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坡,1971年3月出生在河北省藁城市南营镇南营村的一个烈士家庭。祖父刘新明,1948年牺牲在东北解放战争的战场上;父母亲均在家务农。 1978年,刘艳坡入小学上学。在小学阶段,他刻苦学习,助人为乐,学习成绩优良,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喜欢听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英雄人物的故事,还经常...[详细]
李震(1914—1973),1914年12月生,河北藁城人。1937年8月入党。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初中文化。1936年12月加入牺盟会办的山西太原民训团,为学员。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任山西平定教导5团指导员。1938年7月任冀西游击大队2大队政治处主任。小说及其改编电视剧《亮剑》中“赵...[详细]
吕炳安(1917—1967),河北省深泽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连政治指导员,第八军分区营政治指导员,地区队政治处主任,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三十一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辽西支队副政治委员,热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详细]
马勇,原名马忠秀,1922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今藁城市)贾村。父亲马国瑞一生务农,兼作油坊等生意,家境较殷实,其思想开明,有爱国热情,在当地较有声望,抗日时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中心村村长和抗日动员会主任。母亲一生勤劳,生性善良,经常接济穷苦人家,在当地口碑很好。家庭的熏陶使马勇在幼年...[详细]
原军事学院顾问。 聂济峰同志是河北省晋县人。他1937年参加抗日动员委员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游击中队副队长、营书记、团政治处干事、游击大队教导员、师轮训队特派员、旅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和副主任等职,先后参加了河北束鹿南智邱反“扫荡”和平汉路破击战等战役、战斗...[详细]
宋肯堂(1898— ),国民党军中将,著名爱国将领,河北晋县人。 1913年考入直隶省立正定中学,1917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国民党陆军第32军141师师长、第32军军长、第26集团军总司令、华北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撤至台湾。经历历史事件: 常德会战 (公元1943年) ...[详细]
王零余,又名王庆昌,1907年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高平村一户农民家庭。1928年在正定师范学校讲习班读书时,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正定县委宣传委员。因参与组织领导正定县的反-污吏、土豪劣绅的斗争,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通缉,遂转移到石门(今石家庄市)以画像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详细]
王一青(1917.3-1985.12) 王一青,河北省平山县王家岸村人,中学教师传习所毕业。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任八路军三五九旅教导员,1945年12月,任松江省延寿县县长,1946年2月,任呼兰县政府政务秘书。1947年任康金区委书记,1948年10月,任县委宣传...[详细]
魏益三(1884年--1964年)中将。字友仁,河北藁城人,生于1884年2月25日。 个人履历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炮科、北京陆军大学第5期毕业。 1920年任西北边防军第3混成旅骑兵4团团长,1921年加入奉军,曾任奉军第39团团长,1923年兼任东三省教导队队长,并兼任东北讲...[详细]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 ,又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童年经历 文昭甄皇后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袭二千石俸禄的官职。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 甄氏于...[详细]
徐信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 徐信1921年出生于河北省灵寿县,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指导员、连长、队长、团长,参加了反扫荡、百团大战和扩大解放区的攻势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他任副师长兼参谋长,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平津、太原、宁夏等战役战斗。...[详细]
尹蔚民,男,1953年1月生,河北灵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1969年2月参加工作,197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9月至1971年12月在解放军测绘学院航测外业系学习。 1978年7月起,任中央组织部经济干部局干事、轻工交通处副处长,中央机关干部局五处副处长,中央...[详细]
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原顾问(副兵团职)。 张清化同志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科员、参谋、副科长、科长、材料室副主任、敌军组组长,军委作战部第一局副主任、副局长,军委作战部作战局副局长兼总参作战室主任,军委测绘局副局长、代局长,总参测绘局局长兼测绘学院院长、...[详细]
张蕴钰 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 张蕴钰是河北省赞皇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游击队队长、独立团参谋长、股长、参谋、大队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清河、马岭、大陈庄、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副团长、军分区参谋长、旅参谋长...[详细]
甄逸(?-186年),中山无极人,东汉末年人物,曾任上蔡令。魏文帝曹丕的岳父,甄姬的父亲,子甄尧、甄俨等,妻张氏。 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生于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日。 其母张氏常梦见一仙人,手执玉如意,立于其侧;临产之时,只见仙人入房,玉衣盖体,遂生甄氏。 ...[详细]
上海警备区原正军职顾问(副兵团职待遇)。 宗凤洲1912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七年在家乡组织抗日游击队,一九三九年改编为八路军。一九四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团长,新编第十旅二十九团团长,1941年任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解放战争...[详细]
蔡珪(?-1174) 金朝文学家、学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位石家庄市东北)人。字正甫,诗人蔡松年之子。7 岁能诗。1151年(海陵王天德三年)进士。蔡松年曾为之赋(《一剪梅》)有“白壁雄文冠玉金,桂月名香继家声”之句。入为翰林修撰,同知制诰。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其辩博号称天下第一。金朝...[详细]
丁果仙(1909—1972),字步云,艺名“果子红”。河北省束鹿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四岁就远离父母,远离家乡,被卖于太原丁家做养女,七岁投师晋剧艺人孙竹林学艺,在太原泰山庙清唱卖艺三年,是晋剧史上第一位女须生。她十一岁搭班登台,曾在庆梨园、锦艺园等戏班与前辈著名艺人“盖天红”(王步云)、...[详细]
董俊 (1186—1233)字用章,金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元朝大将。 董俊少年时种田,成年后浏览书史,擅长骑射。蒙古代金后,河北大乱,藁城令立靶募兵,董俊挽强弓一发中的,受募领兵。1215年,木华黎帅兵南下,他率军投降,此后成为一位著名的世侯。 1219年,董俊升任中山府(治今河北定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