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珂(1914~1998)完县(今顺平)龙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一一五师骑兵营班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十一大队班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学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广灵支队连长,第三军分区第二团连长,第四十二团连长,第三军分区阜平支队副支...[详细]
刘凤仪(1942~2003)徐水人。1962年3月参加工作。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建工部第四土石方公司石方工程大队党支部书记,广东省机械施工公司第四十三施工队党总支书记、公司党委常委。1975年后,任广东省建工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其间先后兼任省机械施工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澳门南方...[详细]
刘观澜(1820~1910)号老观。蠡县赵锻庄村人。出身于武术世家,兄弟三人自幼随父习武练功。清道光八年(1828),与其兄攀贵、其弟俊杰、张村高擎天、前刘市魏老方等人,跟随武术大师冯克善、杨景、唐有义学习戳脚(文武十八趟,内含八十一腿法)、地躺拳、太极十三形,成为武术名家。他身材矮小,精干伶俐...[详细]
刘管乐(1918~1990)又名海水。安国南章村人。自幼酷爱音乐,16岁起习吹笛子,随班参加婚丧嫁娶演奏,成为安国一带著名民间艺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投身抗日斗争。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安国县委教育干事、宣传委员,赵县三区区委书记,藁城县委地下联络干事。1947年回原籍,...[详细]
刘好礼(1226~1288)字敬之。原籍河南开封,金元之际移家完州(治今顺平)。刘好礼少年时就喜欢读书,元宪宗时廉访府辟为参议。宪宗五年(1255),改永兴府(治今河北涿鹿)达鲁花赤。至元元年(1264),因侍仪廉希逸的推荐被世祖召见,上言举荐人材数事,得到世祖的嘉许。至元五年(1268),应诏...[详细]
刘沪(?~约1045)字子浚。保州保塞(今保定)人,刘文质之子。他好读书,深沉寡言,有智略。因恩荫补三班奉职,迁右侍禁。北宋康定年间(1040~1041),任渭州(治今甘肃平凉)瓦亭砦监押,权静边砦,击破羌人党留等族,斩一骁将,获马牛橐驼上万。当时宋将任福战败,边城昼闭,居民畜产多为贼所掠,只有...[详细]
刘化南(1907~1941)博野南杨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组织本村农民协会,在博蠡县委领导下,先后参加了砸盐店、打盐巡、反“八厘公债”、砸国民党县党部等斗争。1930年8月12日参加了博蠡暴-动。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到阜平受训,1938年12月,...[详细]
刘华圃(1903~1968)又名刘春永。安国西王奇村人。15岁在药店学徒,17岁入天津隆顺榕药庄。他潜心钻研业务,虚心学习中药鉴别加工技术,几年后擢升为总经理。1939年被推举为天津市国药同业公会会长,多次冒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抗日志士。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加紧对天津商界掠夺,...[详细]
刘建卿(1869~1944)蠡县刘村人。十几岁到天津学徒,学做乐器,三年学徒期满回故乡开始串乡修理雨伞,后于保定西大街定点修理雨伞、球拍。清宣统二年(1910)的一天,保定斯罗医院(今保定市第一医院)的两个美国人,拿着一支网球拍让他修理。他在修理网球拍时边修理边研究、测量,按球拍的结构精心模仿,...[详细]
刘吉年(1908~1942)别名刘迪刚、王焕章、贾炼。安国南章村人。家中较富裕,1919年考入安国县石佛高小,1922年考入保定烈士田中学。1925年转保定同仁中学,1928年毕业回家务农,结识了中共党员徐云甫,他们常在一起谈古论今,探讨民族兴亡、民众解放等问题。1930年,刘吉年担任本村小学教...[详细]
刘继仁(1922~1944)原名刘尚谋。蠡县刘佃庄村人。1937年7月考入蠡县县立高级小学,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任三区游击队指导员,5月调县游击大队,历任宣传干事、组织干事、党总支副书记、书记。1940年3月8日黎明,刘尚谋带领一个分队在东莲子口老堤头和日伪军相遇,他带领...[详细]
刘亮(508~547)本名道德。南北朝时期中山(治今定州)人。其父刘持真(一作特真),为北魏镇远将军、领民酋长。刘亮从小卓异不群,有纵横计略,姿貌魁梧,令人生畏。永安三年(530),仕北魏官至都督,随大将贺拔岳西征,在解岐州之围及攻击农民起义军侯伏侯元进、万俟道洛、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等部的战斗中...[详细]
刘连元(1908~1933)完县(今顺平)北下邑村人。出生在富裕家庭,幼年刻苦学习,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学校党组织派遣回原籍与韩永禄、李永茂一起发展党组织。以教书做掩护,秘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多次组织学生和农民举行抗捐抗税的--,张贴“打倒土豪劣绅”、“...[详细]
刘洛福(1882~1938)曾用名刘皂堂,艺名刘老乐,外号万人乐。定县(今定州)高就村人。从小爱唱,13岁开始学河北梆子,14岁初次登台演出,即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才华,深受观众称赞。他行当齐全,青衣、老生、胡生、老旦、彩旦样样在行,尤以老旦、彩旦见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受家乡秧歌剧种的影...[详细]
刘鸣琴(1914~1941)乳名小进、小文。安国南章村人。受其姑父博野县早期共产党人徐云甫革命思想的熏陶,自幼便同情穷人,乐于助人。1929年刘鸣琴高小毕业后常帮徐云甫传递情报。1931年经徐云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8月下旬,刘鸣琴因参加高蠡暴-动,暴露身份,经党组织介绍去北平(今北京)于学...[详细]
刘民英(1920~1989)高阳人。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中军区独立团卫生队内科主任,后方医院外科主任,团卫生队队长,分区卫生处医务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中军区卫生部医务科科长,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华北医科大学教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详细]
刘慕文(1912~1981)原名刘法周,别名刘希光、雨流。完县(今顺平)寨子村人。1930年参加五里岗暴-动。经堂兄刘秀峰介绍,1937年8月参加革命,到阜平县干部学校学习,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从干校学习结业,分配到中共完县第四区委任宣传委员兼区政府民政助理。1939年...[详细]
刘宁一(1907~1994)原名史连甲。满城南马村人。1924年考入直隶第四师范。次年,参加五卅运动。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满城特别支部书记、县委书记。1929年任中共唐山煤矿林西区书记。1931年在顺直省委组织部工作。4月被 当局逮捕。1932年1月,保释后赴唐山任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详细]
刘清江(1915~1947)又名刘常运。望都西黑堡村人。小学毕业后回家务农,性情刚直,喜打抱不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即参加了路西抗日救国自卫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担任望都县第二区(后改为三区)区委书记。1942年对敌斗争形势恶化,刘清江坚持活动在本区,昼伏夜出指导各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