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盛韶(1775~1861),字晓亭,又名赓飚,号澧溪。乾隆四十年二月出生在安福县北龙池堰附近一个农民家庭,排行第三。道光三年(1823)中进士,历任福建建阳、古田、仙游、诏安知县,兴粮厅、葛玛兰通判,邵军、云霄、鹿港厅同知。他每到一处,都有政绩。闽南民众,常为婚事发生械斗,他一到任,便颁发...[详细]
陈寿山,名忠猛,1902年1月9日生于夹山镇官渡桥两合村。1912年正月,启蒙于当地私塾。1917年春考进石门县立中学。1920年中学毕业后回乡开办私塾,教授贫若学生。1924年,陈寿山考入黄埔军校,同年12月辍学返湘,投奔贺龙部下。1926年9月进入澧州政治讲习所学习。1927年2月中旬,贺龙...[详细]
陈泰(约200-260年),字玄伯,颖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陈泰是魏国名臣陈群之子,自幼便受过良好的教育。陈群生前,陈泰已于青龙中期出任散骑侍郎。青龙四年(236年)陈群去世,陈泰继嗣,被封列侯。陈群死后,陈泰便离开朝廷至西部边疆。 ...[详细]
(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详细]
襄谟字赞元,石门竹溪水晶庙村人,生于光绪壬寅(1902)年二月十一日子时,1954年4月卒于常德。 襄谟自幼聪慧好学,就读于本族私塾。年稍长,便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始授上尉连长,履职仅一年即升任少校营长,越二年,升为中校团长,1928年初任澧、常、桃石镇守使,晋升上校军衔。...[详细]
陈希成 (1941— ),包信乡陈庄村人。1958年8月,参加工作。1959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坦克乘员教导团当学员。结业后,调陆军第七师坦克自行火炮二一二团坦克营任炮长。1962年任车长,同年加入中国0。1964年3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学员队。1965年...[详细]
清咸丰年间,在华夏大地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一时间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数十省的劳苦大众和教友揭竿而起,以摧枯拉朽之势,震撼着清王朝的统治。地处湘西北的石门也遥相呼应,数万名仁人志士于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二十八日在仙阳樱桃岗起义,声震湘鄂,其主要盟主就是陈绪儒。 一、聪慧过人,侠肝义胆 ...[详细]
陈于陛,字元忠,号玉垒山人(1543—1596),籍贯嘉陵区李渡镇阁老坟村,穆宗朝宰辅陈以勤的儿子,嘉靖二十二年(1543)生于京中府邸。陈于陛少时聪颖好学,才思敏捷,长进很快,17岁即进省乡试,未午脱稿,引起监考人的惊异,举第四名。隆庆二年(1568)进士第,对策高等,选翰林院庶吉士。隆庆六年...[详细]
陈越(973-1012),字损之,尉氏人。少好学,精通史学,文辞俊拔,对我国断代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宋真宗咸平(998一1003)年间陈越中举贤良,累迁著作佐郎,直史馆,预修《册府元龟》。他与陈从易、刘筠尤为勤职,擢右正言,后死于酒疾。 陈越一生,性情耿直而且任气。生活俭朴,家里...[详细]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祖籍京兆,其曾祖迁居洛阳,遂为河南洛阳人。北宋末为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南宋初为朝廷重臣,著名爱国诗人。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善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符宝郎,不久贬为陈留郡酒...[详细]
陈早春 (1935- )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 湖南省邵阳县(今隆回县)人,1935年7月出生于邵阳县金石桥乡一个贫农家庭。解放前小学毕业。解放后,他得知当地中学有助学金前去应试,以一篇古文交卷得到学校的赏识,后以优异成绩拿到奖学金,继续求学。1956...[详细]
陈振亚,原名陈苏,1903年出生于石门县商溪乡龙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求生糊口,12岁就到财主家当牧童。他用伺候少东家读书时偷学来的文化,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十分敬佩书中英雄人物,对眼前奴隶般的生活逐渐萌发-意识。 15岁那年夏季,他利用雷雨天气需抢收禾场上稻谷的机会,密...[详细]
陈仲仁 藏族,笔名陈拓,1964年3月出生,甘肃临潭人,本科文化。 人民文学作家俱乐部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少数民族作家协会理事,甘肃省史志学会会员,甘南州诗歌学会副会长,玛曲县雪光文学社副社会兼秘书长。 1990年任玛曲县志办公室主任,编纂完成了120余万字的...[详细]
陈钟秀,字辉山,新城西街人,生于清咸丰年间,岁贡生,曾任岷县学正。他“工诗善书,辩词纵横,精识强记,为人方正不阿”。著有《咏雪诗存》四卷。 他和赵维仁先生一样,身经同治之乱,奔走他乡,栖身异地,写了很多忧时伤乱、凄凉悲愤的诗作。他的咏洮州八景诗,也写得不落巢臼,别有深意。 ...[详细]
陈卓:(公元1634年─?),字中立,晚号纯痴老人,清代画家。北京人,长住江苏南京。他善长画青绿山水,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入微,设色清丽淡雅,令人心旷神怡。传世作品有:《云山青嶂图》轴(落款“七十六纯痴老人”),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青山白云图轴 ...[详细]
【陈宗兴】,男,汉族,1943年6月生,河南正阳人,农工党成员。1967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教授。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个人履历 1962—1967年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 1967—1968年 留校待分配 1968—...[详细]
仇亮(1879-1915)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南京国民政府陆军部军衡司司长。 湘阴县人。原名式匡,字韫存,号冥鸿。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16,补博士弟子员。及冠,食廪饩。旋肄业求实书院,究心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之学,民族思想油然而启。二十九年(1903)二月,留学日...[详细]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个人生平 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详细]
陈庆五,1907年1月15日生于陕西省南郑县安坎乡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中。父亲陈禹铭,苦读-,好赏诗画,在乡邻资助下借用李家祠堂办起了私塾。陈庆五随父课读。因家境贫困辍学后,陈庆五随父走乡串户售卖字画。有一年,陕南大旱,田地无收,农民靠吃观音土、树皮度日。陈庆五和父亲把平素积攒下的粮食送到灾情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