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衍麟(1893—1964年)又名关由衍,南海南庄吉利村桥东人。英国康桥大学毕业。民国期间先后任京奉铁路车务处长,京奉铁路、津浦铁路局长,在上海建立中国最大无线电制造公司——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任总经理。曾任“汪伪政府”财政厅长。抗战时期曾帮助抗日游击队,掩护一名受伤美国飞行员。民国37年(1948...[详细]
何淡如(1820-1913),名何又雄,字淡如,以字行。广东省南海县(今佛山市郊区澜石镇)湾华村湾何坊人。读书时名文雄,因替人当枪手(代替别人考试)到试院考试,被考官识破,于是被开除学籍。清代,“学而优则仕”观念极深,处身于这种世俗意识的何淡如被学校开除学籍,等于被切断仕途之路,以后想当官都很难...[详细]
黄君璧(1898—1991),广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号君翁 ,本名韫之,以号行,中国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家、教育家。父仰荀,家藏甚富。早年毕业于广东公学,后从画家李文显游,并与粤东藏家交往。致力于山水画,尤以画云水瀑布为长。1929年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教务主任、1937年后历任国立中央大学艺...[详细]
梁广大,男,汉族,1935年生,广东南海人,中共中央党校毕业。 从罗村最大的“走资派”到南海县委书记 “文革”前,广东南海桑基鱼塘、富饶美丽,曾有“鱼米之乡”之称。然而,“十年浩劫”,社会和经济发展几乎停滞。在这种情况下,时任罗村副书记的梁广大只能无奈地在背后偷偷鼓励供销人员跑到全国各地...[详细]
梁炎卿( 1852 — 1938 )名国照,字怡轩,又字彦青,生于广东南海县佛山。 清末民初英商怡和洋行天津分公司买办、英商高林洋行买办。与泰来洋行的王铭槐、太古洋行的郑翼之和汇丰银行的吴调卿,合称为清末天津四大买办。18 岁到香港皇仁学院读书,学习商业知识和英语。 20 岁到上海怡和洋行当练习...[详细]
刘沛泉(1883—1940年)字毅夫,南海松岗联表刘村人。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民国3年(1914年)先后在广州、香港报馆任、总。9年被唐继尧聘为云南航空处处长,兼航空学校校长、滇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议,领中将衔。15年,北伐军抵浙江,受托赴沪策动沪航空界人士起义,事后被南京政府委派为国民...[详细]
石景宜曾祖父当过清朝武官,祖父石国璋曾考取过秀才,如今的石家门楼上,还刻着“武威大道”四个二尺见方的正楷大字,足以见得他的家是颇具功名的世家。1916年的早春闰2月21日,石景宜出生在石家大宅内。其兄弟姐妹一共7人,他排行第六,小名阿六。父亲石岳云也像珠三角的许多人那样,10多岁便背井离乡,外出...[详细]
吴沃尧(1866-1910) 近代小说家。字小允、茧人,后改趼人,笔名我佛山人。广东南海人。出身于没落仕宦之家。1886年左有居上海,入江南军械制造局为各报撰写小品文,同时为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撰稿,曾先后发表《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作品。后一度客居京津、山东及远游日本。18...[详细]
谢兰生(1760~1831年) 字佩士,号澧浦,又号里甫,和顺鹤峰村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因父年老,请假归不再应考候职。父死后,连续主持广州粤秀、越华、端溪书院讲席,后任羊城书院山长。曾受两广总督阮元延聘,重修《广东通志》任总纂。兰生幼聪慧,博学好古。为文得韩、苏家...[详细]
徐柳仙,粤曲女演员,原名徐振坤,广东南海金沙西联八甲村人,享誉曲坛五十多年,她的歌艺自学成家,唱腔独树一帜,称为"仙腔"或"柳仙腔",以歌喉宏亮、板路严谨、腔路规整,抑扬顿挫,柔中带刚,富于韵味,腔纯而无杂声而见称。她性格秉直豪爽,"柳仙腔"的格调一如写意的山水画,又如流水行云,难以仿学。徐与小...[详细]
杨晋初是罗村罗南村人。其父亲是牛皮小商贩,得亲戚的帮助,贷得300元白银为资本,白手兴家,在村边的小鱼塘旁开办了一间公昌皮厂。 杨晋初自幼聪明、勤快、能干,在家乡读书时,他每天下午放学后就到父亲的牛皮作坊工作。在父亲和工人眼中,杨晋初没有半点“太子爷”作风,一到厂里,他就挑水、担柴、烧水、“...[详细]
游际泰 字阶符,桂城岗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领乡荐,四十六年调发四川,分纂四川省志。4次任同考官。乾隆五十八年委管西藏巴塘粮务,抚民以诚。因丧父去职,川民泣送者万计。曾以当地俚语编成歌谣,广为传播,劝诫川南童养媳的弊端,使陋俗得以革除。著有《太平边备》和《云栈诗钞》。 ...[详细]
钟麟,出生于1915年10月29日,广东省鱼类养殖学家,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创始人。 钟麟自小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很好。小学毕业后,钟麟考上南海县石门中学。1935年,也就是钟麟在石门中学度过两年半的时候,国民党广东政府决定创办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怀着对海洋航海、水产事业的向往,钟麟在还...[详细]
不断提升自己革命意志弥坚 周启刚,1887年生于西樵,1978年病逝于台湾。 周启刚父亲周荣生是“西樵藜涌乡周氏十世祖如川公第四子”,“世业诗书”,因不满清廷腐败,放弃功名,栖隐家居,从事丝农生产,领导同业建立产销合一制度,使当地丝业独放异彩。其母李雪怀是西樵太平村人,“一家之内,饮食之...[详细]
朱淇(1858—1931年)字季鍼、菉生,南海九江下西太平村人,朱次琦(朱九江)之侄,1877年中秀才,专习经史。早年结识康有为和孙中山,加入兴中会,参与订会章、制党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第一次广州起义,起草讨清檄文,事泄后逃亡上海。半年后返粤,开始经营报馆。二十二年在广州创办《岭...[详细]
朱少穆(1885—1936年) 南海县九江人。幼随父赴安南(越南)营商,目睹法国殖民主义者欺压华侨,心极愤忿。后回国读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渡日本求学,得与廖仲恺、何香凝等朝夕相处。时帝俄入侵东北,少穆率先参加拒俄学生军义勇队。三十年,加入横滨洪门三合会。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详细]
陈廉仲(1884-1974),字仲荣,恒济,又名作殿,广东南海西樵简村人。 祖父陈启沅,(1834-1903),南洋归侨,于1873年在家乡创办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在广州西关扬仁南街开设昌栈丝庄,促成了当时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种桑养蚕业(农业)、机器缫丝业(工业)、生丝贸易...[详细]
苏应宽(1918~1998.8.24)男,著名妇产科专家,原山东医学院副院长、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南海市(今海南省)人。1943年毕业于迁至重庆的上海医学院。曾任上海医学院附属红十字医院主治医师。1948年7月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副院长,山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详细]
徐乐义1928年4月在上海出生,广东南海人,大学学历。1946年7月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工作。 1947年9月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化学系,开展学生工作,参与组织化学学会和党的 组织“雷社”等活动。1948年4月发动同学参加了上海地下 组织的到杭州“春游”,因组织同学参加反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