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大长公主(?-1008年),为北宋宋太祖嫡长女,母孝惠皇后。 开宝三年(970年),封为昭庆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承衍,赐宅第于景龙门外。宋太宗即位后,进封为郑国昭庆公主。淳化元年(990年),改封为秦国昭庆公主。宋真宗即位后,公主以真宗堂姐的身份,在至道三年(997年),被进封为秦国昭庆...[详细]
赵彦徽(?—968),河北安喜(今定州)人,北宋初期领,开国功臣之一。 人物生平 宋太祖在建立宋朝还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立即罢免张光翰、赵彦徽二人的军职,而以自己的“义社兄弟”韩重赟与亲信罗彦瓌接替,说明宋太祖急于直接掌握侍卫亲军司的兵权,这可能与“陈桥兵变”中张光翰、赵彦徽两人的向背,...[详细]
左春文,现任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是一支集铁路、公路、市政、桥梁、隧道、深基础、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水电、机场、港口码头、矿山、建筑与机械设备安装、土石方工程施工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化施工队伍。 公司现有员工16000名,拥有...[详细]
白志文,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满族,河北省易县人,生于1903年10月,1986年4月3日因病逝世。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多次战斗,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巨大贡献 白志文同志1929年参加了著名的湖北大冶-,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团长、师长等职,参加了...[详细]
原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原农牧渔业部顾问。 边疆1917年生于河北省完县(今顺平),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他历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区队长,第四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副主任等职。他参加了“百团大战”的多次战役和反扫荡。解放战争期间,他历任晋察冀军区三旅政治部副主任...[详细]
冰痕 (?-1977),女。原名李文敏。河北省望都县人。三十年代女作家。1928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因个性如冰,被同学赠日"冰痕",此后发表文章则用作笔名。毕业后即来东北工作,时任沈阳第一中学教师。因酷爱文学,常给《哈尔滨公报》“公田”副刊写稿,经常发表的作品多为诗歌、散文、小说等。她的...[详细]
陈亚夫(1914~1990)满城西苟村人。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任中共保定特委中心支部组织委员、护济会会长,在求学期间因宣传抗日救亡,发动群众抗捐抗税,三次被学校开除。1933年满城县党组织被破坏后,国民党当局三次武装抄家缉拿陈亚夫。陈...[详细]
鹿传霖(1836~1910)字滋轩,号迂叟。定兴人。父丕宗,官至贵州都匀知府,鹿传霖是其第五子。咸丰六年(1856)七月,苗民攻都匀城时,鹿传霖曾率健卒外出迎饷,听说城危,急驰回城助战,坚持10个月之后,援绝城陷,鹿丕宗0身亡。鹿传霖投贵州总督府,哭诉其父亲死状,并随军收复都匀。后鹿传霖扶丧乞讨...[详细]
楚溪春(1896~1966)字晴波。蠡县北高晃村人。早年就读于定兴姚村直隶陆军小学堂、北京清河第一陆军中学。1918年9月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历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队长、山西省军干学校教育长、山西第七师参谋长、北平(今北京)宪兵司令等职。1934年到南京陆军大学学习,后留校任教...[详细]
冯超如(1890~1974)字卓,笔名侠衲。陕西大荔人。青年时由陕西省立第二师范学堂毕业,参加辛亥革命起义军,历任参谋、营长、团长、少将参议等职。后赴南京中国国学院学习文史、哲学,又赴日本考察。归国后,在上海大学教授历史、哲学。于右任出任国民政府-院长时,冯去-所属审计部任会计科科长、会计处处...[详细]
封至模(1893~1974)祖籍陕西咸宁柏坊树,生于咸宁景龙池(今属西安市碑林区)。1921年毕业于西安第一师范学校,同年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专攻美术。在艺专期间,与剧作家李健吾等排演《幽兰女士》《一元钱》《夜未央》《母亲》《是人吗》等多种话剧,他以男饰女,名噪燕京。与此同时,封还参加齐如山、...[详细]
傅继泽(1918~1991)博野北杨村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冀中军区津南抗日自卫军独立第二旅参谋长。1940年调任运河支队参谋长。在-公路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同日军展开肉搏战,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 1946年兼任北平(今北京)军调处执行部第十八小组(驻泊头...[详细]
耿田(1911.11-1985.2) 耿田,女,原名耿宽云,河北省阜平县魏家峪村人。父亲早逝,家境贫寒,10岁就到地主家当佣人。后在其表哥、共产党员李信仁的影响教育下,从地主家逃出参加了革命。1929年入团,1931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后方作了大量组织工作和妇女工作。1945年"八·一五...[详细]
谷雄一(1905~1931)曾用名谷文会、谷隧、郭松仁、苏亦雄。安国北各堡村人。1921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探求革命真理,参加-。1925年夏,被党组织选派到冯玉祥开办的张家口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西北军担任下级军官,旋调方振武部任中校参谋,与在冯玉祥部队担任领导...[详细]
胡步三 (1902-1968),又名胡谦之。河北省阜平县人。1918年人本县乡村师范,1919年任小学教员。1920年入保定第二师范,1919年任小学教员。1920年入保定第二师范。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跨党加入国民党,1925年-...[详细]
胡友之(1914—1998)原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顾问。 胡友之同志是河北安国人,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保安司令部政治部干事、股长、科长,警备第三旅兼三边军分区政治部宣教科科长,参加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斗争。...[详细]
李霨(1625-1684) 清朝大臣。字景霭,号坦园,自号据梧居士,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顺治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保和殿大学士。谥文勤。李霨七岁而孤,自幼苦节读书,言行不苟,致位宰辅时年方三十四岁,参豫机密,削平祸乱,风度峻整,忠诚俭廉。其诗集分体起顺治二年至康熙六年,二集编...[详细]
李塨(1659-1733) 清朝思想家。字刚主,号恕谷。清河北蠡县人。康熙举人。师承颜元之学,弃八股,专治礼、数、射、御、兵法、乐诸学,时称“颜李学派”。年32中举后游学南北,结交万斯同等名士,研讨学术,使颜李之学广为传播。其学以反对宋明理学空谈性命,讲求经世致用,改良封建制度为旨。注重实...[详细]
梁鉴堂(1897-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军69师203旅旅长 字镜斋。男,1897年出生,河北蠡县人。1920年入日本士官学校第13期炮科学习。毕业后,到第15混成旅孙岳部任职。历任参谋、团长、旅长等职。 1931年12月,所部被编入第33军69师,任第203旅旅长。抗日战争全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