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翱材 [清]

  • 萧翱材,字匪棘,号右溪。百侯人。顺治八年(辛卯,1651)举人,十五年(戊戌,1658)进士。康熙元年知巴陵县。时值西山用兵,巴陵为往来孔道。徭役既繁,征输尤急。前令宋象贤已以是罣误,翱材继其任,不忍以是病民,尝作《催科》、《劝垦》二诗冀闻于当道。已作是二诗,上官不喜之。谓其躭癖诗文废事,劾罢,...[详细]

肖光 [公元1917年-2014年]

  • 肖光,原名肖锡禄,男,汉族,1917年4月生,广东大埔人。1929年5月参加红军,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历任红一方面军三纵司令部、总前委勤务员、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师部、红四军十二师师部、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员、青年干事、新兵连政治指导员。1934年1月历任中央军委机要科译电员...[详细]

萧冠英 [公元1892年-1945年]

  • 萧冠英(1892~1945),字菊魂,百侯镇帽山村人。8岁随表叔赴新加坡学做生意,常积小钱购书,勤奋自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表叔资送其回国就读,考入黄埔陆军学校。因受孙中山反清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秘密从事爱国反清革命活动。 清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详细]

萧宸捷 [清]

  • 萧宸捷,字俞聘,号筠洲,百侯人。父翽材,号鸣西,邑诸生。治家有法,和睦邻里,年八十卒。宸捷幼聪颖,出语惊其长老,伯父翱材深异之。为诸生学使试辄冠军。而数奇,棘闱不遇,友教四方。承其指授者多得雋以去。五十一始始于康熙五十年举乡试第二,五十七年成进士,时年已望六矣。改庶吉士。百侯之入翰林者自宸捷始。...[详细]

萧捷明 [公元1931年-1997年]

  • 萧捷明(1931~1997),百侯镇侯北村人,中共党员。 民国38年(1949)4月,捷明参加工作。1953年7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体育系专科,8月到武汉体育学院任教。1956年12月,在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班毕业,1957年1月在沈阳体育学院工作,1960年升为讲师,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详细]

萧明 [公元1917年-1996年]

  • 萧明(1917~1996),原名萧练石,曾用名萧力克、杨哨声,百侯镇侯北中村人。 萧明孩提时曾随父母到马来亚,7岁回家乡读小学;民国22年(1933)在百侯中学读初中。民国24年春,他和杨应彬等8位穷学生一起到广西南宁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当工读生,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5年,他在研究院结...[详细]

萧湘 [公元1917年-1972年]

  • 萧湘(1917~1972),原名寿湘,百侯镇侯北村人。少年时,因家贫小学仅读4年便辍学。民国13年(1924),到潮安当中药店童工,晚间刻苦学习钻研文化知识,民国19年考入汕头金山中学。“九·一八”日军入侵东北后,受全国各地学生抗日救亡浪潮影响,他参加了潮汕地区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2年,中...[详细]

萧畹香 [公元1902年-2000年]

  • 萧畹香(1902~2000),名兰轩,出生于百侯镇帽山村(1994年归湖寮镇辖,改名进光村)。他在家乡念私塾4年,因家贫辍学,在家干农活。民国9年(1920)3月,到马来亚谋生。他先在吉隆坡怡和白铁店当学徒,8个月后到柔佛州新山以打白铁为业,转而开办“和昌父子公司”,兼营建筑业和种植业。尔后,又...[详细]

萧贤舞

  • 萧贤舞(生卒年不详),又名鹏搏,百侯镇人,清代贡生。他生性耿直、豪爽,颇重义气。 100多年前,新加坡岛还是草莱之时,贤舞即与一批华侨前去开荒垦殖。他与福建人刘金榜、潮州人金连城均为同代华侨领袖(时称十二帮头人,他为客帮帮长)。 咸丰七年(1857),他倡议成立新加坡茶阳会馆,与儿子锦麟...[详细]

萧月华 [公元1910年-1983年]

  • 萧月华(1910—1983),女,原名阿华,又名阿香,百侯人。她生于普通一农家,父母以耕田、挑担为活计。兄弟姐妹九人中她排行第六。因家境贫困,父母无力养活众多女儿,她刚出生,即被卖至侯南杨家为童养媳。民国13年(1924),她随杨家的伯父到海丰,进彭湃的父亲所开办的南丰布厂属下一间袜厂做童工。不...[详细]

萧懋之 [公元1886年-1964年]

  • 萧懋之(1886~1964),名文赏,字萧文,百侯镇侯北村人,汕头同文学堂肄业。清宣统元年(1909),他加入同盟会,为蕉岭(镇平)主盟人。宣统三年,策动清军反正使蕉岭光复,任民军司令。民国元年(1912)年,任广东北伐军经理局委员,后被派至福建策动永定、上杭暴-动,两地光复后,他任中华革命军大...[详细]

徐统雄 [公元1886年-1947年]

  • 徐统雄(1886—1947),三河镇汇城村人。原名洞云,“统雄”为孙中山所取名。幼读私塾,16岁南渡星洲随父经商。不久,即独立经营“富华”、“国华”等商业公司。业余自行修学,因智慧过人,能博闻强记,且有心得,故能沉毅通达以处理大事。当时清廷政治腐败,国势垂危,他胸怀救国之志,潜心研究革命思潮,常...[详细]

杨必蕃 [清]

  • 杨必蕃,字椒谷。百侯侯南人。光山令之徐孙。少聪颖,过目成诵。弱冠有文名。龙太守为霖创建韩山书院,集生童肄业其中。亲自课文,以定甲乙。于必蕃极加赞赏,推为潮属名士。府试拔置冠军。乾隆元年(丙辰,1736)登贤书。七年(壬戌,1742)成进士。年三十余而卒。怀才未展,士林惜之。生平著作未梓,藏于家。...[详细]

杨伯极 [公元1941年-1999年]

  • 杨伯极(1941~1999),百侯镇东山村城前阁人。 伯极童年在百侯小学读书,初、高中在百侯中学就读,1959年考入北京石油学院,196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石油设计院工作。他先后参加过大庆炼油厂、上海炼油厂、大连石油七厂、锦西石油五厂、济南炼油厂、广州石化厂等的设计和施工。 伯极从事炼...[详细]

杨德文 [公元1978年-1998年,革命烈士]

  • 杨德文(1978~1998),湖寮镇高道村人。 德文的祖父是游击队员,他从小就受到革命传统熏陶,养成了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在小学读书时,他主动为学校修理桌椅、门窗;村里发生山火,他为参加扑火的群众送水送物;节假日,他常组织要好的同学为军烈属家庭做好事,帮助家境困难的同学干农活。 1997...[详细]

杨德昭 [公元1896年-1983年]

  • 杨德昭(1896—1983),百侯镇侯南村人。清末就读于南京暨南学校,民国2年(1913)上海南洋路矿学校肄业。民国13年从事政治活动,料理国民党上海市党务。民国14年国民革命军成立,回广州参加第四军政治部工作,民国17年任第四军驻京主任。民国21年任西南驻京代表,致力于维系国民党中央与两粤间的...[详细]

杨关林 [公元1930年-1998年]

  • 杨关林(1930~1998),三河镇小坑村人。 1951年,关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冬转业,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东省公安厅-局副股长、股长,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7月后,先后担任广东省司法厅副厅长,广东省-法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 1998年,杨关林在广州逝世,...[详细]

杨国璋

  • 杨国璋,字璧臣。百侯人。光绪元年(1875)举乡试第四,明年丙子成进士,丁丑(光绪三年)殿试户部主事。陕西清吏司行走。薄宦京师,生事日绌,会省亲南返,潮人延主金山书院。尝曰:“作文之道,必以礼义为主,而后词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闻者以为知言。官京城时与南海戴鸿慈、番禺吴道镕以正学相砥砺。二人皆...[详细]

杨煌 [清][公元1676年-1754年]

  • 杨煌(1676—1754),字赤垣,号晖普。百侯侯南人。自幼颖悟,下笔动中理解,不烦绳削而自合。二十四岁由诗经补邑廪生。后屡试不中,至雍正七年(己酉,1729)始以诗经中广东己酉乡科第六十六名举人,其时年五十四岁。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中明通进士。 乾降三年(戊午,1738年)选授罗定...[详细]

杨建苍 [公元1919年-1948年]

  • 杨建苍(1919—1948),又名阿水,百侯镇侯南村人。民国25年(1936),在百侯中学读书期间,他参加了进步团体“民众读书研究会”,阅读了许多革命书刊。后在百侯、双溪小学教书,极力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民国26年加入了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抗敌同志会”,任百侯民众抗日自卫队队长。次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