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霖 (1913~1986) 黄霖,浏阳县文家市中和人,1913年12月生。1929年11月参加工农红军,1930年8h 加入共青团,次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时期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递升至红二帅四团营长。长征途中,他率部突破敌四道-线,在血战湘江、飞渡沪定桥、突破...[详细]
黄仁(1912~ 1932)原名汤烈成,浏阳人,1912年生。1925年肄业于长沙楚怡丁业学校,加入共青团,次年加入共产党。1928年回浏阳协助王首道等组织浏阳革命武装。1929年后,先后任少共浏阳县委书记、浏阳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1年任少共湘鄂赣特委常委,组织青年参军参战,支持反“围剿”...[详细]
黄蔚德(浏阳花炮制作工艺)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湘省爆竹之创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 相传在1400年前,南川河两岸时闻有人被山魈所害,连唐太宗李世民都被惊扰得龙体不安,遂下诏全国求医。出生于湖南浏阳南乡的李畋费尽苦心研...[详细]
黄文高(1860~1908) 字星耀,浏阳人,清咸丰十年(1860)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参加萍浏醴起义,失败后参加江南营伍,升至江浙提标副营营官。翌年经焦达峰介绍加入同盟会。三十四年,联络江浙盐帮首领夏重民、余孟亭等准备发难,袭取南京,以策应焦达峰等在两湖起义。事泄,松江、嘉兴、太湖等...[详细]
胡里光(1916~1947年) 曾用名胡竹林。湖南省浏阳县人。民国20年(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军团政治部保卫连政委、保卫局政治指导员,军区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司令部政治指导员、军委直属俱乐部主任、支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第385旅政治部宣传科长等职。民国33年...[详细]
江术吾(1911~1985)别名睡汉,浏阳县龙伏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高小毕业后,专心随父习武学医。20岁时,骨科伤科医技大进,名传乡里。其医德甚高,对贫穷患者,常免费为之治疗。1956年参加社港联合诊所,多次被评选为乡、县人民代表,出席湘潭专区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他破除祖传不授外人的保...[详细]
焦达悌 (1903~1952) 焦达悌,字岛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于浏阳县龙伏均家坊,系辛亥革命时湖南第 一任都督焦达峰之胞弟。1924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在校期间曾参加平定陈炯明叛乱,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历任连、营、团长,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详细]
焦达人 (1891~1942) 焦达人,字知生,号雄飞,焦达峰之弟,浏阳县北乡焦家桥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三十年人浏阳沙市文光高等小学堂,三十三年进入长沙铁路学堂。宣统元年(1909,辍学随焦达峰加入共进会,后又经曾杰介绍参加同盟会。翌年,长沙发生抢米风潮,清政府严捕革命党人,...[详细]
孔昭绶 (1876~1929) 孔昭绶,字明权,号竞存,别号劲秽,浏阳县达浒人,清光绪二年(1876)生。他以秀才被保送人湖南优级师范,毕业后人日本法政大学,获法学士回国。 1913年,他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遵循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法令,倡导学生自治、自动,创设技能会,促...[详细]
雷敢(1905~1990) 浏阳县普迹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先后就读于大陆大学、东南大学、民国大学。1929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历任天津扶轮中学、北平女二中教师,以及民国大学、湖南大学、国立师范学院教授。“九·一八”事变后,存平津任教,与许德珩、杨秀峰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详细]
雷天壮(1915-1968),湖南省浏阳县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当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1938年辗转至四川重庆,在国民党政府的军政部汽油厂任技师。1945年赴美国进修,改学耐火专业。1946年8月回国后,到鞍山钢铁有限公司耐火材料厂任厂长。1948年2月参加革命,1949年到...[详细]
李德镛(1869~1917)字惕仁,号天麓。浏阳官渡人。清同治八年(1869)生,清末举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应聘江西袁州(今宜春市)中学堂任教,次年患鹤膝风回乡,创办天麓书庐。后与地方绅士共商,征田募捐创办菊溪初等小学堂,并举办教育研究会,培养师资。后下肢瘫痪,仍继续创办永和新实简易识...[详细]
黎定人(?~1862)字晓吾,浏阳人,县学生员。以办乡团,于清咸丰九年(1859)参加解宝庆围,保知县。复出私财募勇援广西,襄办刘长佑军务,率队镇压龙胜起义,保知府。旋以军纪败坏被劫,降府经历,办理楚军营务,并督理柳州、庆远等4府团练。后率营攻宾州石达开西征军,诱降红教白教起义民众;攻永福、莲...[详细]
李玖铭(1876~1931)又名宗钰,字子坚,浏阳县人,光绪二年(1876)生。家贫,幼年随母讨乞,因聪敏过人,得族产资助入学。二十四年举秀才,辛亥革命后在洞溪高小任教。1919年他创办洞溪高等女校,倡导男女平等。1925年加入共产党,次年,受命去占港狮山书院举办农运讲习所,培训农运干部。旋到县...[详细]
李梅羹(1901~1934) 又名鼎和,笔名墨耕、梅耕等,浏阳县官渡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1915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德文班,1916年人北京医专。1919年“五四”爱国-发生时,与罗章龙、高君宇参加--的纠察工作。“五四”运动后转入北京大学德文系,与罗章龙、邓中夏、张国焘等组织泛...[详细]
李梦弼 (1910~1933) 李梦弼,原名鸿辉,号迪光,浏阳县古港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8岁入学,1924年由族产资助,考入长沙妙高峰中学,一年后因家贫辍学,旋受聘于当地小学任教。受进步学友李八的影响,投身农民运动,于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日事变”后,他在浏东特...[详细]
黎尚雯 (1868~1918) 黎尚雯,字瑞章,号桂荪,浏阳县青草市人,清同治七年(1868)生。及长,中秀才,服膺王夫之、顾炎武学说,与谭嗣同、唐才常交谊甚笃。 光绪二十一年(1895),浏期大旱,民不聊生,欧阳中鹄奉命成立救灾机构,黎尚雯参赞其事,出其储粮救济灾民。二十三年,他与...[详细]
黎申庚 (1914~1935) 黎申庚,原名深根,浏阳县城东郊詹家岭人.1914年8月生。及长,从师谭祖兴(共 产党员)学木匠。谭喜其聪颖话跃,着意引导其参加儿童团活动。1926年8月,北伐军进驻浏阳,革命风暴席卷浏阳城乡,他被选为儿童团长。“马日事变”后,他带领儿童团积极配合红军贴...[详细]
黎盛先(1918~1953) 又名帮生,浏阳县太和铺人,1918年生。家贫,1942年赴贵州一纸厂做工。两年后,被国民党军队抓兵,后被送往广州某军训班学习,结业后升任连长。1947年在山东盂良崮战役中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任解放军23军某团2连副指导员。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