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藻翔 [公元1865年-1930年]

  • 何藻翔(1865~1930年),字翙高,又字梅夏,晚号邹崖逋者。马宁乡人。父何家饶是武进士,曾官营用守备。藻翔自幼励志向学,博览群书,制艺、诗赋均称出众。22岁上京应试时开始购读西书,留心新学。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成进士,授兵部主事,为官刚正,敢于触忤权贵。甲午之战中,清朝海陆军均惨败于日...[详细]

黄丹书 [清][公元1757年-1808年,粤秀书院]

  • 黄丹书(1757~1808年),字廷授,号虚舟。大良人。自幼爱好诗词书画,勤加研习,造诣日深,名动远近,广东学使李调元举为优贡。丹书不喜八股制艺,38岁才考中举人,入京会试落第,艺名却遍传京华。南归后,省城的权要竞相延聘入幕,丹书一一婉却,安心以讲学为生。曾对人说:“贫与富交则损名,贱与贵交则损...[详细]

梁梦环 [明][?-1629年]

  • 梁梦环(?~1629年),乾滘(今北滘镇广教村)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入仕不久即党附魏忠贤,拜为义父,为建生祠,多次上疏替魏张目。明军宁、锦之役告捷时,又出谋划策助魏冒边功,吹捧魏“德被四方,勋高百代”,呼魏为“九千岁”,导致安平之封,梁梦环本人亦得升太仆寺卿。与此同...[详细]

梁燿枢 [清][公元1832年-1888年]

  • 梁燿枢(1832~1888年),字冠祺,号斗南,晚号叔简。光华乡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状元。父母早丧,家境拮据,得经商的堂兄资助,不致中断学业。少年时代在名儒朱九江(次琦)门下求学,酷好书法,“视短而明,能于粒谷作蚊足小字”,“兼通王、赵笔意”。大魁天下后,授翰林院修撰。光绪八年(1882...[详细]

尢烈 [公元1866年-1936年]

  • 尢烈(1866-1936)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幼名季博,字少纨,又字令季,号吴兴季子,晚号钵华道人。广东顺德人。1886年入广州算学馆学习,毕业后充任广东沙田局文算总目。翌年又任广东舆图局测绘生,被派为中法越南定界委员。不久考取香港华民政务司署书记,结识了孙中山。1895年与孙中山、陈少白...[详细]

李民智

  • 李民智(?~1926年),原名苏。大门北村人。父母早丧,由大良镇的姨母抚养成人。少时读过九年私塾,后到炭铺做工。民国12年(1923年),中共党员刘尔崧、阮啸仙到顺德开展宣传活动,民智在他们的引导下,接受了革命道理,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顺德支部书记。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变卖祖屋作革命活动...[详细]

李庭芬 [公元1907年-1976年]

  • 李庭芬(1907~1976年),字浩生。龙江沙富村人。生长于澳门。父仕南以中医为业,执业于镜湖医院近40年。庭芬中学毕业后,随父习医,后来亦受聘于镜湖医院。民国19年(1930年)回县,到桂洲里村开业。日军入侵顺德时,携眷避居澳门,不久,因生活无着,仍回桂洲行医。抗战胜利后,搬到容奇大马路开业。...[详细]

黎兆棠 [清][公元1827年-1894年]

  • 黎兆棠(1827~1894年),字召民。昌教乡人。出身贫家,少年苦学。清咸丰三年(1853年)成进士。历任礼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仪制司主事,江西南安知府,江西粮台,台湾道台,天津海关道台,直隶按察使、布政使,福建船政大臣,光禄寺卿。性格廉悍,治事干练。在总理衙门时,处理各国往来书牍敏捷得体,见...[详细]

李子长 [明][公元1436年-1526年]

  • 李子长(1436~1526年),名孔修,号抱真子,大良人。明代中叶岭南著名画家。善写禽畜、虫鱼、花鸟,作品深得时人好评。民间关于他的艺术的传说甚多,如画成的猫能捉老鼠,母鸡会下蛋,鸟儿可飞鸣,鱼儿得水便摇尾游去等等。但因生平不苟作,加以社会地位低微,真迹绝少传世。现代艺术界寓目的《骑驴行吟图》、...[详细]

龙廷槐 [清][公元1749年-1827年]

  • 龙廷槐(1749~1827年),字沃堂,号春岩,大良人。出身仕宦世家。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成进士,授翰林编修,历赞善、监察御史,入值上 书房。时值奸臣和礵弄权,朝政黑暗,廷槐无意久恋官场,回乡为父守孝后,便不再出仕。一度担任广州越华书院主讲,不久即辞归,在大良南门外前明状元黄士俊故宅兴修...[详细]

罗家宝

  • 罗家宝,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1930年生,广东顺德人。父亲罗家树是著名的掌板师傅,叔父罗家权是著名的粤剧演员,香港粤剧名人罗家英是他的堂兄弟。罗家宝自幼生于戏剧世家,对前辈艺人薛觉先、白玉堂、桂名扬等名家的表演和演唱特色很有心得,故集各家之长,并结合个人的声音条件,创造了独树一帜、易学、好唱的“...[详细]

罗天尺 [清][公元1686年-1766年]

  • 罗天尺(1686~1766年),字履先,号石湖,大良人。自幼聪明颖悟,博学多识。在省学就读时,深受惠士奇赏识,亲笔抄录他的诗文遍示诸生。时人把天尺和何梦瑶、苏珥、劳孝舆合称“惠门四俊”。天尺不喜八股制艺,乾隆元年(1736年)中举后,更加肆力词章,造诣日深,颇受学界注目,北方著名学者彭端淑、陈璋...[详细]

罗惇衍 [清][公元1814年-1874年]

  • 罗惇衍(1814~1874年),字星斋,又字兆蕃,号椒生。大良人。出身仕宦世家。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点庶吉士,授编修。由学官累升至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兼武英殿总裁。 惇衍为官颇称清正,针对时弊多建善言,如奏请崇俭禁奢以省物力、令户部蠲免京城贫户铺捐、令户...[详细]

潘兆銮 [公元1902年-1932年]

  • 潘兆銮(1902~1932年),原名少庭,字侠夫。冲鹤乡人。出身侨工家庭,父母早丧,由在日本做工的叔父抚养成人。性情机警正直,富于幽默感。在横滨中华学校求学期间,与进步青年杨匏安、杨殷一起研读马列著作,关注祖国和民族前途。 五四运动爆发后,兆銮归国,在广州参加社会主义研究小组。1920年,到...[详细]

上寮翁 [明]

  • 上寮翁,姓名不详,北滘上寮人。生活年代约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据当时县中文士黎暹《上寮翁传》记载,顺德稻田区向来盛行养鸭,鸭阜遍布各乡,鸭苗需求量甚大。人们很早就懂得运用火焙法孵化鸭苗,上寮翁世代以此为业,孵出的鸭苗个头肥壮,色泽鲜明,易喂养,生长快,销路好。他的方法是把五六百只种蛋放在一个箩筐...[详细]

谈月色 [公元1891年-1976年,著名书画、篆刻家]

  • 谈月色(1891~1976) 著名书画、篆刻家。女,原名古溶,又名溶溶,号谈十娘、珠江老人。广东顺德人。4岁时被家人送到广州清泉街檀庵出家,15岁削发为尼。还俗后,于民国11年(1920)与蔡哲夫结婚。婚后参加革命的“南社”组织,并在蔡的指导下研习书画篆刻。又得到程大璋、陈达夫(兼善)、李铁夫以...[详细]

翁建才 [公元1937年-1985年]

  • 翁建才(1937~1985年),小黄圃人。生于香港工人家庭。民国33年(1944年),随父母迁回母亲乡下顺德县黄连,以三年半时间完成小学六年学业。13岁到圩上码头记账帮补家计,随后到广州一家小百货店当学徒,业余坚持自学。1952年9月考上武汉水利学校,1955年毕业分配到甘肃省水电局,继转水利水...[详细]

温汝适 [清][公元1754年-1820年]

  • 温汝适(适,音“括”。1754~1820年),字步容,号窧坡,龙山乡人。出身读书世家。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任尚书房行走,累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性情温厚,居官勤谨。长期在宫中任文学侍臣,而能关注国计民生,提出切当主张。嘉庆九年(1804年),针对广东海盗张保仔...[详细]

吴梯 [清]

  • 吴梯,字秋航,黎村堡(今荔村一带)人。清嘉庆六年(1801年)广东乡试解元,会试屡试不第。后由大挑出仕,历任山东蒙阴、潍县、禹城知县,胶州、济宁知州。吴梯素有大志,选发蒙阴时,有人劝告说:“蒙阴是偏远贫瘠之地,你还是另选别县为好。”吴梯道:“我辈志在兼济,不在发财,何必挑肥拣瘦?”欣然赴任。吴梯...[详细]

岑学吕 [公元1882年-1963年]

  • 岑学吕(1882~1963年),字伯榘,晚号师尚老人。上佳市人。幼孤贫苦学。22岁毕业于广东武备学堂,历在香山县及本县碧江、西淋任小学教员,兼穗、港报馆记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香港参加同盟会,致力海外侨胞宣传工作。辛亥革命后归国,历任广东都督府秘书,东莞、番禺、丰顺县县长,潮(州)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