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大埔人物

萧畹香

[公元1902年-2000年]

萧畹香为[公元1902年-2000年]

  萧畹香(1902~2000),名兰轩,出生于百侯镇帽山村(1994年归湖寮镇辖,改名进光村)。他在家乡念私塾4年,因家贫辍学,在家干农活。民国9年(1920)3月,到马来亚谋生。他先在吉隆坡怡和白铁店当学徒,8个月后到柔佛州新山以打白铁为业,转而开办“和昌父子公司”,兼营建筑业和种植业。尔后,又在香港开设“和昌贸易公司”,逐渐成为有殷实资产和较高名望的华侨实业家。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畹香就在家乡创建“培新小学”,施建“凉亭”、“庙宇”等。1957年,他回国探亲,前往北京观光。适逢“五·一”国际劳动节,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饭店欢宴各国使节和归国观光的侨胞,畹香应邀出席,聆听了周恩来鼓励侨胞热爱祖国、捐资办教育等公益事业的讲话。他从北京回到家乡,即独资兴建进光小学,捐资建百侯医院等,为桑梓兴办公益事业。1979年,他对在家乡创办的进光小学进行修缮,附设了初中班。1983年,又捐资兴建一座三层的教学楼,办起了进光初级中学(后成完中)。1987年,他在村口建起一幢八层教学大楼,接着又陆续建起礼堂、膳堂、师生宿舍大楼及运动场等。帽山村终于办起了幼儿园、小学、中学。进光中学成为具有面向全县招生条件的中学。1987年10月进光中学落成之日,他自拟了一副对联“闻得书香心自悦,深于画理品能高”。
  为办好进光中学,畹香对在校师生实行优惠待遇。凡在进光村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学校教师70多人,除按国家标准发给工资、补贴外,学校另加津贴;给学校补充办学经费每年达50万元。为提高师资水平,他捐资为学校培养了21名大专毕业的中学师资,又高薪聘请已退休的老教师回校任教。他还为学校提供电脑实习室、语言教学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他除了从自己的财产中拨出一笔款作为进光中学的办学专用经费外,还把在汕头、高陂的店铺产业和在县城新建的1幢4层大楼捐赠给学校作校产,作为学校长久性的办学基金。他投入巨资改变学校交通闭塞的状况,捐资310万元,开通湖寮经进光至三岗亭长达22。5公里公路,全线铺沥青硬底路面,使学校北上县城,南下高陂连成一线,还为学校购置交通车,方便师生。为解决进光中学的电力和通讯,他独资架设由县城至学校的输电线和电话专线。他为进光中学创造了优越的办学条件。因此,各地学子均愿意到进光中学念书,教师也乐于到进光中学任教。1991年,进光中学被列为县重点中学,还被市评为最具办学特色的中学之一。1987~1995年,进光中学连续6年高考取得好成绩。
  畹香是华侨实业家、慈善家,1961~1962年,他应马来西亚宽柔中学校董和师生的请求,担任宽柔中学董事长,并拒绝当局把宽中转为独立华文中学。1986年,他献出时值马币近1000万元的土地,给华人创办南方学院作校园。1955年,他在国内带头捐建大埔县华侨中学(在茶阳)。1980年,为县华侨中学复办带头出钱出力。1989年,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在县城落成,他带头捐建1座教学大楼。接受畹香赞助建校的还有百侯、石云、广德、高陂、大东、双溪、大埔中学,侯北、平原、北坑、松柏坑、帽山、文峰、旧寨小学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及百侯幼儿园。他还创建了侯北中学。在市嘉应大学他还捐建1座“学宫”。1991年,县政府特赠给畹香“光被桑梓”金匾,以彰其德。1992年,市政府授予畹香“梅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2000年2月,萧畹香病故于马来西亚,享年98岁。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罗九香 (1902~1978)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蓝裕业 (1902~1928)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张文鸿 (1902~1973)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钟昌涛 (1902~1975)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
巫国璋 (1902~1971)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 更多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
黄瑞文 (1907~2000)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罗芬 (1919~2000)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柳步青 (1912~2000)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管石銮 (1917~2000)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彭善 (1901~2000) 湖北省
周基堃 (1917~2000) 外国历史研究家、翻译家 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
+ 更多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