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和(1956~),河南省汝南县人。1977年,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从师任访秋、刘增杰等知名教授。毕业论文《柳亚子简论》在《河南大学学报》发表后,被专家认定为研究柳亚子的力作。随后不久发表的论文《宁调元简论》,填补了对辛亥文人宁调元研究的空白。1984年获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其硕士论...[详细]
关龙逢(pang旁)(?~公元前1767甲午),夏大夫,死谏开先第一人。夏朝末年的贤臣。暴君夏桀荒淫无道,曾修建酒池,可以行舟。又用酒糟堆砌成小丘,登丘可远望七里。关大夫直言极谏。一日,桀观炮烙于瑶台,问龙逄乐乎?答日乐。又问观刑何无恻怛之心?答日天下苦之而君以为乐,臣为君之股肱,何不悦...[详细]
管同(1780~1831) 近代散文家。字异之。江宁上元(今南京)人。道光五年(1825)中举,入安徽巡抚邓廷桢幕。管同与同乡梅曾亮都是姚鼐高足弟子,论学为文一遵姚氏轨辙,史称鼐门下著籍者众,惟同传法最早(《清史稿》),梅曾亮即受管同影响,才改习古文。然管同颇能自立,论学之作,往往直言姚氏所失...[详细]
颍阴侯灌婴原是睢阳的一个贩卖丝缯的小商人。高祖在刚刚起兵反秦,自立为沛公的时候,攻城略地来到雍丘城下,章邯击败了项梁并杀死了他。而沛公也撤退到砀县一带,灌婴以内侍中涓官的身份跟随沛公,在成武打败了东郡郡尉的军队,在杠里打败了驻守的秦军,因为杀敌英勇,被赐与七大夫的爵位。 后又跟随沛公在亳县以...[详细]
鬼谷子(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战国楚国人,一说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华夏族人,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 ;一说是战国时期魏国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根据最新考证,鬼谷子楚国人,生于楚国苦县人(现在河南郸城) ...[详细]
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于明朝晚节不保的丈夫龚鼎孳每谓人曰“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俨然一个红颜祸水,不是害...[详细]
郭大力 郭大力(1905-1976),原名郭秀勃。南康市人。幼时就读于南康小学,后入赣州省立第三中学。1923年9月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24年9月转入上海大夏大学攻读哲学,此时便已潜心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1927年9月大学毕业后到省立上海中学教书,半年后被解聘。1928年2月开始在杭...[详细]
“艰苦治学,老而弥笃,宏教育才,兰陵耆宿;工业强国,觉世镛民;修文遽赴,永式芳型。” 这是郭东史先生逝世以后,湖南省主席王东原致唁电哀輓词。客观地评价了他的一生。 一、出身贫寒 艰苦治学 郭氏祖籍江西金槽(漕),清末其祖父郭义富夫妇逃荒来到石门罗坪,给人做工,养家糊口,生下了一儿一...[详细]
郭都贤(1599~1672),三堂街合水桥人。郭都贤长在书香门第,从小自幼好学,16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历任吏部稽勋司、验封司、考功司主事、文选司员外郎和江西巡抚等职。 明崇祯十二年(1635),郭都贤出任江西巡抚。时清兵进犯湖广,他招募乡勇在袁州、吉安一线拼死抵抗清军。眼...[详细]
郭恒祥(1894~1929.1.9)又名郭月庭。章丘县埠村人。幼年家贫,父母早丧,随兄嫂长大。少年时,即下煤井做工。后经人介绍到青岛胶济铁路四方机厂当钳工。1923年1月,与工友张吉祥、郭学濂等人联络铁工、木工、油漆工等,成立工人组织——圣诞会,被选为会长。“二七”京汉铁路大 后,铁路 转入秘密...[详细]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慧眼识主 郭...[详细]
郭了凡(1890-1950),原名郭超尘,平舆县西洋店乡郭寨人。出身在地主家庭,家有土地1800多亩,房屋20余间。自幼随父读书,弟被同族恶霸杀害,父积怨成疾而死,母亲将家产交于了凡继承。与表兄婚后亦在娘家操持家事。1928年,0组织利用郭寨位于三县交界处的特殊区位条件发展组织发动革命,使了凡...[详细]
郭廷以(1904年-1975年),字量宇。歷史学家。中国近代史的开拓者,口述史的倡导者。河南舞阳人。1904年1月12日出生於河南省舞阳县姜元店。1926年毕业於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歷史系,获文学士学位;在校曾受业於柳诒徵、徐养秋等教授。毕业後曾任教於清...[详细]
郭熙,1020年生,1109年逝世,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北宋画家,字谆夫。宋神宗时画院学艺,后任翰林侍诏直长。工画山水,取法李成,山石用状如卷云的皴笔,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势雄健,水墨明洁。早年风格较工巧,晚年转为雄壮,常于巨幛高壁,作长松乔木,曲溪断崖,峰峦秀拔,云烟变幻之景。后人把他与...[详细]
郭献瑞(1913~),名珍,字献瑞,县东夏庄村人,曾任北京市副市长,郭献瑞擅长书法,行书道劲隽秀,为世人称道;同名人物: 郭献瑞 (1912~2012)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 [当代]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吴华 (1913~1988)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 ...[详细]
郭忠恕(?年—977年),字恕先,又字国宝,五代时期书画家、文字学家,洛阳人。他善为文章,工于书法,篆籀隶楷,无不精巧。 郭忠恕7岁时能诵诗作文,举童子及第。后周广顺年间被召为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宋太宗继位后,被授国子监主簿,曾奉命刊定历代的字书。因其为人不羁,疾恶如仇,议论时政,被流放到...[详细]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详细]
谷正芳(1907—1938),字兰华,又名方玉,出身于包信乡谷楼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仅上学四年,参加过反-污吏、反苛捐杂税、反军阀压迫的农-动,后成为包信红枪会的首领。1926年,加入中国0。同年12月,与王鸿业一起,从事0党的地下活动,组织群众,发展党员。不久,王鸿业、谷正芳、周达吾、殷仲筑、陆...[详细]
海 瑞 (1514~1587),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世称刚峰先生。明朝政治家、著名清官。琼山人。4岁丧父,靠母亲抚教成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考中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海瑞被选授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上任后,制定教约十六条,要求学生认真遵守。由于教育成绩突出,受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