年]

  • 李悦农(1922~1976)曾用名李惠田,抗日战争时期曾化名李游。蠡县东侯佐村人。少年时因家庭困难辍学,外出当学徒。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回乡参加抗日工作。1938年6月在村农会、青会工作。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任蠡县第五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1942年3月任中共蠡...[详细]

李玉衡 [公元1910年-1942年]

  • 李玉衡(1910~1942)又名李球子。蠡县屯里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加入蠡县抗日救国会,同年9月18日参加了在县城召开的“九一八”国耻纪念大会,更坚定了抗日救亡、以身报国的决心,于同年12月参加蠡县二区抗日游击小队,刻苦锻炼,练就一手好 法,人称“百发百中”。...[详细]

李泽民 [公元1909年-1995年]

  • 李泽民(1909~1995)蠡县中五夫村人。1924年至1928年在保定育德中学读书。1928年9月至1931年10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学习。1932年10月至1933年5月任保定育德中学教员,此后在北平(今北京)今是中学任教务主任、河间县实业科农场技术员。抗日战争初期参加冀中区博野民军。1...[详细]

李智 [公元1912年-1943年]

  • 李智(1912~1943)阜平赤瓦屋村人。从小就给地主放牛放羊。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李智到晋察冀日报社当交通班长,工作很积极。每当夜间第一批报纸印出来,他就背上报尽快送往几十里外的军区司令部和边区党政机关。遇到下雨,他就脱下衣服把报纸包起来,用身体盖住,报纸没湿,但他自己却淋得...[详细]

李之琏 [公元1913年-2006年]

  • 李之琏(1913~2006)蠡县七器村人。1926年秋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高中部。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被选为“左联”北平(今北京)分盟委员。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从事地下活...[详细]

李庄 [公元1918年-2006年]

  • 李庄(1918~2006)徐水北上关人。1939年作为革命通讯社记者报道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当记者、。李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始人之一,...[详细]

李琢之 [公元1913年-1974年]

  • 李琢之(1913~1974)曾用名李宝璋。定县(今定州)西柴里村人。早年就读于北平(今北京)朝阳大学。1937年毕业后,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行政公署科员、科长,河间县县长,清苑县县长,第七、第八专员公署工商局长,华北对外贸易管理局处长、局长,中国对外贸易代表团团长,驻...[详细]

李子清 [公元1915年-2000年]

  • 李子清(1915~2000)徐水刘庄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县长勤务员,区游击队长,路东武装工作队长、县大队长,军分区独立营长,野战军步兵某师五九〇团团长,沧州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李子清带领地方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配合八路军开展抗日斗争。1939年,李子清带领...[详细]

李宗侗 [公元1895年-1974年]

  • 李宗侗(1895~1974)字玄伯。高阳庞口村人。父亲李焜瀛曾任清朝户部侍郎。李宗侗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1921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大、中法大学教授及国立工业专门学校代校长。1924年因抨击北洋政府被通缉。1927年任国民政府注册局局长。1928年3月任农矿部参事,后任国民党北平政治分会委员...[详细]

李宗淮 [公元1916年-1998年]

  • 李宗淮(1916~1998)安国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北公学柏邑分校组织干事、队长,山西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干事、政治指导员等职。1945年10月任杨靖宇支队一团政治处主任,1947年9月任东北军大辽东分校学校一大队政委,1948年9月任东北军大总校第四...[详细]

娄文彬 [公元1923年-1984年]

  • 娄文彬(1923~1984)定兴沿村人。14岁开始在河南新乡随父学徒,后去安阳拜许连元为师。出师后,到丰台涌泉阁澡堂当修脚工。一年后,到北平(今北京)隆福寺浴堂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潜心研究治疗脚病的方法,开始每天治三四人,后来每天增到三四十人。到1960年能治疗脚病40多种。1963年浴堂内设...[详细]

鹿荃 [清][?-1792年]

  • 鹿荃(?~1792)字馥园。定兴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历任三河训导,灵石知县,绛州知州,镇江府知府,浙江粮道,两淮盐运使,护理两淮盐政。著有《鹿氏家谱》13卷。在定兴县城尚保存有鹿荃所建的鹿氏家族故居。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同年(公元1792年)去世的名人: 陈自申 (170...[详细]

鹿宾 [清][公元1646年-1714年]

  • 鹿宾(1646~1714)字鸣嘉,号诚斋。定兴人。其父鹿尽心曾任山西安邑知县。鹿宾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中进士,授湖南桂阳知县,上任后首先革除里长轮值供应差役的弊病,减轻百姓负担。又十分重视教育,集中县内优秀士人,亲自授课,同时给予资助,待之亲如子弟。县内山田多荒弃,鹿宾组织农民重垦山田,...[详细]

路达 [公元1912年-1996年]

  • 路达(1912~1996)原名王景荣。安国曲堤村人。先后就读于安国县第一高小和乡村师范学校,1932年师范毕业后,在本村小学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抗日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安国县农民抗日救国会主任、文建会主任、县委农运部部长等职。1944年2月调任中共束(鹿)晋(...[详细]

卢度世 [南北朝][公元418年-471年]

  • 卢度世(418~471)字子迁。南北朝时期范阳涿(今涿州)人。幼年时聪明颖悟,有心计。北魏时为中书学生,应选东宫。弱冠,与从兄遐都以学行为时流所重。后因为崔浩一事,弃官逃于高阳郑罴家,郑罴把他藏起来。使者囚禁郑罴长子,对其殴打。郑罴告诫儿子说:“君子杀身以成仁,汝虽死勿言。”子遵父命,遂被拷打,...[详细]

卢光 [南北朝][公元506年-567年]

  • 卢光(506~567)字景仁,小字伯。南北朝时期范阳涿(今涿州)人。他性格温谨,博览群籍,精于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善阴阳,解音律,好玄言。北魏孝昌初年(525),始-府参军事,迁明威将军、员外侍郎。及魏孝武帝西迁,卢光在东部呼应,遥授大都督、晋州刺史、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西...[详细]

卢鸿 [唐]

  • 卢鸿(生卒不详)又名鸿一,字浩然。范阳(今涿州)人,后徙家洛阳,隐居嵩山。博学工书画,其书擅长籀、篆、隶、楷诸体。唐开元十二年(724)曾撰写并八分书唐普寂禅师碑。其画工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笔意与王维画相媲美。玄宗备礼召至东都,拜为谏议大夫,固辞还山。赐隐士服,为营建草堂居住。聚徒至500人,...[详细]

卢景裕 [南北朝][?-540年]

  • 卢景裕(?~540)字仲儒,小字白头。南北朝时期范阳涿(今涿州)人。少年时就很聪敏,专心学习。先居拒马河,后又避地大宁山,不问世事,一心为经典作注解。他的叔父卢同地位显要,而他却居住于园舍,寄情于郊野,谦恭守道,因此世人称他“居士”。北魏时,任国子博士。东魏天平年间(524~537),回归故里,...[详细]

卢进桥 [公元1927年-2009年]

  • 卢进桥(1927~2009)曲阳北养马村人。8岁随舅父学习雕刻技术。1940年随师赴唐县军城参加白求恩纪念馆工程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过宝成、沙丰、石阳(今石太)、焦黄铁路的雕刻工程建设。在宝成铁路桥梁雕刻工程建设中,被评为“甲等劳模”;在万人石匠大比武中,一举夺魁,被命名为宝成线上的“铁巴掌...[详细]

鹿久徵 [明]

  • 鹿久徵(生卒不详)字豫轩。定兴人。明万历八年(1580)中进士,初任职息县。当时,明神宗下诏在全国均田,部使者令地方府、县将土地分成上、中、下三类,息县奸民作怪,尽以下等之田上报。鹿久徵严加核查。息县原有可耕田28万顷,而核查出隐占之田4000余顷,令其纳税。后任职襄垣。此县历年饥荒,-者甚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