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允昕 [公元1865年-1929年]

  • 贝允昕 (1865~1929) 贝允昕,字元征,浏阳县船仓人,清同治四年(1865)生。少与谭嗣同交往甚笃,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后在湖北抚署和福建、广西藩署掌管文案10余年,在浏阳文华、围山书院任过山长。 “戊戌政变”后,贝允听慨叹“民智之不开,朝政之日敝,由教化之不行”,乃...[详细]

敝光 [公元1901年-1976年]

  • 敝光(1901~1976) 浏阳县柏加山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1921年毕业于长沙县立师范学校,先后在五美、楚怡、燕山、浏阳柏加、金江等16所中小学任教。从教50年,总结“五步”(讲解、演示、分析、参观、实习)、“两结合”(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实验)教学法;制作教具、模型1000余...[详细]

曹明珠 [菊花石雕传承人]

  • 曹明珠(菊花石雕)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我叫曹明珠,男,生于1949年11月,汉族,高中文化,家住湖南省浏阳市古港镇,我出生于一个上辈两代均系木雕工艺的家庭,小时候据父亲说起家史,老家原住浏阳北乡,祖辈都以木雕手艺维持生计,在抗日战争前期,全家搬迁到浏阳城关镇...[详细]

陈熹 [公元1895年-1965年]

  • 陈熹 (1895~1965) 陈熹,字企濂,号熹之,浏阳县柏加山人,清光绪二卜-年(1895)生。192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同湘后先后担任湖南省直甲农、一农、高农农科主任和群治农商专科学校农科主任、省农业改进所技正。 1934年他任广雅中学(今长沙市7中)校长,筹集经费在丝...[详细]

陈昌 [公元1894年-1930年]

  • 陈昌 (1894~1930) 陈昌,字章甫,浏阳县土桥炭坡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宣统三年(1911)考入长沙中路师范学校(后改为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张昆弟、罗学瓒等为挚友。在校期间,勤奋好学,以辩才擅讲演闻名于全校,有“雄辩部长”之称。 毕业后,他先后...[详细]

程翠霖 [公元1907年-1934年]

  • 程翠霖(1907~1934) 原名翠霄,浏阳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大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参与创建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和发展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3年任红十=军三十四师一0二团政委。次年升任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s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详细]

陈介石 [公元1895年-1966年]

  • 陈介石 (1895~1966) 陈介石,学名陈迪光,号介石,浏阳县镇头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1916年6月毕业于长郡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升人本科法律系,1923年毕业后任《民声报》,兼天津汉文《泰晤士报》社论编纂。同年12月返湘,次年1月受聘任长郡中学国文教员...[详细]

陈继武 [菊花石雕传承人]

  • 陈继武 菊花石雕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陈继武,男,陈继武菊花石艺术陈列馆艺术总监,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工艺雕塑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浏阳市菊花石行业协会会长。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浏阳市政协委员。本人自幼喜爱绘画四岁从师学习国画,十岁学习油...[详细]

陈清河 [公元1900年-1926年,革命烈士]

  • 陈清河 (1900~1926) 陈清河,字圣符,号侯之,浏阳县人溪七溪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高小毕业后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在毛泽东、何叔衡、夏曦等影响下积极参加“五四”反帝-,并与陈昌、陈作为等人创办浏阳第一进步刊物《浏阳旬刊》,传播新文化、新思想。 1922年,他经夏曦...[详细]

陈绍常 [公元1893年-1932年]

  • 陈绍常(1893~1932) 字棣华,化名杨天一,浏阳县文家市人,清光绪十九年( 1893)生。19岁就读于长郡中学,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6年回国。回乡后,创办上达学校。旋经黄建中介绍加入共产党,“马日事变”后被通缉。1928年,人红五军二纵队。次年三月随部回浏阳,接替苏维埃政府主席...[详细]

戴朝震 [公元1900年-1988年]

  • 戴朝震 (1900~1988) 戴朝震,原名奠元,浏阳县泮春祝源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1915年人长沙妙高峰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1922年由石瑛介绍秘密加入国民党。1924年国共合作时,随李大钊赴广州列席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返京后,由邓中夏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详细]

戴清升 [公元1889年-1987年]

  • 戴清升 (1889~1987) 戴清升,浏阳县永和菜花洲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幼年家贫,仅在私塾读书半年,13岁投师黄家权学习菊花石雕刻工艺。他出师后自立门户,于宣统二年(1910)刻制的“仿古假山”在南京南洋劝业会展出,获奖牌两枚。1915年,又制出“梅菊瓶”和“梅兰竹菊”横...[详细]

邓公衡 [公元1904年-1934年]

  • 邓公衡 (1904~1934) 邓公衡,原名崇扛,字贡甄,号秉衡,浏阳县大瑶连心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生。少时随父在塾馆就读,父去世后到大瑶当学徒,后成为能双手操作算盘的经商能手。 1925年,邓公衡弃商从军,投奔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后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通讯大队,毕业分...[详细]

邓洪 [公元1889年-1969年]

  • 邓洪 (1889~1969) 邓洪,原名郑子卿,浏阳县金江浒溪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少时为人放牛,及长,从师以打棘、修理钟表谋生。1926年投身农 动,任农会委员长,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他转入地下任交通员,以替人打棘、修钟表为掩护,往来于浏阳、醴陵、湘潭、长...[详细]

傅清石 [公元1909年-1982年]

  • 傅清石(1909~1982)浏阳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人北京大学中文系。1926年转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毕业后从事军队政治文化工作。抗日战争中,先后任空军总部第三大队少校政训主任,政战部少将副主任。工作中一贯重视鼓舞飞行员士气,对取得1937年8月杭州空战胜利起...[详细]

高光友 [公元1890年-1972年]

  • 高光友(1890~1972) 浏阳县城关镇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幼从王明益学花鼓戏,习旦角,艺名高二。他对表演艺术,既尊重传统,又大胆创新,在不少剧目的表演中有独创,名噪一时。大革命时代,多次与中共党员、花鼓戏艺人邓洪搭班演出,以掩护邓的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邓洪任江西省副省长.1...[详细]

郭陆顺 [公元1914年-1942年,革命烈士]

  • 郭陆顺 (1914~1942) 郭陆顺,浏阳县北乡丰裕山人,1914年生。小学毕业后到砰山药店当学徒。1926年浏阳工农运动兴起,其父兄7人均参加农会,他任乡儿童团长,次年加入共青团。 “马日事变”后,他参加围攻长沙战斗,失败后转入地下斗争,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冬,他参加由王...[详细]

贺华元 [公元1895年-1972年]

  • 贺华元 (1895~1972) 贺华元,浏阳县人,清光绪二卜一年(1895)生。13岁人长沙湘剧华兴科班,为第一科大师兄,习净行,工大花。由于天赋甚高,尊师好学,人科半年即能登台。出科后他人“同春”、“九如”、“福喜”等名班,技艺日益长进,戏路更宽。他早期以“火炮”做工见长,继 承湘...[详细]

何振吾 [公元1900年-1934年]

  • 何振吾 (1900~1934) 何振吾,浏阳县城郊乐善桥熊家湾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少时读私垫3年,因家贫辍学务农,农闲时常挑货郎担走乡串村以维持生计。 他个性倔强,为人正直。时乐善桥设有为荒年赈灾的积谷仓,被豪绅卢兴岳把持。1925年春荒严重,卢又肆意抬高粮价盘剥穷人。...[详细]

黄建中 [公元1892年-1927年]

  • 黄建中(1892~1927)浏阳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1913年入长郡中学,与李富春同班,过从甚密。1920年,随李富春等赴法勤工俭学,旋因参加反对北洋政府驻法公使-行为的斗争,被法政府遣送回国。回国后,先后在金江、枫林、围山、恒山小学任教。1923年由陈昌介绍加入共产党。善演讲,积...[详细]