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学彦 [公元1952年-1988年]

  • 曾学彦 (1952~1988),本县柳川乡人,生于1952年2月17日,1985年8月任留坝县邮电局局长。1988年8月14日在抗洪抢险中身先士卒,不幸以身殉职。8月9日凌晨,本县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公路及电讯中断。10日凌晨,曾带领职工爬崖通往鲜家坝,闯过乌龟梁,终于11日凌晨抢通鲜家坝通讯线路...[详细]

曾子才

  • 曾子才 (?—1943),名继贤,以字行,天堰乡唐家沟坎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速成班。清宣统三年(1911),任陕西省新军排长;辛亥革命时任团长,因镇压白阆有功,委陕西省第二混城旅长,后离职回汉中。民国9年(1920),回县闲居。18年(1929),任西北边防军第一军军长,先后收阜川民团头目李...[详细]

张汉民

  • 张汉民 (中共党员),运回0弹药。是月25日晚,在黄沙玉皇庙成立中国工农红军29军第4游击队,卢黄轸任宣传队长。26日奉上级“消灭元墩王化治、阜川魏占海两个民团,打通去川障碍。到大河坝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与四川红四方面军取得联系,达到互相支援之目的”的指示。于翌年1月11日拂晓,率游击队至元墩...[详细]

张鸿儒

  • 张鸿儒(?~1973) 本县协税乡人。解放前任新疆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军需处长,新疆解放时为起义部队五人小组成员之一。解放初,任解放军农业建设兵团第四师少将总务处长,后病故。同年(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 杨桂芳 (1899~1973) 陕西省汉中南郑县 高机先 (1892~...[详细]

张惠长 [公元1889年-1980年]

  • 张惠长(1889—1980) 字锦威,张家边大环村人。幼年随父侨居美国。民国3年(1914)孙中山派林森赴美国招募华侨子弟学习航空,其获选,到美国纽约寇蒂斯航空学校入学,学习飞行技术。1917年毕业回国抵广州,任大元帅府侍从副官。次年任航空处副处长。后奉命赴闽,组建援闽粤军飞机队。1920年...[详细]

张慧冲 [公元1898年-1962年]

  • 张慧冲(1898—1962) 沙溪下泽村人。幼年在上海麦伦书院读书,青年时毕业于航海专科学校,曾在上海招商局船上当二副。民国12年(1923)入商务印书馆影戏部。1924年全资开办上海联合影片公司,1925年参加上海明星影片公司。1927年自组上海慧冲影片公司、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中国联合影...[详细]

张联辉 [公元1856年-1927年]

  • 张联辉(1856~1927) 男,字萼楼,祖籍湖北麻城。康熙年间,张姓先辈由麻城迁入班城西北边柳林沟。光绪三年至五年(1877~1879),还是生员的张参加编修《定远厅志》,为5名总校之一。七年(1881),张被选取考定优贡,与副贡程学深用俸禄380两白银在省城西安西门内购崔氏旧房一座,筑屋21...[详细]

张鸣岐 [公元1884年-1957年]

  • 张鸣岐 (1884—1957),弥陀寺乡团结村人,后居城关镇。自幼随父学眼科,对针灸、内科、精神病有研究,1950年获得国务院卫生部中医师证书。善以针灸与八宝红灵散治小儿惊风。1954年献出验方,被收入《沔县秘验方汇编》中。1954—1956年在县中医培训班任教师,捐中医药书籍百余册,自编中医药...[详细]

张琼华 [公元1890年-1980年]

  • 张琼华,女,1890—1980年,四川乐山市苏稽镇人,郭沫若发妻。1912年,在父母的包办下,郭沫若无奈与张琼华结婚,实际两人并没有感情。五天后郭沫若离家,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张琼华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39年郭还乡时向还在守活寡的张琼华鞠躬表示歉意。1980年张病逝于乐山,没有留下子女。...[详细]

张世珍 [公元1904年-1960年]

  • 张世珍 (1904~1960),字伯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于留坝县城关镇。早年毕业于汉中联立中学,曾在军阀吴新田的第七师当过参谋、副官等职,为国民党员,并参加过复兴社。中华民国12年(1923)回留坝任东关小学校长。民国14年(1925)任留坝县教育科长,将东关小学的数十石课(粮食)提...[详细]

张西轩 [公元1869年-1954年,清末秀才,医家]

  • 张西轩(1869-1954),字惠畴,陕西省南郑县高台乡人。清末秀才,医家。 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生,出身医药世家。其祖父张巨元、父张居渊,其本人及其五子一媳,俱从医,时人称之“四世医家”。 民国初年,张西轩在新集河沿街开设医药铺行医、售药、授徒,以家传密方治愈许多麻疯病人,受到群...[详细]

张羽 [明]

  • 张羽 字伯翔,本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初任传谕圣旨的行人官。正德初年,宦官刘瑾(兴平县人)以同乡笼络张羽,羽因不与为伍而受到压制。五年(1510),刘瑾谋反事败被杀,羽才升任考察山东吏治的御史。当时有个县官以权谋私,为害地方,并借故友关系求张羽向上说情,妄图升官。张羽立即奏请皇...[详细]

张子述 [公元1903年-1988年]

  • 张子述 (1903—1988),勉县城关镇劳动街人。民国15年(1926)从师学医,20年(1931)开铺行医。34—36年(1945—1947)参加北京医专函授和贵州光明眼科函授学习后,经国家-统考合格后,取得中医师资格。 解放后,张子述先后在县中医联诊所、县医院当医师,并在县中医...[详细]

赵安宅 [公元1901年-1985年]

  • 赵安宅(1901~1985) 本县伍家乡红星村赵家院子人。幼时读过《四书》,粗通文墨。1933年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十师特务团政治处在赵家院子三面粉墙上墨书了《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和《川陕省苏维埃土地法令》;经军走后,赵即和家人在书有文献的三面墙建修了7间新房屋,将文献保护起来。不久从三元坝过来...[详细]

赵綍生 [公元1906年-1945年]

  • 赵綍生(1906—1945),名之纶,赵寨乡刘台村人。出生于农村富有家庭。1923—1927年先后在北京燕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大肆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赵綍生回到汉中。年秋,赵綍生与其他共产党员组成第一个“中共南郑小组”,开展党的活动。...[详细]

赵烈 [公元1920年-1943年]

  • 赵烈(1920—1943) 香山县人。民国27年(1938)北上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4月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陕北留守部队工作,后赴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干事。1940年秋拍摄百团大战战地照片。1942年参加创办《晋察冀画报》,任报...[详细]

赵培义

  • 赵培义 (1932-)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山西省榆次县人,1932年4月出生。1948年12月在山西晋中三分区武装部参加工作。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南下入湖南,先后任湖南衡阳支前司令部航运科干事、衡阳地委秘书处干部、湘南区党委组织部组织员。1954年任新...[详细]

赵寿眉 [公元1860年-1943年]

  • 赵寿眉 (1860—1943),又名赵锡其,字寿眉,号泉峰,以字行,弥陀寺乡赵家庄人,晚清贡生。习中医、研医术。民国19年(1930)应聘至汉中一药店坐堂行医。22年(1933)汉中伤寒、霍乱流行,曾治愈赵寿山部队官兵多人,不收赠礼。赵寿山赠“汉上人瑞”匾。年老回县行医,治病不分贫富疏亲;不避寒...[详细]

郑彼岸 [清][公元1879年-1975年]

  • 郑彼岸(1879—1975) 又名岸父,号伯瑜,张家边濠头村人。少年已有神童之誉,参加童试中案首(秀才第一名),后赴日本留学,相遇孙中山并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时开始信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林君复等奉孙中山命,负责策划香山起义。1908年9月在县城创办《香山旬报》,...[详细]

郑道实 [公元1887年-1957年]

  • 郑道实(1887—1957) 沙溪庞头村人,幼年时随祖父迁到石岐南门定居。8岁时入读家塾,爱好读书,天资聪颖,记忆力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到广州,为报馆撰稿以维持生计,后入读两广方言学校英语科,不久因病辍学返乡。此时开始阅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文章,由于文章切中时弊,对康、梁十分钦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