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湘

  • 曾庆湘,原名庆潢,号祥发,字子亿,县下庄村马甸(今科头乡)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生。 湘家赤贫,13岁时,其母将纺纱攒下的千文钱,交其外出作小贩谋生。此后20年间,凭其信实、勤劳,陆续在宝庆(今邵阳市)新化两地及资水沿岸各埠分设18家商店,牌名均称益美祥号,经营钱业(存、放、汇款)...[详细]

曾绍芳 [明]

  • 曾绍芳,字世德,号兰若,碧塘乡注江人。父母早丧,由伯父曾龙坪抚养成人。他自幼发愤攻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举人,三十五年(1607)登进士,县署为其立金榜题名坊。初任浙江乌程县令,不久提升为户部主事,司饷永平一带,政绩有声。后改任东川参议,分巡夔州(今川鄂黔一部)。 天启四年(162...[详细]

曾晓初 [公元1901年-1975年]

  • 曾晓初,县安集团化溪村(今石冲口镇化溪村)严塘人。光清绪二十七年(1901)生。 曾家三代业医,幼承家教,将≮经》、《伤寒》、《金匮》奉为圭臬,凡孙思邈、朱丹溪、李东垣、陈修园、张石顽、叶天士等诸家著作莫不逐一穷览,悟其要旨。且善于吸取民间方技,往往为一单方,跋涉数百里而求教。16岁起悬壶乡...[详细]

曾协 [宋][?-1173年,宋朝词人,南丰七曾]

  •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 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作品由其子曾炎辑集为《云庄集》20卷,但久已不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发现其部分作品,编得《云庄集》5卷(...[详细]

曾希圣 [公元1904年-1968年]

  • 曾希圣(1904~1968),字腾光,出身于湖南省资兴县东乡牵牛坳。曾希圣于民国10年(1921 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次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北伐时,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任团教导员、教导团军事队长等职。“四·一二”政变后,曾希圣加入了共产党。民国18 年在汉...[详细]

曾一贯 [公元1906年-1933年]

  • 曾一贯(1906~1933) 锦山镇恒产村人。幼年在家乡小学读书。1924年在广东省第六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进步组织。1927年人上海大厦大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中共福建省委秘书处及组织处工作。1930年任中共福州市特委-,同年任福州市行动委员会-。1931年负责沪西工运工...[详细]

曾肇 [宋][公元1047年-1107年,南丰七曾]

  • 曾肇(1047-1107),字子开,号曲阜先生。宋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曾易占之子。曾巩异母弟。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北宋政治家、诗人。历任吏、户、刑、礼四部侍郎。 自幼聪慧好学,师承其兄曾巩。重儒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章法。容貌端庄,为人忠厚仁义。...[详细]

詹镛 [公元1911年-1941年]

  • 詹 镛(1911~1941) 原名詹行合,又名友寒。1911年出生于宝芳乡坡头村的一个中农家庭里。 他是个独生儿,6岁便进小学读书,12岁毕业后,往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就读。幼年天资聪明,智力出众,在小学和中学读书时都是校中的优等生。1927年,中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在“四·二二...[详细]

詹敦仁 [五代十国]

  • 詹敦仁,字君泽。生于后梁乾化四年(914)。先世河南光州固始人。祖父詹缵随王审知入闽,任前锋兵马使,后退居仙游县植德山下。父詹世隆,兵曹录事参军。敦仁幼受家学,早岁曾上 书劝闽王王昶入贡朝廷,其文才受到王昶赏识。王昶请他参决军机大事。敦仁鄙薄王昶杀父夺位,坚辞不就,并赋诗一首以明其志,诗题是《劝...[详细]

张謇 [公元1853年-1926年,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 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详细]

张煋 [清]

  • 张煋,字汉辉,又字灿辉,号辉斋,又号霁庵,别号东岭山人。今莱城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张家洼村人,为清代中期莱芜著名画家之一,生卒不详。 据传,张煋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学识较深的教书先生。因家中人口多,张煋的祖父母又常年卧病在床,在“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的年代,其生活窘迫是可想而知的。识...[详细]

章惇 [宋][公元1035年-1105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 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历商洛县令、雄武军节度推官、著作佐郎、武进知县等职,政绩显著。率军平定了湖北、湖南等地群蛮,开拓西南地区,统一内地割据势力,...[详细]

张昪 [宋][公元992年-1077年]

  • 张昪(992─1077)字杲卿,陕西韩城人。北宋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以太子太师致仕。熙宁十年卒,年八十六,谥康节。...[详细]

张钫 [公元1886年-1966年]

  • 张钫(1886~1966年),字伯英,号友石,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人。父亲张清和是清光绪年间的拔贡,曾任陕西乾州、鹿州州判。张钫从小随父至陕,先后在陆军小学、中学读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送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科学习。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回陕任新军炮营排长。宣统三年...[详细]

章楶 [宋][公元1027年-1102年]

  • 章楶 楶字质夫,浦城人。生于天圣五年(1027)。治平二年(1065)进士。哲宗朝,历集贤殿修撰,知渭州,进端明殿学士。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1102),以资政殿学士、中太乙宫使卒,谥庄简。 ...[详细]

张贲 [唐][唐朝诗人]

  • 张贲[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润卿,南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登大中进士第。尝隐于茅山。后寓吴中,与皮日休、陆龟蒙游。唐末,为广文博士。贲所作诗,今存十六首。(见全唐诗)...[详细]

张钊 [公元1964年-1985年]

  • 张钊(1964—1985),阜南县黄岗区张寨乡大圩村人,中-员,革命烈士。 张钊初中毕业后,于1982年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5291部队1连8班战士。1984年,张钊加入中国共产党,提任班长。1985年5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张钊所在部队坚守老山阵地。张钊率领全班战士打退敌军50...[详细]

张宝珍 [公元1894年-1949年]

  • 张宝珍(1894—1949),又名张玉玺,俗称张老宝,阜南县龙王庙人,惯匪, 红学会-头目。 张宝珍18岁辍学,先后任圩长、联保主任、国民党阜阳县第三区指导员;30岁参加红学会,40岁为红学会典传师,以封建迷信思想蒙蔽群众,煽动会众作乱。 民国38年(1949)春,张宝珍串通匪霸丁焕然等...[详细]

张伯声 [公元1903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伯声(1903~1994),曾用名张谲骏,河南荥阳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 张伯声父亲张铭宸,为河南省议员,南阳中学监督。张伯声幼年就学于农村,经常参与农事,深知农民疾苦。1913年,进荥阳县城高小学习,喜爱自然地理。1917年考取开封留学欧美预...[详细]

张伯玉 [宋][公元1003年-1068年]

  • 张伯玉(1003~约1068年),字公达,建安(今建瓯县)人。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登进士第。以后又登书判拔萃科。庆历元年(1041年),出任吴郡从事兼郡学教授;接着以秘书丞为太谷令。他爱民勤政,广兴水利。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以其敢言清节,荐于朝廷任职。皇祐元年(1049年)官侍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