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南英 [明][公元1583年-1646年,明代散文家]

  • 艾南英(1583~1646)明代散文家。字千子。东乡(今属江西)人。少年时即有文名,7岁作《竹林七贤论》。他曾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致力于八股文的改革,并刻四人所作文章行之于世,影响不小。 艾南英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艾夏臣,官至兵部主事。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聪慧好学,7岁时作《...[详细]

艾试 [晋]

  • 艾试,敦厚善良,与人不欺,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乡里的人都很敬仰他。曾经独自在田中耕种,挖掘出一个好象前人埋藏的钱罐子,艾试没有先打开,而是把邻居们叫来,当众打开罐子,里面是空的,人们都很佩服他的胆识。崇祯六年卒,因曾孙艾元徽而显贵,被赠谥为刑部尚书。...[详细]

艾元徵 [清][公元1624年-1676年]

  • 艾元徵(1624~1676)字允洽,号长人,今孙耿镇人。1646年(顺治三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学士、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职。任户部侍郎期间,曾出京勘验田亩,以确定田赋征收数额。因区划得宜,农村没有出现百姓转徙失业的现象。任左都御史期间,艾元徵多次上述请求朝廷广圣孝,重国本,整饬官场...[详细]

安尼塔 [清]

  • 安尼塔•汤浦生(Annetta Tnompson,1853-1929),女,生于美国纽约州普塔基镇。1876年(光绪二年)伴随失聪的弟弟到罗彻斯特聋哑学校上学,受聘于该校任教。翌年,接受专门训练,入威利斯莱学院学习。此间结识正在中国传教的神学博士查理•R•米尔斯。1884年(清道光三十四年)来...[详细]

白英 [明][公元1363年-1419年,明代著名民间水利专家]

  • 白英(1363—1419年),字节之。明初著名农民水利家。山东汶上颜珠村人,后迁居汶上彩山。白英是运河上的一位“老人”(10余名运河民夫的领班,不是指上年纪的人),治水、行船经验相当丰富,十分熟悉山东境内大运河及其附近地势、水情。因治河有功,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被追封为“功漕神”,建祠于南...[详细]

鲍令晖 [南北朝][南朝宋女诗人]

  • 鲍令晖(生卒年不详),她是南朝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鲍令晖代表作有《香茗赋集》、《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等;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但是关于鲍令晖的生平绝少史料记载。 人物生平介绍 据钟嵘《诗品》载,鲍照有一次曾对孝武帝刘骏说:“臣...[详细]

鲍叔牙 [春秋战国][?-前644年]

  • 鲍叔牙(生卒年不详),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举荐管仲代替自己的职位,并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从此日渐强盛。 ...[详细]

包拯 [宋][公元999年-1062年,中国古代十大忠臣,南粤先贤]

  •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东莞榴花公园英雄广场包拯塑像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详细]

边贡 [明][公元1476年-1632年]

  • 边贡(1476—1532年),字庭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齐名,时称“四杰”。 边贡出身于一个官僚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及第,年仅20岁。少年登科,名动朝野。初授...[详细]

卞庄子 [春秋战国]

  • 卞庄子 又作管庄子、卞严子,春秋时期鲁国卞邑大夫,以勇力驰名,曾刺杀过两虎,济宁市泗水县泉林人。 ...[详细]

丙吉 [春秋战国][?-前55年,麒麟阁十一功臣]

  • 丙(或作邴)吉(?—前55年),字少卿。鲁国(今属山东)人 。西汉名臣。 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宣帝即位后,口不言保护...[详细]

毕再遇 [宋][公元1148年-1217年]

  • 毕再遇 (1148—1217)字德卿,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的父亲毕进是岳飞的部将。毕再遇自幼受家庭熏陶,苦练武艺,熟读兵书,矢志抗金。在开禧二年(1206)开始的北伐战争中,他任主将。他有勇有谋、指挥得当,屡立战功。尤其在泗州、灵壁、-、楚州诸役中,给敌军以沉重打击,使敌人听到“毕将军来也...[详细]

伯乐 [春秋战国][公元前680年-前610年]

  • 伯乐(约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菏泽市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后来,伯乐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详细]

晁补之 [宋][公元1053年-1110年,宋朝词人,苏门六君子]

  • 晁补之(1053—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赋兼擅,少时即受到苏轼知赏,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宋史·晁补之传》云: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慤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详细]

蔡昌 [公元1877年-1953年]

  • 蔡昌(1877—1953),字均泰,清光绪三年(1877)11月3日出生,香山县上恭都外壆乡(今珠海市金鼎镇外沙村)人,兄弟4人,其排行第三。幼时家境贫寒,只读过三年私塾。1891年由从澳洲回国探亲的哥哥蔡兴将其带到澳大利亚悉尼谋生,初在蔡兴与马应彪等合股经营的悉尼永生百货水果店内帮工,后自己开...[详细]

蔡锦青 [清][公元1913年-1876年]

  • 蔡锦青 号芥舟(1813~1876),幼时随家人从吉隆东坑村迁居今大岭镇谭公村。清道光至同治年间,曾任江西都昌县知县,吴城镇分防府知府,奉旨记名简用道,署广铙九南兵备道,理九江关税务,简放云南迤东兵备道,调补迤真备道,署理粮储道。癸酉科云南文武提调官,布政使衔(正二品),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详细]

蔡驱

  • 蔡 驱 蔡驱,1943年生,营仔镇北堤村委会石牛潭村人。0党员。 1965年华南工学院造船系本科毕业,同年8月分配到武汉长江航运局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1979年至1983年9月先后任长江航运局重庆分局办公室主任、-(副厅级);1983年9 月至1985年7月在中央党校学习;198...[详细]

蔡永祥 [公元1948年-1966年,革命烈士]

  • 蔡永祥(1948~1966),湖滨乡大蔡村人。8岁入黑石小学读书,经常提早到校,打扫校园教室,学习用功。1964年,党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蔡永祥积极响应,经常帮助邻居五保户扫地、挑水、种自留地。一个冬天的晚上,他路过丁水塘水库,发现水库涵洞漏水,就不顾夜深水冷,跳下水里把涵洞堵实...[详细]

蔡有邻 [唐]

  • 姓名:蔡有邻(以韩择木、史维则、蔡有邻、李潮并称隶书四家)唐代书法家。生卒:籍贯:济阳(今属山东)人家谱:擅长:善八分书经历:官至胄曹参军评价:作品:《庞履温碑》 ...[详细]

曹刿 [春秋战国]

  • 曹刿,即曹沫,一作曹翙。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时期在公元前7世纪初前后。春秋时鲁国知名武士。因为成功地协助鲁庄公指挥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而名垂青史。 春秋时期,我国境内约有七、八十个大小诸侯国,各诸侯国之间的攻伐兼并十分激烈,战争绵绵不绝,胜败也瞬息即变。这种特定的历史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