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钫
[公元1886年-1966年]
张钫为[公元1886年-1966年]

民国建立后,张钫任陕军第二师(由原东征军整编)师长,驻扎潼关。民国元年(1912年)6月,张钫和杨勉斋为参加东征军的豫西民军编为“镇嵩军”一事,先后到北京、开封,面见袁世凯和河南督军张镇芳进行交涉,终获允准。“镇嵩军”由刘镇华统领,回驻豫西,维持地方治安。民国6年(1917年)7月“张勋复辟”,张任陕西讨逆军司令;民国7年(1918年)5月,张钫在陕组织靖国军,任副总司令。其间,组织《历代军事诗选》。民国10年(1921年)因父病故,回乡守制。三年间,创办铁门镇小学,资助成立续修志局、集股开办观音堂煤矿。民国17年(1928年)9月,张钫任河南省建设厅长,其间,主持植树造林、修建公路,颇有成绩。民国19年(1930年)5月,任河南省代理主席,7月兼任二十路军总指挥。10月任河南省民政厅厅长。其间,民国31年(1932年),奉命参加对鄂豫皖红军的“围剿”。
民国22年(1933年)张钫率部驻洛阳西工。他大力收集墓志,在故乡“友石山庄”营建金石陈列室。四年中,收集唐代及其他时期墓志1000余件,置于陈列室内,取名“千唐志斋”。同年,率部转驻江西、苏州、河南、陕西等地“围剿”红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顾问,被授予四星上将。
1949年10月,在重庆被蒋介石任命为豫陕鄂边区缓靖主任;12月张钫在成都串联二军、十五军,连同本部6万余人,通电起义。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的接见,并迁住北京。1954年被选为全国政协一届委员。1966年5月病故,终年80岁。葬在北京八宝山公墓。1966年6月,由其子女在新安县政府的协助下,将骨灰归葬铁门“千唐志斋”故园。终前嘱托家人将“千唐志斋”献给国家。“千唐志斋”成为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
张钫酷爱书法,先宗法《郑文碑》、《九成宫醴泉铭》和《龙门廿品等》;次又潜心研究赵子昂的《三门记》、《胆巴碑》和王铎的《拟山园》碑帖;继而研习颜真卿的《勤礼碑》和《-姑仙坛记》等贴,逐渐形成了字体秀润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张钫力求上进,访名师指教,博采众长,写成了笔力雄厚、骨肉兼备的“欧赵合璧”书体。其遗作甚多,像“人民体育场”和“洛阳桥”等榜大字可见一斑。1985年洛阳市举办了张钫的书法遗作展览,共收作品70余幅,真、隶、篆俱备,青、中、老三期作品均有。 张钫相关
张钫故居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张钫故宅 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
相关影视:
电影《一九四二》 2012年 张志坚 饰 张钫
同名人物:
张钫 (1886~1967)
陕西省渭南潼关县 [当代]
同年(公元1886年)出生的名人:
王彭年 (1886~1940)
广西自治区百色凌云县
叶渭清 (1886~1966)
浙江省衢州开化
陈豹隐 (1886~1960)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牛载坤 (1886~1934)
甘肃省临夏康乐县
邓世增 (1886~1954)
广西自治区北海合浦县
+ 更多公元188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张子文 (1875~1966)
辽宁省本溪本溪满族自治县
叶渭清 (1886~1966)
浙江省衢州开化
董晴岚 (1882~1966)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李达 (1890~1966)
中共一大代表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
张坤元 (1904~1966)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
罗贱生 (1945~1966)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
+ 更多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公元188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公元188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热门排序
- 1 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人物介绍
- 2 现代三圣人物介绍
- 3 历史事件《官渡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 4 饮中八仙人物介绍
- 5 汉园三诗人人物介绍
- 6 南宋四元帅人物介绍
- 7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人物介绍
- 8 汉朝皇帝人物介绍
- 9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人物介绍
- 10 建安七子人物介绍
- 11 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人物介绍
- 12 中国历史上加九锡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